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綸講堂|賈建威:汪世顯家族墓出土文物鑒賞

圖1 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主講“汪世顯家族墓出土文物鑒賞”

引言

國絲館“經(jīng)綸講堂”之“絲路歲月”系列講座第六場,邀請甘肅博物館館長賈建威帶來講座——“汪世顯家族墓出土文物鑒賞”。

汪氏家族是元代“隴西豪門”,是本次“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特展中的十三個人物故事之一。汪世顯為金朝與蒙古大將,他在金與西夏、蒙古、南宋征戰(zhàn)之際,戰(zhàn)功彪炳,一路擴(kuò)充軍力,最后投降蒙古,并隨蒙古征戰(zhàn),直到四川。明代時,他的后人投降明朝,整個家族稱霸隴西370年,共計(jì)14代。汪世顯家族墓是現(xiàn)存發(fā)現(xiàn)最集中,且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墓葬。

汪世顯家族的族屬目前眾說紛紜,有學(xué)者主張他是蒙古族汪古部,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他是藏族或漢族,目前尚未定論。我們藉由這次的經(jīng)綸講堂,一同認(rèn)識這位蒙古大將以及他的家族墓葬精品。

甘肅與絲綢之路

甘肅省地形狹長,東北鄰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祁連山,僅河西走廊一帶有綠洲,形成一條橫貫東西的通路。

漢代張騫通西域,開啟了官方的正式交流。到了宋元時代,海上絲綢之路開通,陸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才逐漸走入歷史。但在距今6000年前,絲綢之路尚未開通時,中原仰韶文化的“彩陶權(quán)杖頭”,已和埃及兩河流域文明有密切的關(guān)系。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游牧民族因?yàn)闅夂?、自然環(huán)境變化,開始往內(nèi)地遷徙,為中原文化增添了游牧民族的特色,例如甘肅省的齊家文化也為后來的中原青銅器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這是最早的大規(guī)模的文化交流。

因此,甘肅出土的文物大多反映著各個文明在此交匯碰撞融合的特征。汪世顯家族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瓷器、陶器、銅器、金銀器、絲織品與漆木器,是研究元代隴西地區(qū)歷史的珍貴史料。

汪世顯及其家族

根據(jù)《元史》記載,汪世顯字仲明,鞏昌鹽川人(今甘肅隴西),系出蒙古族汪古部,生于公元1195年,卒于1243年,享年49歲。汪世顯歷任金朝、元朝甘肅、四川等地軍政要職,家族勢力龐大,為名符其實(shí)的隴西豪門。

他在金朝時,以武功起家,在戰(zhàn)爭時不斷擴(kuò)充軍力,并拔擢為千夫長,官治鞏昌(甘肅隴西)。元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蒙古太子“窩闊端”兵臨鞏昌郡,汪世顯率軍投降蒙古,窩闊端賜其蒙古章服,并保留原官職。他協(xié)助蒙古國進(jìn)攻川陜、川西地區(qū),成功攻陷成都后,元朝賜其虎符,并派他統(tǒng)領(lǐng)秦州、鞏州等二十余處,但不久汪世顯病故。

汪世顯死后,元朝政府于中統(tǒng)三年(公元1262),論功追封他為“隴西公”,謚義武;延佑七年(公元1320),再追封他為“隴右王”。

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之孫蒙哥汗即位,汪世顯家族后代持續(xù)協(xié)助蒙古占領(lǐng)四川多處要地。蒙哥汗死后,發(fā)生了皇子汗位之爭,最后汪氏家族擁護(hù)的忽必烈得勝,他成為元世祖治軍的中流砥柱,元朝政府對汪氏家族進(jìn)行分封獎賞,家族成員多出仕陜西、四川軍事要職,先后有三人追封王位,汪世顯、汪德成封隴右王,汪惟正封安南王,另有四人追封隴西公、封侯、宰相等,有“三王十國公”之稱。

