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峰惠女灣邊上出了一位名僧,皇帝冊封他靈應大師,一生造橋200余座...

你知道

在凈峰惠女灣沿海邊上

出了一位

名僧

他就是 王 道詢

皇帝還冊封他為

靈應大師

這樣的傳奇大師

你了解不

千古留名的奇僧道詢

道詢:南宋惠安凈峰后王(今墩南村后型村)人,約生于北宋天禧年間,洛陽白沙寺住持,一生造橋200余座,后坐化于白沙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賜號“靈應大師”。

核心提示

一生造橋200余座的惠安名僧道詢,從出生之日起就充滿傳奇色彩。史冊中記載著他令人咋舌的人生際遇,成了他造橋故事里的另一段故事。

近年重修的蟾沙寺規(guī)模不大

赫赫有名的 橋梁建造者

兩宋時期,福建地區(qū)的橋梁建設飛速發(fā)展,建造了數(shù)以百計的橋梁。明代周亮工的《閩小記》曰:“閩中橋梁最為巨麗,橋上架屋,翼翼楚楚,無處不堪圖畫,吳文中落筆即仿而為之。第以閩地多雨,欲便于憩足者,兩檐下類覆以木板,深輒數(shù)尺,俯欄有致,游目無余,似畏人見好山色,故障之者。予每度一橋,輒為愾嘆?!彼螘r福建造橋數(shù)量之多、速度之快、工程規(guī)模之大、橋體之精美,在我國歷史上恐怕是空前的,后世遂認為這一時期“閩中橋梁甲天下”。僅在泉州一帶,兩宋時所建,迄今可考的大中型橋梁就有130多座,其中包括馳名海內外的洛陽橋、安平橋等。而僧人道詢造橋以來,其打造的獺窟嶼橋、鳳嶼盤光橋、峰崎青龍橋等,亦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橋梁。

南宋惠安名僧道詢的俗姓為王,其生卒年因史冊沒有記載,所以不詳。不過后人根據(jù)其活動的年代,以及一些碑文留下的線索,推斷他大致生活在南宋淳熙至元朝大德(1174—1307年)年間,如果屬實,他的壽命可能長達130多歲;另有一說是他生活在南宋淳熙至景定年間(1174—1264年),大概也有90歲高壽。明·嘉靖惠安縣志》對于他的記載為:“釋道詢,凈山下人,俗姓王。詢母夢吞祥光十有二月而生?!鼻濉?a href='/qianlong/' target=_blank>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六十五·方外》亦稱:“道詢,惠安人,俗姓王。其母夢吞祥光十有二月而生?!眱羯剑唇裰莅矁舴彐?zhèn)凈峰山,古時此山還曾名尖山、錢山。母親懷胎12個月,才誕下道詢。這在宋代醫(yī)衛(wèi)設施不甚完備的情況下,道詢之母誕下這“遲到”2個月的晚產兒,確實是要冒點風險的。但道詢不久就向他的母親證明,這風險是值得冒的。

嘉靖《惠安縣志》記載他“長有靈異”,也就是心靈手巧、異于常人的意思。而且道詢的成長過程中還有“奇遇”,《惠安縣志》稱其“嘗遇丫角髯道人,授以兩丸丹。道詢服其一。以一囑道詢曰:‘遇確則傳?!笠允谥?a href='/dacheng7/' target=_blank>大乘庵如道人名確者。所遇丫角髯道人乃正陽仙也?!保ā度莞尽芬嘤蓄愃频挠涊d)這個故事頗有些神話傳說的套路,無外乎吃了神仙給的仙丹,而后脫胎換骨,成就非凡功業(yè)等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凈峰山自古以來就有八仙之列的仙人李鐵拐于此山中修煉的傳說。而史書中提及的“正陽仙”不是別人,正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鐘離權。鐘離權來凈峰山尋訪李鐵拐,巧遇道詢,見其有靈異,因而施丹助其成功,這或許就是道詢這段神話故事生發(fā)的原始思路吧。但不管怎么樣,王道詢擁有超越常人的聰明才智,應是世所公認的。

