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萬榮后土祠戲臺及演劇習(xí)俗考略
選自《中華戲曲》 2004年02期 李文
今山西省萬榮縣,由原萬泉縣與榮河縣合并而成,后土祠在榮河縣境內(nèi)。榮河,上古為綸邑。漢置汾陰縣,屬河?xùn)|郡。唐開元十一年(723),以地得寶鼎故,改汾陰為寶鼎,屬河中府。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又因有榮光河之瑞,改寶鼎為榮河,屬陜西路。金改置榮州,仍為縣,元初廢州復(fù)縣,明清因之。現(xiàn)為鎮(zhèn)。
后土祠坐落在榮河鎮(zhèn)西十五華里處的廟前村西北方的高地上,因其地勢較高,形狀像人之臀形,故稱“脽上”。
后土即社神,本是總司土地的男性大神,其地位與天帝等同,并稱“皇天后土”,產(chǎn)生極早。秦漢以前,不但作為社神受天子、諸侯一國一方之祭,而且后來進入村社、家庭,為一村一戶所供奉。由于地可載山川,生萬物,人們便將它和母性聯(lián)系在一起,衍發(fā)成掌管人間生育的女神。隋唐以后,后土祠的神像就變?yōu)榕?,并稱之為后土娘娘。
“后土”一詞,在先秦文獻中,是指田正,即上古時期掌管有關(guān)土地事務(wù)的職官,而非神?!蹲髠?昭公二十九年》:“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氏姓,封為上公,為貴神,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藤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預(yù)注:“土為群物主,故稱后土也?!雹拧秶Z?魯語》:“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雹啤抖Y記?月令》記:“中央土,其日戌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编嵭ⅲ骸昂笸烈?a href='/zhuanxu/' target=_blank>顓頊之子,曰犁,兼為土官?!笨追f達疏:“顓頊?zhǔn)嫌凶?,曰犁,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后轉(zhuǎn)為社,后土官闕,犁則兼之……句龍為社神則不得又為五祀,故云犁兼也?!雹前纯资鲜瑁鳛樯缟竦暮笸?,其第一人仍為共工氏之子句龍,因其“能平九土”,故而后來成為人們祭祀的土神或社神,顓頊之子犁(祝融)不過是繼任了“后土”這一官職而已。
不論文獻記載的后土是官名還是神名,是句龍還是祝融,都反映了遠(yuǎn)古先民對土地的依賴和崇拜??傊?,至周代,后土作為土神已受到厚祀?!吨芏Y?春官?大宗伯》:“王大封,則先告后土?!编嵭ⅲ骸昂笸?,土神也?!雹?/p>
早期文獻中的后土均為男性,大約從唐代,后土逐漸變?yōu)榕孕蜗螅拭耖g又稱之為“后土娘娘”。這種變化,是從何而來的呢?
“后土”一詞本義,應(yīng)是女神。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后”字都是女人形狀。馬書田《華夏諸神》一書中認(rèn)為:“后”字的初義,當(dāng)指部族之尊母。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上古母系社會中,生育了本族子孫的高母,是理所當(dāng)然的領(lǐng)袖和權(quán)威,而其名稱就是“后”⑸。關(guān)于“土”字,《說文解字》釋為:“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雹使糯詠砩苏叻Q母,生萬物之母,就可稱“土”。今天人們常說的“大地母親”就是??傊?“后土”一詞,就其本原來說,正是指大地母親之神。
中國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女性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男性所取代,昔日崇拜的女性神自然也會被男性神取代。這可能就是那些充滿傳說色彩的先秦文獻中把“后土”看作男性神的緣故。特別是在漢代以后的陰陽哲學(xué)中,強調(diào)天陽地陰。再加上地可載山川,生萬物,人們便將它和母性連在一起,衍發(fā)成掌管人間生育的女神。