元代中后期時,軍戶制度瓦解,大量軍戶破產(chǎn)逃亡,汪世顯家族勢力被削弱,因此晚期紅巾軍起義時,汪氏家族已無力反抗。明代以后,汪氏家族開始走下坡,到明洪武年間,他們投降明朝,受到明太祖嘉獎,但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從13個汪氏家族墓墓志銘所述得知,從六盤山河西走廊吐蕃地區(qū)都由汪氏家族世居統(tǒng)領(lǐng),家族成員多達(dá)30多人被記錄于正史中,且死后大多葬在隴西。

隴西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常常劃地稱王,因此,元朝、明朝政府任用汪氏家族以制約各方力量,達(dá)到穩(wěn)定邊疆的目的。后人對于汪氏家族的評價為:“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因?yàn)樗麄儾?a href='/hezheng/' target=_blank>和政府作對,駐守邊疆,保衛(wèi)疆土,子孫也能延續(xù)下來。

有關(guān)汪世顯的族屬,有史書上記載他是蒙古族的汪古部,屬于突厥語系。成吉思汗的探馬赤(先鋒部隊(duì))中也有許多英勇善戰(zhàn)的汪古部士兵,因此許多人支持這個觀點(diǎn)。但是,元代將人們劃分為四個等級時,汪古部被列為第二等,并非蒙古人的第一等,表明汪古部的身份較低,不同于其他蒙古部族,但汪古部可能屬于金朝部族之首,所以位列第二。

遼金時代,汪古部的活動區(qū)域,主要在大青山以北,但也有一說是自唐以來,他們就聚在陰山一帶,目前尚未有定論。宗教信仰方面,有學(xué)者主張汪氏家族是信奉基督教的一支“聶斯托利派”,但是景教在唐代時流入中國,流行于元代和河西地區(qū),汪世顯家族也極有可能信奉景教,這些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確認(rèn)。

圖2 汪世顯家族世系表

圖3 汪世顯家族墓,汪惟正神道碑

圖4 汪世顯家族墓志拓片

圖5 汪世顯家族墓墓碑拓片

汪氏家族墓

元代的國祚較短,且經(jīng)年戰(zhàn)亂,留存的墓葬相當(dāng)少。汪氏家族自金代(公元1249年)至明代(公元1616年),在隴西地區(qū)共經(jīng)歷14代。考古學(xué)者在甘肅漳縣南方兩公里處的徐家坪發(fā)現(xiàn)了汪氏家族墓,面積200米乘以150米,共有270多座墓葬,自2011年起,考古學(xué)者已清理發(fā)掘了29座,出土各類文物735件,包含陶器200余件、瓷器60余件、漆木器140余件、銅器50余件,還有金器、玉器、絲織品等各類文物。

汪氏家族墓的墓葬形制基本上都是坐西向東,為磚結(jié)構(gòu)單室墓,墓室規(guī)模不大,排列方式是地位高者葬于南端,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同輩以橫向排列,兄長為縱向排列,這種大型墓葬在中國國內(nèi)相當(dāng)罕見。

汪氏家族墓與其他元代墓葬類似,出土了許多墓室磚雕,隨葬品比較豐富,也為同期墓葬所罕見,出土的墓志書法,蒼勁有力,對于研究元代政治、軍事、文化、經(jīng)濟(jì)等,都是很重要的史料。

圖6 汪世顯家族墓地理位置圖

圖7 汪氏家族墓全景圖之一

圖8 汪氏家族墓全景圖之二

圖9 汪氏家族墓疊澀攢尖頂墓剖面圖

圖10 汪氏家族墓拱頂墓剖面圖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主要文物

汪氏家族自金代至明代歷代為官,墓葬群出土的文物既有元代工藝之美,又有當(dāng)時外銷歐洲的精品。

一、瓷器

隴西位于絲綢之路要道,汪氏家族墓共出土瓷器60余件,有包含來自全國各地的青瓷、白瓷、青花、釉里紅等,器形有瓶、碟、盤、碗、高足碗、高足杯、執(zhí)壺等。

1. “復(fù)古殿冬”定窯刻花白釉洗

4號墓出土了兩件定窯瓷器,底部刻有“復(fù)古殿冬”四個字?!皬?fù)古殿”是皇帝休息的場所,學(xué)者認(rèn)為這款瓷器應(yīng)是南宋高宗時候所造,但它如何流傳到隴西,目前尚未有結(jié)論。