青龍橋”碑刻應為明代重立之物。當?shù)厝藢η帻垬虻挠洃浭请y以磨滅的。

駕舟運石 筑起獺窟嶼橋

道詢何時出家,不見史料文獻記載,故無從推究。有些史料甚至將他誤記為“道人”,而實際上他是位僧人。明·嘉靖《惠安縣志》載曰:“道詢朗悟內典,精勤修行,耐煩忍垢,結緣普施。漳、泉之間聞詢名,翕然信之?!庇纱丝芍?,道詢不光在泉州有影響力,即使在漳州也是大名鼎鼎的。相傳,道詢在二十幾歲時便開始修橋、造橋。而他的第一座成名之橋,應該就是獺窟嶼橋了。

惠安獺窟嶼(又名浮山,今屬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張坂鎮(zhèn)浮山村),位于古之惠安的東南端,東瀕崇武海面,南峙祥芝水域,西通泉州港口。清·洪昆《獺江新考》曾這樣記載獺窟嶼:“唐、宋、元間,居民稠密,人皆事于通洋,遂為舟車輸運津頭,稱富盛焉?!比欢谒未藗冞M出獺窟嶼并不方便,因為當時獺窟嶼僅靠一條由泥沙淤積而成的淺淺沙灘與大陸相連,一旦海水漲潮,人們便無法往來兩地,而且如果剛好有人走在這條沙灘中,極有可能會被海水卷走。心存善念的道詢將這情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由于獺窟嶼與陸地之間的距離頗遠,當時尚無建造長橋經(jīng)驗的他,也不禁有些擔憂是否能在洶涌的碧濤上建成橋梁。清嘉慶《惠安縣志》對此描寫道,“道人王道詢待津于此,有丫角髯道人與之并坐,語道詢:‘何不于此作橋?’道詢以風波為辭。道人云:‘汝若作是念,何橋不成!’道詢遂率其徒拏舟運石,成橋七百七十間,南北跨岸。潮至橋沒,潮退可渡,免墊溺之患?!边@座獺窟嶼橋是道詢于南宋開禧年間(1205-1207年)建造的,據(jù)說建橋之時他才剛過30歲。《福建通志》稱獺窟嶼橋“直渡海門,凡五里許?!边@樣它比著名的安平橋(五里橋)可能還要略長一些。道詢和他的徒弟駕舟運石,將自己置身于狂風海濤之中,這份勇氣與毅力,本身就值得世人敬佩。獺窟嶼橋落成之后,為兩岸的快速通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使在橋上行走的人安全有了保障,推動了獺窟當?shù)厣藤Q經(jīng)濟的進一步繁榮。

有意思的是,在70年之后的景炎元年(1276年)11月,逃難的宋端宗一行停舟于獺江,有可能也借助這座獺窟嶼橋躲入獺窟嶼。出于感恩之心,小皇帝端宗便給此橋的建造者道詢賜號“靈應大師”。這段緣分怕是道詢建橋時,也萬萬想不到的吧。

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以東海域發(fā)生8級地震,獺窟嶼橋受到摧毀性破壞。至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該橋又遭毀壞,就此蕩然無存。如今前往浮山村,有村民告訴筆者,古時的獺窟嶼橋一端系于嶼內,一端則止于對岸的前頭村。然而放眼茫茫獺江,古橋早已無處尋蹤了。