后土祭祀由來已久,傳說始于軒轅黃帝,據(jù)祠內(nèi)《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載⑺:“軒轅氏掃地為壇于上,二帝八元有司,三王方澤歲舉。”祠內(nèi)故有著名的歷史遺跡——掃地壇。秦漢以來,歷代帝王皆祭后土,汾陰后土祠即為宋代以前朝廷祭祀后土的本廟。漢、唐、宋多位皇帝親祀后土,金、元兩代,再無帝王親祀汾陰之舉。明代以來基本為民祭。后土祠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漢書?郊祀志上》有載:
天子郊雍,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無祀,則禮不答也?!庇兴九c太史令談、祠官寬舒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祠后土,宜于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庇谑翘熳?xùn)|幸汾陰。汾陰男子公孫滂洋等見汾旁有光如絳,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陰雅上,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⑻
《漢書》、《后漢書》、《資治通鑒》等各本紀(jì)記載,漢、唐、宋先后有8位皇帝共19次臨幸親祀。⑼分別是: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十月,元封四年(前107)三月,元封六年(前105)三月,太初二年(前103)三月,天漢元年(前100)三月,共5次;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三月,五鳳三年(前55)三月,共2次;
漢元帝初元四年(前45)三月,永光五年(前39)三月,建昭二年(前37)三月,共3次;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三月,元延二年(前11)三月,元延四年(前9)三月,綏和二年(前7)三月,共4次;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三月,前秦苻堅永興二年(即晉升平二年,358)六月,各1次;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二月、開元二十年(732)十一月,共2次;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二月,共1次。
后土祠以前的建筑形制,已不得而知。宋金時,據(jù)廟內(nèi)獻殿東現(xiàn)存《蒲州榮河縣創(chuàng)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所示(圖1),為一完整的大型祠廟建筑群。祠北臨汾河,西靠黃河。沿中軸線分別為棋星門、太寧廟、承天門、延禧門、坤柔之門、兩方臺、坤柔之殿、寢殿、配天及舊軒轅掃地壇,四角有角樓。整個建筑群南北長七百三十二步,東西闊三百二十步。
椀星門以內(nèi),正中為五間歇山頂大門,名“太寧廟”。門兩側(cè)各有五間廊,中間各夾一三間角門。進入太寧廟,其左右各有一碑樓,三間二層,右為宋真宗碑樓,即王欽若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所撰之《汾陰朝覲壇頌》,左為唐張說開元二十一年(733)撰《后土神祠碑》。碑樓之側(cè)各有二殿。進入承天門,院兩側(cè)各有碑樓,東為“修廟記”碑樓,三間二層,歇山頂,西邊一樓名稱模糊不清。再北為延禧門。過延禧門即為正廟之前院。院右為“鐘樓”,其制與“修廟記”碑樓相同。對面一小樓,不知作何用。坤柔之門是正廟門,其制與承天門同。左右都設(shè)圍廊,與東、西、北之廊相連,圍成廊院。廊設(shè)欄桿。廊院共二重。前部大殿為“坤柔之殿”,即后土祠之正殿,九間,重檐歇山頂。下有高臺基,設(shè)左右階。殿西山引斜廊,圍成內(nèi)院。院內(nèi)左右各有一小方亭,正中有一大一小兩方臺,大臺為露臺,南面正中出臺階。小臺用柵欄圍繞,為封石匱之所?!并屎蟮蠲皩嫷睢?,三間,歇山頂。西山出斜廊。在廊房兩側(cè),各有三小殿,與正院東西廊相連。左面北部一殿名稱不清,其下為“六丁殿”、“五岳殿”、右面由北至南為“五道殿”、“六甲殿”、“真武殿”。廊院以北,圍墻正中突起高臺,上有一三間懸山頂小殿,即“配天”。圍墻之外,“配天”殿以北,是“舊軒轅掃地壇”,周圍遍植樹木,中間以橫墻分為前后兩院。墻上開拱星門,八字墻。前院左側(cè)有一重檐方亭,名稱不清。后院正中為壇,上建一重檐歇山頂大殿,其左右有配殿。