圖11 復(fù)古殿冬定窯刻花白釉洗,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12 復(fù)古殿冬定窯刻花白釉洗內(nèi)底

圖13 復(fù)古殿冬定窯刻花白釉洗底部

圖14 復(fù)古殿冬定窯刻花白釉洗,漳縣博物館

2. 蓮池鴛鴦紋青花瓷盤

汪氏家族墓和河西地區(qū)出土了一批青花瓷,反映了當(dāng)時外銷瓷器經(jīng)過河西往中亞傳播的路徑。21號墓出土的青花盤,高2.5厘米,口徑16厘米,碗口折沿,平底淺腹,上施白釉,底部未施釉,口沿邊緣飾有卷云紋,內(nèi)底飾有垂柳、蓮池鴛鴦等花卉。

圖15 蓮池鴛鴦紋青花瓷盤,漳縣博物館藏

圖16 蓮池鴛鴦紋青花瓷盤底部

3. 鈞窯碗

24號墓出土了兩件鈞窯碗,口徑17.5厘米,足徑5.5厘米,高6.7厘米,碗口為直口,口沿下有突棱一周,斜腹,小圈足,施天藍(lán)釉,口沿部施釉較薄,圈足及其周邊部分未施釉,露出紅色胎底。碗底圈足中心以墨書一個“稅”字,用途不明。

另外一件口徑18.7厘米,高8.3厘米,底徑5.6厘米,碗口微斂,弧壁深腹,小圈足,施天藍(lán)釉,圈足及外底部無釉,圈足內(nèi)碗底處有彩繪印跡。

圖17 “稅”字鈞窯碗,漳縣博物館藏

圖18 “稅”字鈞窯碗底部

圖19 彩繪鈞窯碗,定西市博物館

圖20 彩繪鈞窯碗底部

4. 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碗

3號墓出土了一件做工精細(xì)的青釉刻花蓮瓣紋碗。

圖21 龍泉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碗,甘肅省博物館藏

5. 官窯粉青釉多棱直頸瓶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兩件官窯粉青釉多棱直頸瓶,被視為汪氏家族墓最珍貴的兩件藏品,現(xiàn)在分別藏于甘肅省博物館與漳縣博物館。70年代,前故宮博物院瓷器研究專家耿寶昌先生在甘肅考察時,看到這兩件直頸瓶,鑒定它們出自南宋官窯。

圖22 官窯粉青釉多棱直頸瓶之一,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23 官窯粉青釉多棱直頸瓶之二,漳縣博物館藏

6. 釉里紅高足杯

釉里紅的燒制工藝相當(dāng)復(fù)雜,溫度火侯不易掌握,因此許多釉里紅顏色帶灰,21號墓出土的釉里紅高足杯釉色純正,器形完美。

圖24 釉里紅高足杯,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25 高足瓷杯,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26 青釉瓷匜,甘肅省博物館藏

二、陶器

汪氏家族墓共出土陶器200余件,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器形有罐、盒、盆、瓶、香爐、皈依罐、陶俑與其他生活用具等。

1. 陶俑

27號墓出土的陶俑,呈立姿,通高36厘米,座高6厘米,座長13厘米,座寬11.3厘米,長相為大頭小耳,左耳后墜雙環(huán)形發(fā)辮,左手上搭布巾,束腰帶,兩側(cè)垂荷包,上著黑色半袖衫,下著褐色長袍,腳穿長靴,足下有弧門形方座,外施彩繪。

另一件陶俑通高36厘米,座高6厘米,座長13厘米,座寬11.3厘米,呈立姿,雙臂端于胸前,著紅褐色長袖外套,黑色交領(lǐng)短袖開襟長袍,腰束細(xì)帶,正中飾有一帶扣,左右各戴一荷包,足穿黑色長靴,立于弧門形方座上,左手殘缺。

