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中心城區(qū)的這座千年古塔,你去過嗎?

在河套老城區(qū),有一座古塔,距今已經有將近一千年歷史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慈云塔

慈云塔毗鄰文廟,位于現(xiàn)在的厚德路小學內,是一座宋代高閣式磚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間(1023年)。原塔高42米,現(xiàn)塔高49.9米,六方形,是一座舍利塔。

慈云塔原為慈云寺的附屬建筑,故名“慈云塔”。據(jù)說慈云塔是北宋時期老城區(qū)唯一的高層建筑,登上慈云塔頂,可以俯瞰章水和貢水,成為當時虔城的一道盛景。

慈云塔是一座典型的宋代高層樓閣式磚塔。塔身外緣原有木構的飛檐回廊,現(xiàn)僅存回廊部分。塔身為青磚結構,平面為正六邊形,塔身為9層,各層之間用磚疊出檐,并用磚雕飾成梁柱和斗拱。塔頂部安放有蓮苞、鐵形塔剎。

塔周邊建筑木結構。

慈云塔毗鄰文廟和對門厚德路不遠的濂泉、夜話亭、光孝寺等古建筑,身后有南市街古巷,是個人文歷史聚集的地方。

清光緒23年(1906年),廊檐木板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留下孤塔一座。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將“慈云塔”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贛州市政府撥款對慈云塔進行了維修復原。

維修前的慈云塔老照片。

2004年工匠在對慈云塔第四層內壁進行修補時,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處暗龕,寬為55厘米、進深33厘米、高為117厘米。暗龕中有堆積不規(guī)則的彩繪塑像,從佛龕中清理出了一大批數(shù)量可觀的珍貴文物,其中有青瓷佛像、彩繪泥塑人物、木雕彩繪人物、紙本經文、絹本文書、紙質書畫等。

由于年代久遠,木質佛像多已開裂、糟朽,泥塑文物與陶瓷類、青銅類造像也多為殘塊、缺損,紙、絹類文物不僅滿布蟲蛀空洞與污垢,更是因腐朽碎裂成眾多小塊、甚至嚴重粉化。工匠們在盡可能不損壞文物原有藝術價值的情況下對文物進行了修復。

2004年維修慈云塔時發(fā)現(xiàn)的北宋初年絹本、紙本繪畫重現(xiàn)光彩。

其中,慈云寺舍利塔天宮一次性發(fā)現(xiàn)的30余幅北宋初年絹本、紙本繪畫均已修復完成。此次修復工作使紙質、木質、泥塑、陶瓷、青銅等各類殘損文物得到較好的保護,有60余件文物得以再現(xiàn),對北宋時期歷史文化及各類工藝技術、藝術的研究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白描佛像畫殘片上發(fā)現(xiàn)的“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和“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兩個準確年款為文物斷代提供了重要實證。此外,在寫經長卷中還發(fā)現(xiàn)了“大寶二年”(公元551年)字樣。

消息來源:客家

Hash:27aed0915ed5aa3625df218d8abcd3913441dda8

聲明:此文由 老家江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