露臺,即露天之臺,形狀一般為方形,多用磚石或土建成。露臺源于遠(yuǎn)古帝王“觀複象察氣之妖祥”之靈臺,露臺之名,漢代已有記載?!妒酚?孝文本紀(jì)》:
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為?!薄并?/p>
孕育于漢唐時宮廷寺廟中用于招仙降神的露天臺榭,到宋金時期,目具有表演歌舞伎藝和擺放供品兩種功能,是戲曲表演場所由“攙地為場”的平地到在它之上加頂蓋后又砌墻的舞亭、舞樓之間的過渡形態(tài)。山西芮城縣岱岳廟金泰和三年(1203)《岳廟新修露臺記》碑,描述了露臺的功能:
惟有露臺一所,累土為之,歲律口口,風(fēng)頹雨圮,屢
修屢壞,終不稱于廟貌。凡有時祭月享,當(dāng)奏音其上,用
薦庶羞。今以卑隘,不克行列□人,樂失其備。格思,居民常以為雑。數(shù)議興修,奈何口口口久,又寢其議,勇意完葺者,終乏其□口口口下。董公諱章,世居此邑,仰荷
□忍坐視其弊。遽乃披露肝誠,誓為經(jīng)口,口循舊
貫,創(chuàng)用磚石,增大其基,募工匠□口口費五百余貫。鄉(xiāng)
眾聞之,競喜為助??诳诳诳?,——棋布。自乎肇造,
□□于今,周及二載。中間工匠日用饋餉,公□□應(yīng)辦,寒暑不避,始終如一,邇者方□厥功Q□臺崇七尺五寸,方廣二十四步,磚總?cè)f有六千數(shù)。邊隅用石一百五十口??谡呓^疵,細(xì)功鱗砌,蕩人耳目。黃童白叟,□□以□口。□牲陳皿者,得以展口儀;流宮泛羽者,口□奏其雅。神人之心,由是和焉?!并?/p>
通常露臺是在大殿前面,并和殿基齊高相連,這種形式成為歷代殿堂建筑的模式,后世也被用作演出場所。進一步發(fā)展,和殿堂脫離開來,成為與殿堂相對的獨立形制。
今之后土祠,已非《蒲州榮河縣創(chuàng)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廟像圖石》所刻之原貌。明萬歷年間汾河決口南泛,原廟被淹。清康熙間移地重建。同治初年,黃河河道東移,乃移建今地,始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主殿次年落成,光緒時又興建?,F(xiàn)存都是晚清建筑。祠南北長240.81米,東西寬105.21米,總占地25 268平方米。由北向南分別是秋風(fēng)樓、正殿、香廳、獻殿、戲臺、山門(兼戲臺)、獻殿兩側(cè)的東西五虎殿及秋風(fēng)樓東側(cè)的《蕭墻碑》碑樓。2002年萬榮縣政府投入巨資進行了維修,并在廟前平地新建了廣場。秋分樓內(nèi)藏有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刻漢武帝《秋風(fēng)辭》碑一通。
秋風(fēng)樓,因漢武帝祭祀啟土而寫《秋風(fēng)辭》碑藏于內(nèi)而得名,建于一16米見方的磚石臺基上。臺基南面開門,門內(nèi)正對墻上有一小龕,上題“掃地壇”。樓通高33米,共三層,面闊5間,十字歇山頂,四周回廊。檐下施斗棋。一、二層明間四門出頂。秋風(fēng)樓東側(cè)是一碑亭,內(nèi)藏《汾陰二圣配饗之銘》碑(即《蕭墻碑》)。該碑由5塊石組成,高2.52米,寬7.14米,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四年親祭后土?xí)r所作。正殿五間,面闊18.8米,深11.7米。硬山頂。六椽,五架梁對前后單步梁,用四柱。無斗拱。獻殿亦為五間,硬山頂,面闊17.4米,明間3.9米,次間3.37米,深四椽8.65米。獻殿和正殿中建一香廳,卷棚頂,闊3.95米,深2.76米。獻殿的東西兩側(cè),各有一座不大的配殿,即東西五虎殿,東五虎殿供奉五岳大帝,西五虎殿供奉三國時蜀國的五虎上將。中軸線上距獻殿61米處是相連的二戲臺。距二連臺44米是山門兼戲臺。
