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
山海關景區(qū),是國內的一處旅游景點。 山海關 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因其北倚 燕山 ,南連 渤海 ,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有“ 天下第一關 ”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山海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1961年,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將山海關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區(qū),“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等六大風景區(qū)對中外游客開放,聞名國內外。
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并有多種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西羅城等長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筑風格。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墻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筑。漫步在萬里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
山海關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長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寬五丈,深兩丈五尺的護城河圍繞其外。城墻外部以青磚包砌,內填夯土,高約十四米,寬七米。有城門四個,東稱“鎮(zhèn)東門”,西稱“迎恩門”,南稱“望洋門”,北稱“威遠門”。四門俱存,東門即為“天下第一關”,保存最為完整。城門臺上座有天下第一關城樓,實測城臺高十二米,城樓高十三點七米,樓東西寬十米零一,南北長十九米零七,樓分兩層,上覆灰瓦單檐歇山頂,樓上、下兩層,北、東、南三面開箭窗六十八個,平時關閉,用時開啟。西面屋檐的正中懸掛黑字白底巨幅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字跡蒼勁、雄渾,為明成化八年(1472年)進士蕭顯所書,現(xiàn)真跡藏于樓下,樓外所懸為1920年摹制品。
關城西門原亦有樓,與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規(guī)模相同。亦有匾額題字“祥靄榑?!?,系清乾隆九年(1744年)御書。因年久失修,早已殘破不堪,于一九五三年拆毀。關城南門樓的規(guī)模和東、西兩門樓相同。匾額題字“吉里普照”。明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因年久失修,亦破損嚴重。于一九五五年拆毀。北門上有門樓,啟六年(公元1627年)建,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員外郎邵可立、副將劉孔尹重建。建后城樓多次遭受火災,故廢棄未修。
山海關城四座城門的外部均有甕城,現(xiàn)僅存東門甕城,周長三百十八米,甕城門向南開,與第一關券門成直角形。甕城西面墻長八十五米,北墻長八十三米,東墻長七十二米,南墻長七十七米,城高十三米。甕城墻上寬度,西為十五米,東為九點七米。
Hash:be16b88952cce0cac0ba5b73c73bd4871ab5fb0c
聲明:此文由 星空中的石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