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霧都重慶,磁器口古鎮(zhèn)尋蹤建文帝,還真給找著了!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遁出皇宮后削發(fā)為僧。當(dāng)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據(jù)說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后,就以皇帝真龍?zhí)熳釉?jīng)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zhèn)

磁器口旁有條河叫御臨河原名太洪江,《明史紀(jì)事本末》中講述,建文帝逃出南京后, 沿長江而上,一路東躲西藏,于公元1406年5月,逃至重慶江北太洪崗。取道進入太洪江,走到“沱灣”已疲憊不堪,見得此處峽谷深深,洶涌澎湃的河水從峽谷沖出,兩岸峭壁,樹木參天,是一處隱藏避難的好地方。此時,建文帝對復(fù)位之念抱以絕望,于是吩咐將士,把兵器棄于“沱灣”,由此更名為“箭沱灣”(箭沱村的來歷)。馬匹放于大山,由此得名“馬嶺坪”(今五寶鎮(zhèn)駐地)。見五堡大山有“五堡”環(huán)繞是“寶地”,令部分將士隱居于五堡山,后人便將“五堡場”改為“五寶場”,就是如今的五寶鎮(zhèn)。 故而有“西游重慶,東到天臺,轉(zhuǎn)入祥符,僑居西粵”的說法。故而建文帝可能逃亡到重慶,就有可能到達過太洪江,也就會有御臨河的傳說。

圖六護龍水是磁器口另一個傳說,建文帝朱允炆在磁器口避難時,勞累染疾,飲七歲男童尿,疾病不治而愈,后來才得以安全云游四海,故民間稱童子尿為護龍水,在磁器口還立有銅像。

圖九雕塑為相傳建文帝離開磁器口時的形象,在正面看時,是一位滿目憂患、凝神沉思的和尚;側(cè)面看時,卻是一風(fēng)骨絕佳、胸藏萬千兵馬的皇帝。所以,自建文帝后,文昌宮、寶輪寺香火漸旺,名聲大振,寶輪寺又更名為龍隱寺。

實地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Hash:4f701d0ec063168ce248c34829e76cda1f2c828f

聲明:此文由 老豬的碎碎念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