三座戲臺,呈品字形分布,故稱品字臺。南面山門兼戲臺(圖2)0山門重檐歇山頂,通面闊三間10米,進深兩間10米。主體五架梁分心三柱,中設(shè)板門。北檐出廊,為戲臺主要表演區(qū)。柱高1.75米處開棒眼,北檐平柱兩旁又立二石柱,高1.75米,柱頭開棒眼,左右山墻及山門分心墻上亦留棒眼,以備演出時插楞木,搭木板(圖3)。山墻外又砌八字影壁。山門北44米處又有二連戲臺,單層,硬山頂。二臺間距2.40米(屋頂相連,下為通道),面闊8.05米,進深6.90米,前四架梁對后單步梁三柱。⑴)角柱外砌八字影壁(圖4)。西臺匾題“歌舞樓”,上下場門門額分別書“古往'、“今來”;東臺匾題書“春雪臺”,上下場門門額分別書“鏡花”、“水月”。東西兩臺石柱都題有楹聯(lián)。東臺前石柱為:“前緩聲后緩聲善哉歌也,大垂手小垂手軒乎舞之?!蔽髋_前石柱為:“空即色色即空我聞如是,畫中人人中畫于意云何?!焙竺鎯?nèi)柱為:“世事總歸空何必以空為實事,人情都是戲不妨將戲作真情?!睉蚺_前面的空地為觀眾區(qū)。
后土祠的演劇活動,清代以前的情況不得而知。清代古汾陰沿河一帶,各村社每年廟會和重大節(jié)日的戲劇演出活動非常活躍。后土祠也是如此,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和農(nóng)歷三月十八、十月初五為后土祠的廟會,由湯元(現(xiàn)已無人居?。?、西頭、斜口、廟前、閻村、大用、倉里、北中和、志范等十村組成的六社輪流主辦,通常請兩個戲班,在東西兩臺同時演出,稱之為對臺戲,演出三天四夜七場。
后土祠的對臺戲講究“東起西落火銃戲”,即東臺先開始,西臺后完。在開戲之前以點炮為號,相互聯(lián)絡(luò),雙方做好演出準(zhǔn)備。開演前,鞭炮火銃齊鳴,鑼鼓斃鉉齊奏。生、旦、凈、末、丑所有行當(dāng)相繼出場,依據(jù)各自行當(dāng)?shù)奶厣阼尮牡陌樽嘞?,先后上?a href='/taizhong/' target=_blank>臺中央預(yù)先用桌椅壘成的“寶塔”上做一些程式性動作。表演結(jié)束,回到后臺,火銃戲結(jié)束。正戲開演,一般是三個本戲一個折子戲,風(fēng)雨無阻,一直要唱到第二天早上。廟會這天,要拜祭后土,善男信女特別多,燒香上供的隊伍排得很長,從傍晚排到天亮,一直香煙繚繞,人群絡(luò)繹不絕,有些人為圖省事,只在正殿外面的磚臺上燒把香,了卻心愿。所以,兩臺戲一整夜都不能停。演員們最怕這一天,不能卸妝,不能睡覺,餓了,在后臺吃點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干糧,困了,找個角落,就地躺一會兒,鑼鼓一響,趕緊上場。
后土祠的戲曲演出非常精彩,每個戲班都用最好的演員演最拿手的戲,以吸引觀眾。否則,觀眾跑向另一臺下,就無法再繼續(xù)下去,這個戲班也將陷入無地自容的境地。有一年廟會,西臺演《長坂坡》,蒲劇著名小生賈悅法扮演趙云。賈悅法風(fēng)流瀟灑,武功過人,觀眾尤其是婦女特別愛看其演出。正當(dāng)賈悅法贏得陣陣掌聲之時,東臺上,其師傅的《坐窯》開始了,觀眾很快就跑向東臺。賈悅法雖然釆取“劈叉”等很多高難動作,最終還是沒有贏得觀眾,而不得不停演?!并?/p>
后土祠雖有三座戲臺,但三臺戲同時演出卻非常少,據(jù)廟前村老人介紹,自建祠以來,只在清末演過一次。當(dāng)時,在山門舞臺演出的是著名的蒲州(山西永濟)“寡婦班”(因班主是寡婦),東西兩臺戲班名稱已不詳。三臺戲演出時,是山門舞臺先開始,然后依次是東臺和西臺。2003年萬榮縣為了開發(fā)旅游資源,弘揚后土文化,發(fā)展經(jīng)濟,于農(nóng)歷五月十三舉行了全民公祭后土的活動,公祭儀式結(jié)束后,三個戲臺同時演出了《三娘教子》,演出團體分別是:山門舞臺是萬榮縣蒲劇團,東臺是運城市青年蒲劇團,西臺是河南省三門峽平劇團。由于當(dāng)今民眾娛樂活動較以往豐富了許多,也可能是由于“非典”的影響,觀眾很少,與熱鬧的商品交易相比,顯得特別冷清,根本看不到老百姓所說的往日唱對臺戲或三臺戲時激烈而熱鬧的場面。
在后土祠演出的劇種,有蒲劇、眉戶、秦腔和豫劇?,F(xiàn)在情況稍有變化,也上演一些其他劇種,如2003年公祭時就有河南三門峽平劇團的演出。蒲劇的劇目有南路、西路24本戲,而《黃鶴樓》、《龍鳳配》是必演劇目。一般劇團若無這兩本戲,也就不能接后土祠的臺口。
《黃鶴樓》一劇,說的是在三國時期,劉備借荊州久不歸還。劉備和趙云渡江,赴東吳都督周瑜在黃鶴樓設(shè)下的宴席。東吳重兵把守,劉備若不還荊州,勢必難以回還。危急情況下,趙云亮出了.51.臨行前諸葛亮交給的救命令箭,正是當(dāng)年祭東風(fēng)時周瑜賜給諸葛亮的那枝,憑此劉備才下了黃鶴樓。后來此劇成為后土祠的祭戲,每逢廟會首夜,先由十村六社的社家(當(dāng)?shù)貙ι缡字Q)和民眾給后土燒香進獻,然后由山門過路臺、東臺、西臺依次演出《黃鶴樓》。至凌晨兩三點,祭祀完畢,三個戲臺才能換演其他劇目。