中國出土的元代陶俑總量非常稀少,汪氏家族墓出土的陶俑裝扮貌似侍者,十分具有元代陶俑的特色。

圖27 27號墓出土的陶俑之一,漳縣博物館藏

圖28 27號墓出土的陶俑之二,漳縣博物館藏

2. 灰陶盒

12號墓出土的灰陶盒,上蓋直徑15.5厘米,高5厘米,器身高7.8厘米,圈足直徑9.5厘米,蓋鈕為龜形,器身呈扁圓形,子母口,圓直腹,圈足。龜背飾有五角回紋,上蓋龜鈕四周、蓋緣、陶盒腹部及下腹部均飾有云雷紋(S紋)。

圖29 12號墓出土的灰陶盒,漳縣博物館藏

3. 灰陶盤

24號墓出土的灰陶盒子,口徑16厘米,足徑10.5厘米,高6厘米,方唇口,平底,圈足底,兩端有草葉形耳。

圖30 24號墓出土,灰陶盤,漳縣博物館藏

4. 灰陶爵

8號墓出土的灰陶爵,高17.8厘米,口長16.1厘米,底部有三足,上方有二柱,端頂飾有蓮蓬紋,腹部飾有二象頭,以及云雷紋、云氣紋。

圖31 8號墓出土的灰陶爵,甘肅省博物館藏

5. 灰陶方盒

8號墓出土的灰陶方盒,高24.9厘米,口徑12厘米,底徑10.7厘米,器形為四柱體,圈足底,頂蓋飾有龜鈕。

圖32 8號墓出土的灰陶方盒,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33 8號墓出土的灰陶方盒頂上龜鈕

6. 灰陶案

8號墓出土的灰陶案,高18厘米,長33.1厘米,寬27.1厘米,案面呈長方形,飾以畫紋框邊,四足底,器型完整。

圖34 8號墓出土的灰陶案,甘肅省博物館藏

27號墓出土的灰陶案,案面長37.8厘米,寬26.5厘米,高16.8厘米,案面呈長方形,無紋飾,四云頭馬蹄足。

圖35 27號墓出土的灰陶案之一

圖36 27號墓出土的灰陶案之二

21號墓出土的灰陶案,高16厘米,案面呈長方形,表面飾線刻紋,背面起筋與帳相連,花牙、帳為兩面,殘存一面,案足為云頭馬蹄外翻足。這些灰陶案,屬于炕桌,可以席地而坐或坐在炕上,符合蒙古人的習(xí)俗。

圖37 21號墓出土的灰陶案,漳縣博物館藏

7. 灰陶皈依罐

26號墓出土的灰陶皈依罐,是骨灰罐,從唐代開始出現(xiàn)此種器形,后來江西地區(qū)也出現(xiàn)了大量此種造型的永清瓷器。此件通高62厘米,口徑11厘米,上有寶珠頂蓋,罐體呈缽形,下托蓮花須彌座,罐體施朱色,現(xiàn)在絕大部分顏色已脫落,肩部及腹部均飾有聯(lián)珠附加堆紋。

圖38 26號墓出土的灰陶皈依罐,漳縣博物館藏

圖39 25號墓出土的灰陶玉壺春瓶,漳縣博物館藏

圖40 27號墓出土的黑陶甗與黑陶高頸瓶,漳縣博物館藏

三、絲織品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絲織品大小共計(jì)50余件,包含帽、衣、裙、衫、袍、襖、帶、褲、鞋等,還有荷包、口袋、手帕、枕頭等日用品。

1. 銘旌

1號墓出土了一件寫有“故考鎮(zhèn)國上將軍征西都元帥汪公靈柩”的銘旌,全長347厘米,寬55.5厘米,底部為黃色,上以白粉書寫文字。在河西地區(qū),從漢代以來一直都有以銘旌蓋棺的風(fēng)俗。