如今青蓮寺中的“寶塔亭路”碑與“普濟橋渡”是道詢建造普濟橋渡的見證物

造橋以解 民眾之所困

歷代以來,鋪路修橋被普遍視為行善積德、功德無量的公益“眾籌”事業(yè)。普濟橋渡的建造,是道詢急民眾之所急、解民眾之所困精神的又一次體現(xiàn)。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稱泉州“水路據(jù)七閩之會,梯航通九澤之重”。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刺桐港“通互市于海外者,其國以十數(shù)”。海外貿易的激增,是泉州刺桐港迎來“黃金歲月”的標志,這也推動了與港口配套的設施建設。據(jù)文獻載,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前后,后渚港番船云集,橋渡吞吐量有限,裝卸貨碼頭嚴重不足,造成海上貿易的諸多不便。寶慶二年(1226年)春,道詢主持募捐建造普濟橋渡,紹定三年(1230年)夏竣工并投入使用,緩解了后渚港碼頭裝卸貨的緊張狀態(tài)。

普濟橋渡,又稱潯尾橋、無尾橋,位于泉州后渚港北側(今豐澤區(qū)城東街道潯美社區(qū)一帶)入海處的海上。所謂“橋渡”,即伸入海中的碼頭。相傳普濟橋渡長約七八百米,石橋東側古有一座航標塔。此橋專供海船裝卸、交易貨物使用。在現(xiàn)今潯美社區(qū)的青蓮寺中,仍存兩塊石碑。一塊正面碑額鐫“普濟橋渡”;一塊鐫“寶塔亭路”。碑刻內容記錄僧人道詢主持建造普濟橋渡和寶塔亭路時的捐款人及捐款額?!皩毸ぢ贰北谋挠涊d稱:“寶慶丙戍(1226年)季春始約,紹定庚寅(1230年)孟夏圓成。主緣道詢謹題。”這是道詢建造普濟橋渡的見證物。

在修建普濟橋渡之后,道詢沒有停止造橋的腳步,又相繼建成了彌壽橋、清風橋、登瀛橋等橋。據(jù)文獻記載,彌壽橋“在二十二都英頭白葉渡,宋端平間(1234—1236年)僧道詢建,長六十余丈(約190米)”;清風橋“在二十五都,宋僧道詢建”;登瀛橋“在十九都,一名‘回龍’。宋僧道詢建”。累累功績,言之難盡。

放眼茫茫獺江,獺窟嶼橋早已蕩然無存。

年屆八旬 依然不止步

南宋寶祐年間(1253—1258年)是道詢一生造橋的巔峰時期,此時的他應該已年屆八旬,卻依然精力充沛。在這段時光里,他令人驚嘆地幾乎同時開建兩座難度不小的橋梁——峰崎青龍橋和鳳嶼盤光橋。

峰崎青龍橋位于惠安縣輞川鎮(zhèn)下埭村與峰崎村交界處,橫跨林輞溪。峰崎古時“村挹麟山輞水之勝,譽稱濱海魚米之鄉(xiāng)”。南宋寶祐年間,道詢始建青龍橋。當時青龍橋所處位置眾水交匯,惠安“凡中紀之水,若菱溪、驛坂、茭市、龍津之會于峰崎港者皆出橋下至輞川入?!?。林輞溪溪面不算寬闊,但水流至此沖擊力巨大,如果橋梁建造得不夠牢固的話,很有可能不久就會被溪水沖垮。據(jù)說,道詢?yōu)榱司徑庀畬η帻垬蛟斐傻膲毫?,借鑒洛陽橋的造橋方法,為青龍橋構筑筏形基礎。由于筏形基礎底面積大,故可減小基底壓強,同時也提高橋梁的承載力。

