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馬背上走出來的絲綢之路

四川是除西藏之外全國最大的藏族聚居區(qū)域。從地理位置上看,四川與西藏接壤,川藏線與青藏線是進藏的兩大通道。今天的川藏線被譽為“風景線”,有著川西高原獨有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而曾經(jīng)的茶馬古道也幾乎與之重疊,歷史以驚人的相似昭示著背后非偶然的因素。

茶馬古道的興起源于“茶馬互市"。在古代戰(zhàn)爭中,需要大量戰(zhàn)馬,而中原地區(qū)不產(chǎn)馬,馬匹主要產(chǎn)自西南、西北邊疆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的游牧民族,生活在高寒地帶,飲食習慣以牛羊肉奶制品為主,加之這些地區(qū)幾乎不產(chǎn)蔬菜,為消除油膩,補充維生素,他們發(fā)現(xiàn)了“茶”這種便于保存和儲藏的東西。正是這種相互需要,促成了“茶馬互市”的興起和持久延續(xù)。茶馬古道正是這樣一條源于物資運輸?shù)?a href='/tongdao/' target=_blank>通道,自唐宋時期興起,一直持續(xù)到清中期,歷經(jīng)了上千年的滄桑悠久。

茶馬古道有青藏、川藏、滇藏三條主線和川甘、甘青等多條支線。北宋熙寧年間,在四川設茶馬司,規(guī)定川茶只能用作換購戰(zhàn)馬,不得用作他途,于是四川當年每年約3000斤茶葉就被運到甘肅青海的茶馬市場,以換購西北地區(qū)的馬匹。然而宋王朝最終“關隘盡失”,西北邊貿受阻,轉而與西南邊境地區(qū)開展茶馬互市。青藏線,即傳統(tǒng)的唐蕃古道此時發(fā)揮了主要作用。到明代,川藏線開通,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官道。明政府在雅州(今雅安市)、碉門(今雅安天全縣)均設立了茶馬司,并建四所茶倉。明政府規(guī)定“將歲輸茶課乃輸?shù)镩T茶課司,余就地悉送新倉收貯,聽商交易及與西蕃市馬”。此時官方及民間同時開展著“茶馬互市",線路進一步明確,川藏線頓時興盛,并逐步取代青藏線。于是雅州就成了茶馬古道川藏線的起點,馬幫從這里出發(fā),翻山越嶺,在峽谷和叢林中艱難跋涉,經(jīng)過打箭爐(今康定)進入西藏昌都地區(qū),進而到達拉薩,并由此抵達尼泊爾、印度紅海地區(qū)。如果說滇藏線馬蹄踏出來的一道通道,那么川藏西線則是人力丈量出來的。川藏線穿越的川西、川北地區(qū),很多地方當年只有羊腸小道,車馬不得過,只靠人力背運。這些背夫有一個專有名詞“茶背子"。茶背子出生窮苦,他們三五人結伴而行,從雅安出發(fā),翻山越嶺抵達康定。往返一趟要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在一條蜿蜒崎嶇的山間小路上,茶背子們身背一兩百斤的茶包,穿著釘鞋,拄著楞棍,手持竹篾彎成的汗刮子,走幾步刮一下額頭的汗,甩出去的汗滴打在石子路上啪嗒作響,這汗滴聲與密林中偶爾的鳥鳴,相伴一路。

茶馬古道穿越了橫斷山區(qū)的滇、川、藏“大三角”區(qū)域,很多地方為雪山峽谷或深山密林,人煙稀少。茶背子們用最原始的方式,日復一日風餐露宿地奔走,將西藏的馬匹、毛皮、藥品等帶回內地,也將內地的茶葉、食鹽、生活用具運往藏區(qū)。他們不僅是這條通道上的貿易者,也是探險家。每一次出發(fā)都可能是訣別,每一步走出去都可能生死攸關。在茶馬古道的遺跡上,馬蹄踏出的凹痕,茶背子們歇腳的巖石,釘鞋走出的印跡至今仍清晰可見。正是這些不畏艱辛的馬幫和背夫,用雙腳走出了西南地區(qū)一條物質和文明交流、交融的通道。

茶馬古道是一條物資通道,同時也是一條文化通道。它不僅促進了物資的交換,同時帶動了川藏地區(qū)的文化交流。首先是促進了藏傳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傳播和繁榮。由于路途遙遠艱險,且時常遭遇惡劣天氣,民諺云:“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 七八九, 稍好走; 十冬臘,學狗爬。行路的艱難可見一斑。馬幫對安全的祈望成為路途中重要的精神內容。藏傳佛教“萬物皆有靈”的思想,以及對自然山川、河流、草木的崇拜,與馬幫的精神要求契合,也許當遭遇雨季塌方或雪天冰凍時,他們也會開始學著像藏民那樣祈求山神的庇佑;在某個夜晚休憩時,仰望高原星空,用篝火中的木炭,在寂寥的夜色中,在粗獷的崖壁上刻畫菩薩、神靈或者星月、山川。考古學家們在僅存的茶馬古道遺跡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多處石刻和巖畫,內容多是佛像和自然山河。馬幫,是穿行在茶馬古道上第一批藝術家。

Hash:53ae0cde1e88537a92022c6118a568f9c032bea6

聲明:此文由 四川人文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