圖41 1號墓出土的銘旌,甘肅省博物館藏

2. 紗面竹胎鈸笠帽

4號墓出土的紗面竹胎鈸笠帽,以竹編而成,外層包裹紗布。帽高9.2厘米,口徑18厘米,底徑35厘米。帽子共有三層,內(nèi)層為茶色織物,中層以細(xì)竹篾編成,外層罩以黑色紗布,帽頂飾有質(zhì)地、形狀各異的珠玉一串共31粒,以及一綹黑色毛發(fā)。

圖42 4號墓出土的紗面竹胎鈸笠帽,甘肅省博物館藏

3. 罟罟冠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罟罟冠是元代已婚蒙古婦女的一種獨(dú)特冠制,內(nèi)層由竹編編成,外層裹上織物。

圖43 罟罟冠,內(nèi)蒙古博物院

4. 絲帶

22號墓出土一款絲帶,黃色紗制成,長48厘米,寬36厘米。絲帶上有七個飾物,從印痕觀察,為圓形與菱形交錯的裝飾,其中三個完整,四個殘缺。

圖44 22號墓出土的絲帶,漳縣博物館藏

圖45 絲帶細(xì)部

圖46 黃地寶相花織金錦抹胸,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47 妝花鳳戲牡丹紋綾夾衫,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48 對襟羅衫,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49 妝花云雁銜葦紋紗夾袍,甘肅省博物館藏

四、 漆木器

甘肅省氣候干燥,在河西一帶保留了大量的木器。汪氏家族墓中出土的木器、漆器、竹器共140多件,大部分為木制帽頂部、木串珠、木豆、木蠟臺、木盤等小件器物,較大的則有木衣架、木屋等。

1. 木屋

13號墓出土的木屋,是研究元代建筑的重要藏品。木屋長180.5厘米,寬55.7厘米,高74.8厘米,出土?xí)r,置于北棺蓋上,東西向順放,通脊高78厘米,地面至屋檐高61厘米,至普柏枋高52厘米,屋子為七間歇山頂,屋頂兩面坡度平緩,頂表以墨繪出寬條瓦楞,正脊上原有五個飾物,出土?xí)r已無存,角脊頭端作云頭形。

木屋的斗拱為單抄一下昂,計(jì)心造四鋪?zhàn)?,昂嘴作劈竹狀,耍頭為螞蚱頭。一跳華拱前伸出一個假昂,正背面各為11朵斗拱,四角有雙下昂轉(zhuǎn)角鋪?zhàn)鞲饕唬瑑缮矫嫦赂鳛橐欢?,共?8朵。

木屋的正、背面均有懸牙雕刻并彩繪二位立姿侍女,東門內(nèi)另插一木板,繪有垂帳,檐下端坐一老婦人,推測應(yīng)為墓主。

圖50 木屋,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51 彩繪老婦人

圖52 木屋細(xì)部

圖53 彩繪侍女

2. 雕漆木案

20號墓出土的漆雕木案,長70.2厘米,寬35.8厘米,殘高58厘米。案面采用漆雕工藝,刻有遒勁盤曲的兩條長龍首尾相向,其余部分密布折枝牡丹紋,木案的牙板部分也以折枝牡丹紋裝飾,整體紋飾繁而不亂。西北地區(qū)有大量類似的木器,例如天水雕漆器,學(xué)者分析應(yīng)該是由南方傳入。

圖54 20號墓出土的雕漆木案,漳縣博物館藏

圖55 雕漆木案細(xì)部之一

圖56 雕漆木案細(xì)部之二

圖57 雕漆木案細(xì)部之三

圖58 雕漆木案桌面拓片

3. 七子奩

26號墓出土的七子奩為一圓盒,口徑26厘米,通高22.5厘米,內(nèi)裝七個相同尺寸的小圓盒,外觀破損。

圖59 26號墓出土的七子奩,漳縣博物館藏

4. 漆器托

4號墓出土的漆器托,寬20.9厘米,高10.4厘米,口徑10.7厘米,底徑8厘米,外撇圈足,碗口微斂,碗中腰周圍有荷葉狀托,碗內(nèi)無底,托底有銘文,可放置杯子。

圖60 4號墓出土的漆器托,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61 4號墓出土的漆器托細(xì)部,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62 纏枝蓮紋淺褐妝花緞夾被,甘肅省博物館藏