有文獻稱,青龍橋原橋全長近三十五丈(約110米),寬一丈三尺五(約4.3米),橋面所鋪石板的長、寬、厚超過洛陽橋、安平橋的大部分橋板。青龍橋是峰崎港時代(明成化末以前)惠安縣城與輞川直至惠北的交通要道。由此不難看出,道詢建造的青龍橋對當時惠安交通的影響巨大。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里人何囧(號崇禧散吏)對青龍橋進行了首次重修。后來在明、清時期,青龍橋亦有重修。如今的青龍橋年久失修,橋身石板缺失和斷裂嚴重。不過,距殘橋南側約50米處,尚存明代重修巨大石碑刻一座。只見碑面正中間豎寫“青龍橋”三字,鐫石深邃,字跡清晰,右側有“白沙老人立”字樣,“白沙老人”即道詢的自號。而左側鐫有“崇禧散吏書”。碑座下有碑文,字跡漫漶。依稀可見“成化二年(1466年)十月”“天順癸未年(1463年)十月,喜舍金谷財”等字樣。專家據(jù)此推論稱,道詢始建橋后曾立有“青龍橋”碑刻,后廢;元時何囧修橋后重立,并自書“青龍橋”三字;明代再次重修時,又將記事補刻于石碑底座處。在青龍橋碑旁,而今矗立著一座“何仙姑寶殿”,殿前的柱聯(lián)稱:“仙姑殿前菩提開花,麒麟山下青龍臥波”。顯然,當?shù)厝藢?a href='/yuqing94/' target=_blank>于青龍橋的記憶是難以磨滅的。

同樣建造于寶祐年間的鳳嶼盤光橋,古時坐落于洛陽橋的下游(今豐澤區(qū)城東街道金嶼社區(qū)境內),它曾是連接烏嶼(又稱鳳嶼)島北與橋南之東陸地的通道。明陳懋仁《泉南雜志》載曰:“盤光橋,自洛陽橋,東接鳳嶼。嶼在江中央,上多腴田,稠民居。舊有石路,潮落路出,行者病之?!北P光橋建造的起因與獺窟嶼橋有些相似。烏嶼與橋南地區(qū)時常被海水阻隔,雖然古有石路,但“潮至則不可行”,兩地民眾往來十分不便。特別是在南宋時,這里與海外的商貿往來日益繁盛,有“金烏嶼,銀后渚”的說法,建造一座橋梁來解決貨物運輸?shù)睦щy,成了當務之急。清·乾隆《重修烏嶼橋碑記》載:“烏嶼大若彈丸,四面環(huán)海,宋、明間,洋船常停泊于此,商賈絡繹?!钡涝冇谑悄冀ㄊ瘶?,寶祐六年(1258年)建成,此橋即為盤光橋。該橋方便了海內外客商,解決了烏嶼島與陸往來的困難,對后渚、潯美、萬安等地碼頭或轉運渡口的繁榮,起了重要作用。與盤光橋同時建成的還有盤光塔、盤光亭。明·黃仲昭《八閩通志》:“鳳嶼盤光橋,在三十八都……宋·寶祐中,僧道詢募緣建橋,計一百六十間,長四百余丈(約1260米),廣一丈五尺(約4.7米)。”這樣看來,鳳嶼盤光橋比洛陽橋還要長,還要寬,可以想象當時建造它的工程必定是十分浩大的?!度想s志》稱:“世知洛陽而不知盤光者,蓋以人重也。雖然貴賤異等,若道詢一行腳耳,無籍勢位,而功力過之,則其名胡可泯泯。且洛陽橋尚有百五十三字之記,此獨無之,意當時道詢不欲居其功以垂后名耶,抑本有記而歲遠湮廢也?!边@是為后人只知洛陽橋、不知盤光橋而鳴不平。由于洛陽橋、盤光橋兩橋相鄰,中間僅隔不大的一片海面,故古籍將二者合稱“雙虹夾鏡”,兩者并存的場面曾是“洛陽橋八景”之一。

如今盤光橋已廢,所幸盤光塔依舊立于金嶼自然村東畔高處一天然巨石上,現(xiàn)大致完好。清末修繕盤光橋時,塔頂曾鐫名士莊俊元詩曰:“鳳江常見水消消,磐光晝夜去還潮。波江坪現(xiàn)魚鳥動,浪里尚見拉舟搖。只恨源山生不接,那堪隔斷筑商橋。于今亭塔風雨落,可憐僧公建此橋?!北P光亭位于橋北,現(xiàn)已半截埋于道邊土中。亭柱上刻有“下馬過橋”,俗稱“下馬亭”。亭外今立有一塊“烏嶼碼頭遺址”碑。

