奇跡!夕陽斜掛,金光穿洞,北京這一壯美景觀出現(xiàn)了!

關(guān)注我喲

?

真是太美了,錯過了要再等一年!

最近幾天頤和園異常的熱鬧了

因為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xiàn)

每年難得一見的絢爛景象——

落日余暉照亮橋洞側(cè)壁

遠遠看去就像橋洞內(nèi)點滿了明燈

金光燦燦的光輝映滿十七個橋洞

這一景象被人稱作“金光穿洞”或者“紅光滿洞”

而與此景相互映襯的就是

十七孔橋西側(cè)聚集拍照的人群

“長槍短炮”整裝待拍

拍照十分鐘

排隊八小時

但依舊阻擋不了人們對這一美景的欣賞

雖然人多但依舊可以試試

孟子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

為的就是看看這個冬天首先到來的美景

冬季的頤和園冷風(fēng)瑟瑟

傍晚的太陽斜掛天邊

只為這十七孔橋增添最美的風(fēng)采

看著冰封的河面

真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

金橋接長空瓊閣

且不說這是不是古代匠人的精心計算

但就景觀而言也令人稱奇不已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

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頤和園內(nèi)

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

乾隆時(1736一1795)建

是園內(nèi)最大的石橋

橋由17個孔券組成

長150米,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

狀若長虹臥波

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

橋上石雕極其精美

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tài)各異的獅子

大小共544個

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

橋額北面書“靈獸偃月”

南面書“修煉凌波”

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令人稱贊不已

欣賞這十七孔橋的美景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領(lǐng)略

既有四時之美

又有黃昏之美

而每年冬至前后幾日

落日時分

金光將貫穿十七孔橋的每一個孔洞

景色壯觀

灌滿橋洞的陽光呈美麗的紅色

引來眾人聚集欣賞

當真是北京冬日里最魏巍壯觀美景之一了

如若你喜靜

不想在人群中看那驚鴻一瞥的十七孔橋

自然可以獨自逛逛頤和園其他的橋

仔細品味當會感受到不同于視覺上的美

自可值得一看

知魚橋

乾隆最鐘愛的石橋

此橋接近水面

便于觀魚

因此取名知魚橋

更是引用

莊子與惠子橋上辯斗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增添了橋的趣味

更是乾隆皇帝最喜愛的一座橋

接引橋

連接佛緣的圣潔之橋

接引橋位于清華軒院內(nèi)

是一座單孔石橋

架在八角池上

八角池稱之為“八角蓮池”

池水象征佛教八功德水

這座橋象征著連接佛緣凈土

因為清華軒乾隆時期是五百羅漢堂

羅漢堂南門正對的就是接引橋

1860年燒毀,慈禧重建時改為住人的清華軒

石橋就保留了下來

(清華軒的前身:羅漢堂)

輔橋

最善變的橋

頤和園東堤最北側(cè)有兩座橋

一座“閘橋”、一座“輔橋”

兩橋并排,閘橋高、輔橋低

慈禧修建頤和園時將此橋圈出了頤和園

直到九十年代頤和園東墻外擴才把它又圈了進來

北宮門外石橋

最不是橋的橋

現(xiàn)在已是一片綠地的石橋

昔日橋下走水

如今溝滿壕平

不是橋的橋——北宮門外石橋

玉帶橋

最美的橋

玉帶橋是頤和園中最美的橋

建于乾隆年間

橋身由青石和漢白玉砌成

恰如一條玉帶

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

“東面: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

西面: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p>

柳橋

最有詩意的橋

柳橋位于西堤的最南端

始建于乾隆年間

清朝時也叫界湖橋

光緒年間重修

因此地綠柳成蔭

借用唐代詩人杜甫“柳橋晴有絮”

的詩句中的“柳橋”二字改名

五孔石橋上立著八柱、

四角重檐的一座雋秀亭子

橋南北兩端的柳絲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練橋

最賞心的橋

練橋位于西堤平橋北側(cè)

始建于乾隆年間

四柱、重檐攢尖頂?shù)臉蛲ぷ湓谝蛔叫螁慰资瘶蛏?/p>

橋名取自南朝謝眺詩句:“澄江靜如練”中的“練”字

遠望婷婷玉立

近看小巧玲瓏

七折橋

最有情趣的橋

七折橋位于萬壽山西麓

是木橋,因橋面有七道彎而得名

折橋的小小變化就改變了直橋的呆板

增加了情趣

寅輝城關(guān)石橋

最高的單孔石橋

此橋位于后御道寅輝城關(guān)西側(cè)

是頤和園最高的單孔石橋

建于清漪園時期高有十數(shù)米

橋拱中間有吸水獸

橋欄桿為羅漢板

九十年代為了保護古橋

橋面和欄桿都用木頭包圍保護起來

無名旱橋

最小的橋

穿過十七孔橋是龍王

島上有一座真正的“半步橋”

其長度和寬度遠比頤和園“諧趣園

內(nèi)的“半步橋”還要小一號

堪稱頤和園里最小的石橋

此橋就是一塊板,沒有名字

長約一米寬有四十公分架在疊石之間

上面很少有人去走

所以很少有人關(guān)注

界湖橋

最苦難的橋

界湖橋,地處西堤北端

是一座平橋

是前后湖的分界橋

始建于乾隆年間

此橋有三難

一難改名難,原被乾隆命為“柳橋”

后不知為啥與上面的界湖橋換名了;

二難橋有亭,毀于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之劫

至今沒有恢復(fù);

三難改橋欄,初建時橋欄桿是石質(zhì)的

光緒時期重修為木質(zhì)欄桿

建國后又改為石質(zhì)欄桿

風(fēng)景獨特的橋能讓人眼神一亮

但不知名的橋更具有其深意

細細思量,閑庭信步

看看十七孔橋的金光

也看看這些默默為著頤和園增添風(fēng)韻的橋梁

本文來源自:北京潮生活(ID:bjwx0100)

Hash:bd15a3638ba9afe4a0f35f458b6498e6d95c1c2e

聲明:此文由 新北京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