五、銅器

元代的青銅器工藝并不發(fā)達(dá),汪氏家族墓出土的銅器共50余件,有鏡、瓶、盒、盆、盤、帶蓋爐燭臺、帽飾、簪等器類。

1. 銅鏡

13號墓出土的銅鏡,直徑16厘米,厚0.4厘米,素面,上有拱形鈕及絲帛殘跡,器型完整。

圖63 13號墓出土的銅鏡,甘肅省博物館藏

15號墓出土的銅器,直徑24.8厘米,背部有三個“品”字形鈕,盤面有鏈環(huán)相套及S形掛鉤,鈕旁有“金玉滿堂”四字銘文,背沿直起,器型完整。

圖64 15號墓出土的銅鏡,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65 元代銅鏡之一,漳縣博物館藏

圖66 元代銅鏡之二,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67 元代銅鏡之三,漳縣博物館藏

2. 銅爵

26號墓出土的銅爵,高19.2厘米,流尾間距18.3厘米,侈口造型,槽形流,尖葉形流尾,口沿有二菌頭柱,卵形底,外壁有一半環(huán)形耳及三道凸豎條,腹外壁飾有卷云紋兩周,三棱錐形三足。

圖68 26號墓出土的銅爵,漳縣博物館藏

13號墓出土的銅爵,高22.3厘米,長21.5厘米,寬10厘米,敞口,闊流,闊角,流側(cè)立高傘形柱,深腹向下漸收分,圜底,腹側(cè)有云形扁條耳,三長錐足外撇,器腹飾重環(huán)紋,以兩周乳釘紋為界。

圖69 13號墓出土的銅爵,漳縣博物館藏

3. 圓銅盤

13號墓出土的圓銅盤,直徑17.5厘米,高3厘米,圓形淺盞,器壁微向外斜,平底,帶有三支足。

圖70 13號墓出土的圓銅盤

圖71 銅爵,漳縣博物館藏

4. 青銅爐(帶蓋)

22號墓出土的青銅爐,通高22.7厘米,蓋高6.8厘米,耳高4.2厘米,器壁厚0.43厘米,爐口外徑14.3厘米,與蓋徑同寬,腹深12厘米。爐上有青銅質(zhì)帶蓋柱狀鈕,鈕周有六個蓮瓣紋,葉紋外有三周弦紋,侈口尖唇,爐身呈鼎形,直腹圜底,上有凹弦紋上下兩組,呈上三周、下四周排列,上腹部飾有方形雙耳,底有三獸足,足尖外撇。

圖72 青銅爐(帶蓋),漳縣博物館藏

六、金銀器

元代的金銀器器形體積較大,汪氏家族墓出土的金銀器共100多件,以各種首飾居多,包含簪子、發(fā)釵、耳墜,耳環(huán)、戒指等,還有部分生活用品,例如金盒、金鈕扣、金帶扣等。

1. 金簪

15號墓出土的金簪,長11.4厘米,外型呈U形,在彎曲部位(約3厘米長)飾有扭轉(zhuǎn)的鱗紋和云紋。

圖73 元代金簪,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74 金簪細(xì)部

2. 金釵

19號墓出土的金釵,寬1.5厘米,長14.5厘米,雙股造型,端部較寬,頂端飾以荷花紋,下接雙龍抱珠圖,以焊接工藝制作。

圖75 元代金釵,漳縣博物館藏

3. 桃形金飾

15號墓出土的兩件桃形金飾片,輪廓呈桃形,長2.5厘米,寬2.2厘米,飾片上方鏨刻花卉紋,邊緣有三個帶穿孔的突出部分,可做固定用。

圖76 元代桃形金飾片,甘肅省博物館藏

4. 金飾片

15號墓出土的9片金飾片,高2.1厘米,寬6.1厘米,呈長方形,金飾片四周有一圈聯(lián)珠,中間飾纏枝牡丹等花卉,均為模壓成型,且每片紋飾各異,四邊內(nèi)卷,應(yīng)曾用于包鑲玉器,作為腰帶或服飾的裝飾。金包玉的器物形制,在戰(zhàn)國時代就已出現(xiàn),后來通過絲綢之路,一路影響到隴西。