造橋傳奇 彪炳史冊

僧道詢建造的最后一座載于史書的橋梁叫做“通郭橋”,據(jù)《泉州府志》載,該橋為道詢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造的。通郭橋,又名三舍橋,位于南安市溪美鎮(zhèn)三堡村境內。如果《泉州府志》記載無誤的話,那么道詢的壽命可真是長得嚇人。不過,也有可能是他的徒子徒孫以其名義來建造該橋。

道詢的一生除了忙碌于在各地造橋外,他還耗費大量心血在創(chuàng)建白沙寺上。白沙寺,原名真陽庵,后又名頭陀寺、靈應寺、蟾沙寺,原址在今泉州臺商投資區(qū)洛陽鎮(zhèn)西吟頭村庵邊。宋開禧年間(1205-1207年),道詢欲建庵時,就有民眾紛紛表示愿意獻田地給他,據(jù)嘉靖《惠安縣志》描述,道詢堅決辭謝并稱:“世間田有數(shù),今捐以與我,而以吾眾耕,是與汝爭食也。”道詢守律精嚴,不肯占用百姓的田地,堅持自力更生,圍海墾田,并挑地勢較高處建庵。但圍海墾田之初,并不如意,因為每每剛砌起石堆,就被海水給沖垮了。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六十五·方外》載稱:“(道詢)乃障白沙海壖田之,坌其高處為庵。其始障垾,為潮囓。道詢以扇揮之曰:‘海于天地間最大,不能尺寸相讓耶?’潮為之立退三尺。”該志書稱道詢氣得大聲斥喝海潮,沒想到真的管用,從而得以建成庵室。這樣的敘述當然是一種神話手筆。不過,聯(lián)系到道詢的威望,以及他不愿與民爭利的無私做法,也就不難理解志書編撰者為何要刻意神話其形象了。而事實上,道詢前后經(jīng)過數(shù)十年時間與海潮搏斗,靠著百折不撓的精神才最終筑成長堤,把海埭徹底圍成。直到淳祐五年(1245年),道詢才把真陽庵建造起來。這一切努力遠非像傳說中的那樣“怒懟潮水”耍耍嘴皮子就夠了的。

在洛陽鎮(zhèn)庵邊的鄰村吉貝村里尚有一座東塔,也叫瑤臺,據(jù)說原是白沙寺的附屬建筑物。這座八角形的塔由白石砌成,塔身上有三個瞭望窗口。塔分兩層,通高7米,有八角塔檐。上層作空心鼓形,開一拱門。整座塔形狀十分獨特,看起來就像一個僧帽,所以也有人叫它“帽塔”。據(jù)村民稱,與東塔相對的原來還有一座西塔,即春臺,規(guī)模稍小于東塔,可惜這座西塔已經(jīng)湮沒無跡了。但至少從兩塔間的距離(約為數(shù)百米),我們可以看出白沙寺古時的規(guī)模應該是較龐大的。

道詢的一生,有傳奇,有故事,更有輝煌的成就,而這一切實際都與他畢生不畏艱險、勇于奮斗是分不開的。他建造的一系列橋梁,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同時,既有利于當時交通的發(fā)展,又促進了商貿往來的交流,造福一方百姓。這樣的造橋傳奇,即使放諸于整個國家,也是絕無僅有的,更值得泉州人為之驕傲與自豪。(記者吳拏云 文/圖)

圖文來源:泉州網(wǎng)

這樣的名人

為何家鄉(xiāng)人民反而沒建博物館

或者豎立石雕人像呢

Hash:328c4a197b03ef42c7f9b253da43e329beb2adea

聲明:此文由 惠安潮生活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