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地名溯源

中寧地名溯源

中寧歷史相當悠久,縣境最早設置的第一個縣級行政建制是西漢初期的眴卷縣。北魏時期設鳴沙縣,北周保定二年(562年)設會州,州治在鳴沙縣,這是中寧境內第一次設置州級行政建制。隋開皇十年(590年)設豐安縣,隋開皇十九年(599年)在鳴沙設環(huán)州,轄鳴沙等縣。唐武德二年(619年)置西會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豐安縣,貞觀六年(632)改置環(huán)州。唐咸亨三年(672年)鳴沙縣界內設安樂州,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在豐安縣置豐安軍,城址在今石空鎮(zhèn)。唐開元初,在鳴沙境內置東皋蘭州,安置鐵勒渾部。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樂州為威州,鳴沙縣屬之。

這一州縣頻繁更迭的局面到明代中衛(wèi)以后才放緩了腳步。悠久的歷史積淀留下了內容豐富、內涵深厚的州、縣、堡地名,主要有:

(一)州名

會州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設于鳴沙,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廢。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又設,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廢。

環(huán)州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設于鳴沙,取“大河環(huán)曲”之意,大業(yè)三年(公元635年)廢。

安樂州又名長樂州。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設于鳴沙縣界內,安置由青海遷來的吐谷渾部落。

威州 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靈州節(jié)度使朱叔明收復安樂州,改名威州。轄鳴沙、溫池二縣。

雄州唐于廢豐安軍城(今中寧石空鎮(zhèn)一帶)設置,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徒承天堡,五代中廢。

皋蘭州唐開元(公元713-741年)初設在鳴沙縣內,安置歸附于唐的鐵勒渾部。

鳴沙州元初置,屬寧夏府路。

(二)縣名

眴卷縣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前設(治所在中寧新堡鎮(zhèn)一帶)。取“不圓如眴瞪視”之意。東漢廢。

鳴沙縣西魏置。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置鳴沙鎮(zhèn)。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設縣,初屬環(huán)州,后屬靈武郡。唐代仍設縣。以“人馬行徑此沙,隨路有聲,異于余沙”而得名。

豐安縣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設(治所在今中寧石空鎮(zhèn)一帶),后廢。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又析回樂縣地置豐安縣,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并入回樂縣。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于豐安境內置豐安軍,屬朔方節(jié)度使。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以后,曾兩次移鳴沙縣治于豐安城。

(三)堡(城)名

張恩堡在牛首山西麓,距黃河1公里。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建堡。1967年,青銅峽水庫蓄水后淹沒。據(jù)傳,建堡時本地出過一位張姓將軍,人稱張軍門,有祖田48畝,筑為堡寨,供人居住。居人感其恩,號堡為張恩。民國年間,馬鴻逵主政寧夏后,欲人之恩馬而不恩張,改名彰恩。

永興堡勝金關之東,黃河北岸。明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建堡。清代黃河河道北移,堡城塌于河。未塌之轄地,為今余丁鄉(xiāng)永興村。

張義堡在黃河北岸,今張義溝東。明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建堡,設把總防守。清乾隆年間裁堡時,其地劃歸石空堡管轄,后塌于河。

鐵桶堡在黃河北岸,自治區(qū)屬國營渠口農場場部之南。明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開始筑堡,至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筑成。1967年青銅峽水庫蓄水后,居民搬遷,堡址平為農田。堡東有渡口稱老鼠嘴,是鳴沙古渡的北岸碼頭,也是北往寧夏,南通平、固、蘭、靖之要津。

寧安堡今寧安鎮(zhèn),為中寧縣城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寧安得名緣自北魏、隋、唐以來黃河水運、南北交通的開發(fā)。黃河南岸叫豐寧渡,北岸叫豐安渡,兩個碼頭人來車往,絡繹不絕,日趨繁忙興旺,至西夏這里已發(fā)展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水路要津。漸漸地,在豐寧渡附近出現(xiàn)了一個為來往商旅提供服務的城鎮(zhèn),人們用合成命名的方法,去其相同的首字,取其不同的末字,合二為一,一個新城鎮(zhèn)寧安就這樣出現(xiàn)了。明代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筑城時稱其為寧安堡。隨著寧安之名日興,豐寧和豐安逐漸從人們的口傳中淡化消失。