圖77 元代金飾片,甘肅省博物館藏

5. 帽飾

4號墓出土的帽飾呈圓柱形,長4.5厘米,直徑1.4厘米,兩側(cè)有兩穿孔,上方以細(xì)金絲編織成金花飾,中部為瓣梅圖案,上下為卷草紋。

圖78 元代帽飾,漳縣博物館藏

圖79 帽飾細(xì)部

6. 金冠頂

22號墓出土的金冠頂,高1.4厘米,對角長4厘米,正中為一圓珠,底部飾有珍珠紋一周,珍珠紋正中接有三個相連的圓環(huán),并有一個接近方形的開口,內(nèi)有珍珠一顆。四周各接四個相同的鏤空花蕾形裝飾,裝飾的底部、邊緣及球形頂部均飾以珍珠紋,每個裝飾上各嵌有綠松石兩顆。

圖80 元代金冠頂 ,漳縣博物館藏

圖81 元代金耳墜之一,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82 元代金耳墜之二,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83 元代金冥幣,甘肅省博物館藏

七、玉器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玉器共20余件,有帶鉤、帶板、帽飾等。

1. 獸首螭紋玉帶鉤

8號墓出土的獸首螭紋玉帶鉤,長12厘米,寬2.4厘米,高2.5厘米,帶鉤為琵琶肚,鉤頭雕成獸頭,作螭狀,螭身細(xì)長,呈彎曲爬行狀,頭部較扁,五官集中于頭前部,尾端細(xì)長。帶鉤背部有黃褐色圓形鈕,鈕柱上附有黃色絲質(zhì)編織帶,并用絲繩捆結(jié),絲繩已斷裂。

圖84 8號墓出土的元代獸首螭紋玉帶鉤,甘肅省博物館藏

圖85 獸首螭紋玉帶鉤細(xì)部

圖86 元代玉帶鉤,漳縣博物館藏

2. 鯉魚鬧蓮紋玉佩

19號墓出土的鯉魚鬧蓮紋玉佩,長6厘米,寬3.4厘米,厚0.3厘米,白玉材質(zhì),溫潤有光澤,整體為一長尾部上揚(yáng)、背負(fù)荷花的鯉魚形象。

圖87 元代鯉魚鬧蓮紋玉佩,漳縣博物館藏

4號墓出土一件白玉佩飾,長7厘米,寬5厘米,厚0.5厘米。

圖88 4號墓出土的元代白玉佩飾,漳縣博物館藏

3. 花卉紋玉帶飾

24號墓出土的8件花卉紋帽飾,為乳白色玉石質(zhì),采用透雕工藝制成。

圖89 24號墓出土的花卉紋玉帶飾,漳縣博物館藏

4. 玉飾片

20號墓出土的玉飾片,由15塊大小不等的長方形白玉片組成,長1.1厘米至5.5厘米,寬1厘米至3厘米,厚0.3厘米至1.2厘米,正面雕刻鶴、龜、云等圖案。

圖90 20號墓出土的元代玉飾片,漳縣博物館藏

5. 金鑲玉耳墜

20號墓出土的兩件金鑲玉耳墜,斷面0.15厘米,長12.5厘米,白玉透雕,有卷曲狀金線飾于其間,后有金質(zhì)柱形柄。此件外型雖然像耳墜,但學(xué)者從重量和大小分析,應(yīng)有其他用途。

圖91 20號墓出土的金鑲玉耳墜,漳縣博物館藏

圖92 金鑲玉耳墜細(xì)部

6. 海東青啄雁玉雕

3號墓出土的海東青啄雁玉雕,長7.85厘米,寬6.4厘米,厚1.3厘米。白玉材質(zhì),橢圓形,上有透雕春水圖,整體圖案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密布的荷花梗,上層主體紋樣為一展翅欲飛、拉長頸部、張口呼喚、藏于荷梗間的天鵝,圖案上方為一海冬青正向下俯沖,用尖喙啄食天鵝的翅膀。“海東青啄雁”的題材在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中經(jīng)常使用,因?yàn)樗麄兿矚g“以小勝大”的概念。

