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 臺灣極具爭議的“網(wǎng)紅”建筑——陶朱隱園豪宅?藝術?

“陶朱隱園”位于臺北市信義區(qū),是中華工程的一個豪華地產項目。從項目初始就憑著“旋轉樓體”的炫酷效果圖聚焦眾人眼光,一度被寄望為“臺北101大樓之后的新標志建筑”。有人贊賞其螺旋結構有著藝術哲學的美感,以及響應低碳排放而采用的垂直森林概念;同時,它劍走偏鋒的外觀、一呎千金的天價、名流云集的客戶也使它成為最具爭議的臺北新建筑。

?Instagram用戶 zedd_kang3654

建筑項目簡介

公司:中華工程與威京集團的亞太工商聯(lián)

基地面積:8160㎡

容積率:280%

建筑團隊:Vincent Callebaut(法國)、柯宏宗(元宏聯(lián)合建筑師事務所)聯(lián)手負責建筑設計,張敬禮(杰聯(lián)國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結構設計

樓層結構:地上21層、地下4層、SS鋼骨結構

總樓地板面積:42850.16 ㎡

規(guī)劃戶數(shù):40戶,每戶面積約954.78 ㎡(288.82坪)、公設比約36.07%

材料:采SS結構的SM570M鋼材,MEGA柱部分使用采用高強度鋼材KBSA630

樓層資料:地下4層地上21層,每層2戶,共40戶;每戶面積約955㎡,帶167㎡的花園大院(含陽臺)

01

吸碳散熱的生命建筑

與目前主流樓盤獨戶型綠化或者陽臺局部植栽不同,陶朱隱園借由自身旋轉造型,打造無限向上延伸的大露臺。據(jù)當?shù)孛襟w的報道,陶朱隱園規(guī)劃地上21層、地下4層,每層2戶;每層旋轉4.5度,共旋轉90度;每戶有51坪環(huán)狀帶庭院陽臺,庭院陽臺還分內外2區(qū)域,約30平方公尺的外周庭園區(qū)可種7株喬木,內部區(qū)則由住戶按需種植維護,含草皮區(qū)、鋪面區(qū)及鋪面活動蓋板區(qū)等。

這樣的設計使垂直綠化的面積,從而提高綠覆面積。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全園(一樓庭園、每戶陽臺、露臺)遍植約23000棵喬木與灌木;其中露臺種植的約有95棵,面積可達6890平方米,綠覆率為84.43%,的確稱得上“會呼吸的森林建筑”。

此外,建筑還設置了6部風力發(fā)電設備,每年省電1.5萬度;為了降低能耗而使用節(jié)能玻璃,讓室內270度采光,開窗率達48%;采用LED燈及其他能源管制,每年能節(jié)省30至40%的能源。天窗設計讓陽光穿透地下室,加設太陽板,每年可省約4萬度用電;雨水回收系統(tǒng)可儲約150噸水。

“陶朱隱園”頂樓裝設太陽能板,每年約省4萬度用電

盡管有理想的綠化覆蓋和附加的節(jié)能設施,一些建筑業(yè)者卻提出了不同意見:特殊的結構加上全方位的綠化,使后期維護的難度大大增加;部分植物的根系會破壞建筑立面,且植物太多會與人“爭搶”空氣和陽光等;當?shù)貧夂蜓谉岢睗?,植物茂密容易滋生蚊蟲等……這些也考驗著建筑師與后期物業(yè)管理的智慧。

植物根系生長會導致墻體毀壞,但只要在墻體表面提供一種固定植物根系的基質,并有規(guī)律地向植物供給水及養(yǎng)份,植物根系就只會分布于建筑物墻體外表面,從而不讓墻體內部不受到影響

02

螺旋向上的建筑藝術

陶朱隱園的主結構系統(tǒng)是整體的建筑設計。建筑師顯然從生命科學中得到啟示,建筑的中間重心是一根主柱,然后自二樓開始到頂樓,兩側的樓層面沿順時針方向向上攀升,旋轉4.5度,全棟旋轉90度,使之看上去像DNA螺旋體。結合經(jīng)典幾何與現(xiàn)有科技應用,建筑內有超大的無柱空間。除陽臺邊上外,住宅使用空間沒柱,單數(shù)樓層也全部沒有內柱),而樓板至梁底凈高達3.0公尺。

?Vincent Callebaut

2016年8月的進度

2016年10月的進度

2017年1月的進度

2018年1月的進度

2018年8月的進度

由于地處地震帶,臺灣地質活動活躍,因此非常重視建筑的防震。整棟建筑標榜耐震度7級,地下隔震縫從1樓到B4,建筑壽命可達300年以上。采用48組“美國EPS隔震墊”,以及68根深埋地底50米的基椿設置于B4下基礎層。由第三公證單位辦理仿真地震動態(tài)測試(法規(guī)僅規(guī)定靜態(tài)測試),每個震墊都要求做出廠商測試,務必精準掌控隔震質量。

施工方面,工程隊應用了圓形抗壓設計原理,規(guī)劃了“環(huán)形擋土墻”,可完美平衡外側力量以抵擋壓力。

環(huán)形擋土墻示意圖

為使地震來臨時,具有擺動消能的空間,連續(xù)壁間皆保留了隔震縫,既增強了抗震能力,又保證了采光、通風。墻面設置自然植物墻,地下停車場可減少開燈,從而節(jié)約能源。

隔震縫

03

大隱于市的園林美景

“陶朱隱園”的名字靈感源于春秋時期儒商——“陶朱公”范蠡的故事。春秋時期,范蠡為越國稱霸中原立下汗馬功勞,卻不留戀權位,功成身退,棄官從商,憑借自身的勤奮智謀、仁厚誠信,經(jīng)商成功積資成巨富,之后自稱“陶朱公”。因此,地產商以“陶朱為鏡,隱園為徑,低調大隱于市”為主題,為這個新項目命名。

信義區(qū)是臺北市的富人區(qū)。由于奇特的外觀,陶朱隱園在這座都市顯然難以隱身,但地產商還是花盡心思為住戶打造一個鬧中取靜的庭院,在信義區(qū)的喧囂之中“隱身”。例如種有喬木和灌木的露臺,即使身在高處也如置身叢林;利用高低錯落的層級,制造小河潺潺的水景,與園中的綠植交相輝映。

一樓入口大門,取材樹海娑婆起舞之美,打造壯麗的雙車道、禮賓人行道氣度

以一樓戶外森林貫穿至地下層,營造流水潺潺、借境自然的景色

位于地泳池,頂部至側邊大面采光玻璃帷幕,延伸視野,營造“水光森林”

勤奮仁厚的儒商精神,向往隱居的隱士情結……從這幾點來看,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對準那些既想彰顯自身地位,又想提高自身居住品質的富商和名流們,其文案可謂又準又狠。尤其是陶朱隱園的設施中,就包含了頂樓直升機停機坪以及1部可搭載跑車、重型機車、大型家具的超大型電梯。

跑車進電梯(地產商宣傳圖)

媒體也報道早在2014年動工初期,陶朱隱園就被業(yè)內估價每戶價格或超10億新臺幣(不含車位),到了2019年,陶朱隱園以約139萬人民幣/㎡的成交價,成為了臺灣第一貴豪宅

“天價豪宅”、“建筑藝術”、“存在感太強”……無論是哪個標簽,陶朱隱園仍然為臺灣建筑界刮來了一陣新風,它讓人思考,好的建筑應該是什么樣的。

?攝影師Ken Kankavee

Hash:6dd1d5c7240b098ba1db934a57d6a4d7530afb82

聲明:此文由 工業(yè)建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