本戲《龍鳳配》,京劇、秦腔等劇種稱之為《龍鳳呈祥》,是逢年過節(jié)、祝福賀壽的喜慶戲,講的是三國時劉備東吳招親的故事。東吳孫權(quán)、周瑜為了奪回荊州,假許公主孫尚香與劉備為親,詆劉備過江扣為人質(zhì)。但諸葛亮識破其計謀,要劉過江后先拜見喬閣老,再拜吳國太,促使孫權(quán)甘露寺陰謀敗露,弄假成真。最后劉、孫二人結(jié)為夫妻,渡江回到荊州。這富有喜劇性的愛情故事,既符合廣大民眾的審美需求,也激發(fā)了對后土娘娘和伏羲婚配這一遠(yuǎn)古神話的遐想(萬榮人認(rèn)為,后土娘娘即女媧),故認(rèn)為后土娘娘也最愛看此劇。這樣,《龍鳳配》就成了后土祠廟會的必演劇目。
《無影簪》一劇,在后土祠是禁止演出的?!稛o影簪》說的是商紂時期,適逢三月十五女甥圣母的生日,紂王坐朝,商容出班啟奏:“陛下,女媧曾煉石補天,拯救萬民,請陛下前往女媧宮降香,一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求國泰民安,三求江山永久?!庇谑?,紂王帶領(lǐng)群臣前往女媧宮燒香祭奠,完畢,忽然一陣大風(fēng),卷起幔帳,現(xiàn)出了女媧像。紂王一見女媧像,不由神魂飄蕩,淫心頓生,題詩一首:“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yuǎn)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馳媚妝。但得妖廃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女媧娘娘一看大怒,即命九尾狐貍、玉石琵琶、九頭雉雞三妖下凡,并賜九尾狐貍無影簪一支,蠱惑紂王。以致后來妲己亂朝,導(dǎo)致了政權(quán)的滅亡。
中國的戲劇演出,特別是祭祀演出,演員和樂隊不能出絲毫的差錯,否則,就是對神靈的不敬。一旦出錯,輕則罰戲罰錢,重則戲班被趕走,使戲班最后無法生存,不得不解散。清代揚州人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記載了一則班主因輕慢鄉(xiāng)村觀眾,而最終落入無地自容窘境的軼事。
納山胡翁,嘗入城訂老徐班下鄉(xiāng)演關(guān)神戲。班頭以其村人也,紿之曰:“吾此班每日必食火腿及松蘿茶,戲價每本非三百金不可?!焙灰辉手?。班人無已,隨之入山。翁故善詞曲,尤精于琵琶,于是每日以三百金置戲臺上,火腿松蘿茶之外,無他物。日演《琵琶記》全部,錯一工尺,則翁拍界尺叱之,班人乃大慚?!并?/p>
后土祠演劇更是非常講究,觀眾對此要求十分嚴(yán)格,特別挑剔,因此各戲班及其演員均需小心對待。每次演出,社家專門請一些能說會道、有身份、有地位、懂戲的人前來觀劇。演員一旦唱錯,他們就認(rèn)為是對后土娘娘不恭,馬上就會讓監(jiān)臺(廟會時專門負(fù)責(zé)維持秩序之人)揭席,使戲停演。據(jù)廟前村老鄉(xiāng)介紹,有一年廟會,東臺一位演員,不知何故,上場時,錯穿了衣服,臺下觀眾讓監(jiān)臺上臺揭席,使戲停演。最后,班主請人說情,讓這位演員跪在后土娘娘神像前磕頭賠罪,并罰戲班白銀三十兩,再演一場,才算過去。因為,長期以來戲劇演出奉行“寧穿破,不穿錯”的鐵律,也就是每個角色出場時必須依據(jù)一定的規(guī)范穿戴,即使這個角色的衣服已經(jīng)破舊,但也決不能以其他角色的代之。
現(xiàn)在,后土祠內(nèi)很少演戲,即使演戲,傳統(tǒng)習(xí)俗保留下來的也很少。當(dāng)然,一方面是由于廟內(nèi)的三個戲臺太小,其空間已不能容納現(xiàn)代劇團的各種現(xiàn)代化設(shè)施;另一方面受電影、電視、VCD、DVD等的沖擊,觀眾相對減少,各村組織演戲的活動也越來越少、越來越難。然而隨著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后土祠以及后土文化的內(nèi)涵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guān)注。
Hash:7b0116599145b9da57c7f81822d923f8d62083af
聲明:此文由 考古快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