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古井知多少

連云港市古稱海州,境內(nèi)眾多名勝古跡,馳名中外。本文僅就著名古井,搜集有關歷史資料,整理簡述于此,以饗讀者。

匡衡井

(匡衡井)

海州區(qū)南城鎮(zhèn)南門外,西向7米處有一水井,即匡衡井,井水深4米,井口直徑1米,水盛質(zhì)佳。相傳西漢元年山東蘭陵人匡衡,幼年流落到我市云臺山地區(qū)。今南城右街和朝陽鎮(zhèn)劉巷村都留下他“鑿壁偷光”勤奮讀書的傳說。漢代當官,除門閥和戰(zhàn)功之外,還有“舉賢制”,經(jīng)東海人舉薦,匡衡到朝廷任職,官至丞相,領安東侯??锖鉃榛实鄢鲋\劃策,安邦定國,體撫天下百姓,深得民心,成為千古流芳的一代賢丞良相。南城百姓為了紀念他,將五花橋向南1里之路稱為“匡衡街”,南門外的水井取名為“匡衡井”。

糜竺井

三國時期云臺山南麓,有一關中村,有“糜竺院”,即三國時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妻糜夫人故里。據(jù)說劉備當年招親娶糜小姐即在此。據(jù)志書記載,關中村為漢糜竺、糜芳老家。糜竺字子仲,祖世貨殖,僮客萬人,是東海有名的大富。糜竺原為徐州陶謙別駕從事,陶謙逝后,糜俸陶遺命,迎劉備于小沛。建安六年,呂布乘劉備出征袁術,偷襲下邳,虜劉備妻子。劉備敗走廣陵西(今灌南新安鎮(zhèn)),糜竺迎劉備至朐。將妹嫁劉備作夫人,并獻上奴客二千及大量金銀貨幣,幫助劉備招兵買馬,劉備從而得以重振軍威。糜竺、糜芳兄弟二人亦隨劉備入川,劉備封糜竺為安漢將軍,糜竺死后葬于海州石棚山。今墓碑尚在,立在山上,碑文為“安漢將軍糜公之墓”。糜竺院內(nèi)有一口糜竺井,上勒楷書大字。井旁有“浣衣石”一墩,相傳為糜夫人浣衣之處。糜竺井水質(zhì)清冽,深不見底。

祥云

市開發(fā)區(qū)朝陽鎮(zhèn)劉巷村南,有一座坐南朝北的寺廟“祥云觀”,觀東有一小井,名曰祥云井。井內(nèi)有清泉一泓,水質(zhì)極佳,甘醇,大旱不竭。觀內(nèi)佛像在“大躍進”中盡毀,井也在1984年因修鐵路在此取土而夷為平地。

雙龍井

(雙龍井

位于海州老南門外,因井內(nèi)有兩個石雕龍頭而得名。雙龍井始筑于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井口呈枷字形,直徑2米,井深5米。井旁西南向有一塊光緒三年碑刻,上書“雙龍井”三字,字直徑50厘米。1986年在井口的四周增砌了1米高,直徑9米的井圍,以此來保護水井。當?shù)匕傩照f,雙龍井從未缺過水。過去曾是海州南一片居民飲用水之源。遇到旱年,連新浦的居民都來取水吃用。

甘露泉

位于孔望山龍洞庵院內(nèi),井水清冽甘甜,井旁有唐宋時期的古柏和糯米茶各一棵,夏季滿院的梔子花開,香氣襲人。

茯苓泉

北宋元佑年間(1086~1093)開山僧王香公在大伊山北嶺的山腰間,建筑石佛寺。據(jù)說當年為了解決寺院飲用水,方丈率眾僧在寺門外的開闊地掘井,發(fā)現(xiàn)地下有許多古柏根和塊狀的白茯苓。方丈說“此乃吾寺圣地,靈氣俱盛,產(chǎn)中藥茯苓也”。遂掘成深1米丈5尺、口徑2尺白石砌壁的水井井口加蓋,方丈為此井取名為“茯苓泉”。茯苓泉水呈乳白色,煮沸后毫無沉淀,泡茶飲用,茶香水甜。寺僧及附近鄉(xiāng)民皆用此泉。志書記載稱“古佛寺山門外茯苓泉,甘美益壽,有‘朐南第一泉之美譽’”。

金蟹泉

贛榆區(qū)贛馬鎮(zhèn)駐地,有一泉,傳說泉中有一只金色螃蟹,故稱為“金蟹泉”。清康熙四年(1709年)知縣李俊有把泉改為水井,水質(zhì)甘甜,百姓受益不少,群眾呼之為“李公泉”,并勒石作記。后年久干涸。民國8年(1919年)縣知事王佐良對此井進行整修,復名“金蟹泉”,并勒“金蟹泉碑”于井側(cè)。碑文由王佐良本人親撰,進士王思衍書丹。

百碌泉

位于贛榆區(qū)沙河鎮(zhèn)北門外,掘于清道光年間。井口呈方形,每邊長3.33米。井壁用圓柱形石砌成,每邊8塊,每層32塊,五層到頂,共160塊。每塊圓柱形石高65厘米,形似無梭碌磙,故名“百碌泉”。泉深3米,水質(zhì)甚佳。

據(jù)查,連云港市還有許多古井,如花果山的海清寺井、團員宮井、慈善龍泉神井、大村趙巷的烏龍井、當路村桔園處的三眼井、南城鎮(zhèn)城隍廟東北40米處的鳳鳴澗下的官井等。

——摘自《連云港史志》

Hash:88d602499e9ba3dd84a56732d47bf9ca536183b6

聲明:此文由 連云港史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