圖93 3號墓出土的元代海東青啄雁玉雕,漳縣博物館藏

7. 串玉珠金鐲

4號墓出土的兩件金玉質(zhì)串玉珠金鐲,直徑6厘米,呈條形環(huán)狀,每串以赤

金片及18粒彩色弧形玉珠串成。

圖94 4號墓出土的金玉質(zhì)串玉珠金鐲,漳縣博物館藏

八、其他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文物相當(dāng)多,除了瓷器、陶器、絲織品、金銀器、漆木器之外,還有墓磚、玻璃器、水晶琥珀飾件。

1. 蓮花形玻璃托盞

蓮花形玻璃托盞,為藍(lán)色玻璃制成,盞為七瓣蓮花造型,口徑8.9厘米,底徑3.4厘米,高4.9厘米,帶有餅形足。盞托口徑15.2厘米,高1.2厘米,為八瓣蓮瓣造型,底部為正八角形。學(xué)者分析,此件應(yīng)為外銷至歐洲的精品,后為汪氏家族擁有。

圖95 20號墓出土的元代蓮花形玻璃托盞,甘肅省博物館藏

2. 琥珀佩飾

3號墓出土的琥珀佩飾,寬5厘米,厚0.73厘米,長6.5厘米,材質(zhì)為半透明紅琥珀,圖案為透雕云龍紋。

圖96 3號墓出土的元代琥珀佩飾,漳縣博物館藏

3. 串珠

4號墓出土的串珠,珠徑1.2厘米,以16枚雕花橄欖核與14枚白色料珠串成。

圖97 4號墓出土的元代串珠,漳縣博物館藏

圖98 汪氏家族墓出土墓磚

圖99 汪氏家族墓出土墓磚細(xì)部

圖100 21號墓出土的元代刷子,漳縣博物館藏

圖101 刷子背面

結(jié)語

汪世顯家族墓的研究價值,第一,這是目前為止國內(nèi)最集中而完整的元代家族墓葬之一。因?yàn)樵嬖跁r間短,從1271年-1368年只有97年,又經(jīng)常處于戰(zhàn)亂之中,所以遺存較少。而汪氏家族墓墓區(qū)面積大,而且延續(xù)時間長,約建于蒙古乃馬真后癸卯年(1243 年),止于明萬歷丙辰年(1616 年),歷經(jīng)14代,三百七十多年。如此大型而排列有序的家族墓群為國內(nèi)罕見。第二,出土文物豐富精美,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漳縣文化館清理的18座墓中共出土隨葬物595件。甘肅省博物館清理的七座元墓,隨葬器物共181件,其中一級品就有21件,從級別即可看出這批文物的價值。國寶玻璃蓮花托盞是元代玻璃器中的典型器物。墓中所出的服裝及絲織物也很珍貴,既有典型的蒙古族服飾,也有漢族服飾。 13號墓出土?xí)r置于棺蓋上的一件木屋,長156厘米,寬31.5厘米,通脊高78厘米。屋為七間歇山頂,斗拱、耍頭、房檐、門窗都雕畫出來,南、北門內(nèi)還分別彩繪有侍女和女主人。這件木屋是典型的民居,生動地反映出墓主人當(dāng)時的生活狀況,是研究元代民居建筑的重要資料。

這座家族墓葬有明確紀(jì)年,有大量珍貴文物,有家史記載,墓主又是元、明時期的上層階級,對它的深入調(diào)查,可填補(bǔ)歷史記載汪古族的生活、歷史、活動范圍等的不足,對研究元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軍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目前還沒有引起大家廣泛重視,我們歡迎全國各地有興趣的專家,共同對汪世顯家族墓做深入的研究。(文稿整理:徐佳瑩)

Hash:df3b07580113c9e9a2914cca4070eafdc987bb72

聲明:此文由 中國絲綢博物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