新堡位于縣城東南。新堡是新寧安堡的簡稱。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黃河洪水南侵,直逼寧安堡城,巡撫崔鵬奏朝廷準于南遷,于是在寧安堡東南1.5公里處筑新寧安堡,后因河道北移而兩堡并存。為了使兩堡名稱有所區(qū)別,方便民眾生活,人們稱原寧安堡為寧安堡,新筑成的寧安堡為新堡。沿用至今。

石空堡在黃河北岸、縣境西北部,因坐落于余丁鄉(xiāng)雙龍山南麓的石空石窟而得名。

棗園堡位于縣境東北部。因當?shù)厥a紅棗而得名。棗園的紅棗又稱金絲棗,以色艷、肉厚、味甜、核小而馳名。清中衛(wèi)知縣黃恩錫在《中衛(wèi)竹枝詞》中詠道:“親串相遺各用情,年年果實喜秋成。永康酒棗連瓶送,蒸棗棗園夙擅名?!?

恩和堡在縣城以東,明代萬歷年間筑城叫威武堡,俗稱四百戶,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中衛(wèi)知縣姚恪“以其地民性強悍”,好“抗糧”,從教育感化計,應知皇恩守法,改名恩和堡。

鳴沙城位于縣境中東部。鳴沙歷史悠久,自西魏(公元535—557年)至元代屢設州縣,西魏始設鳴沙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明代仍稱鳴沙州。明正統(tǒng)九年(公元1444年)重修鳴沙城。明末清初,由于黃河河道南移,鳴沙州城塌于黃河。據(jù)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其名稱的來歷是人馬行徑此沙,隨路有聲,異于余沙,謂之鳴沙。地名因沙鳴而來。后來,由于灌區(qū)擴大,沙丘逐漸減少,聲音也隨之消失了。

(四)其他地名

舟塔位于縣境西,因境內有明代所建寧舟寶塔而得名。塔何以叫做“寧舟”?民國時期有人根據(jù)民間傳說整理如下:“但云早世紀,此系北海濱。泛濫有洪水,人煙不見蹤,洪波涌寶塔,到此忽停寧。從是波濤息,自茲草木興。先民思其意,建寺以塔名,寺壁當舟壁,塔峰是桅峰?!敝鬯煲驅幹蹖毸妹?。

白馬今鄉(xiāng)級地名,位于縣境東北部。明清時稱白馬灘,因境內原有白馬寺而得名。

大戰(zhàn)場位于縣境西南天景山北部,清水河以南。相傳為北宋元豐四年,宋夏兩軍的交戰(zhàn)之地。清《中衛(wèi)縣志》有元豐戰(zhàn)跡的記載。群眾俗稱大戰(zhàn)場或戰(zhàn)場灘。

關帝位于縣城北部。黃河北岸,因境內舊有關帝廟而得名。

東華因境內原有清順治年間所建的東華寺而得名。

康灘位于縣城西北。原系黃河河道。明清時期,黃河中有個沙洲由康姓人家墾殖。那時沙洲在主河道以北,屬石空堡管轄。后來主河道北移,沙洲逐漸向南擴大,終于與南岸連成一片,形成今日康灘。

長灘位于縣城東北。長灘原是黃辛七灘中一個較大的河灘,因地形狹長故名。

長鳴位于縣城東北。因西鄰長灘、北接鳴沙而得名。

勝金關位于縣境西部與中衛(wèi)分界,距縣城隔河二十公里,海拔1284米。據(jù)《嘉靖寧夏新志》記載,勝金關系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始筑,明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重修。因其地處賀蘭山南麓,為賀蘭山西出蒙古的四條通道之一,傍山臨河,扼河西皋蘭交通咽喉,形勢十分險要,所以夸張地比喻勝過金徙、潼關,取名勝金關。

長山頭位于中寧縣城南約20公里處。清水河谷中間,有一道與清水河同一走向的山梁,名叫長山,長山的南端就叫長山頭。

煙筒山位于縣城東南部,距恩和鎮(zhèn)13.5公里。南北走向,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平均海拔1490米,主峰煙筒子海拔1725米。東面山勢平緩,西面較陡峭。山峰多而零亂,主峰煙筒子聳立于群山之中,形似煙筒,故名煙筒山。

Hash:f74f0f3f4af6b4d063874bee5b6a9bfc0958f072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中衛(wèi)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