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了解東西魏時期的佛文化

毫光煥彩?耀滿一堂:思沃格伉儷藏佛像

時代跨度從南北朝至宋遼時期,長達700年,囊括佛、菩薩、弟子、力士、供養(yǎng)人以及道教老君等各種題材,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風貌,是公認的杰作,為中國早期佛教藝術和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佛像起源于印度。早在公元一世紀左右,佛像首先出現(xiàn)在印度的犍陀羅和秣菟羅地區(qū),并于東漢年間傳入中國。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佛教造像藝術蓬勃發(fā)展到鼎盛階段,滲透到皇室貴族、王公大臣及平民百姓等各個階層,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風格特色。佛像的表現(xiàn)形式大凡有石窟寺造像、壁畫、單體石造像及金銅佛像等,其中以金銅佛像遺存最少,所以尤顯珍貴。

東西魏時期的代表作

公元535年,北魏分裂為東魏(534-550年)和西魏(535-556年),形成了鄴城和長安兩個新的佛教中心。由于東、西魏存在時間較短,金銅佛像存世量極少,尤其是西魏紀年像更是鳳毛麟角。

西魏大統(tǒng)五年 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大統(tǒng)(535-551年)是西魏的第一個年號,也是唯一的一個年號,歷時16年余。之后二帝雖有帝號,但無年號。此尊釋迦牟尼佛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與愿印,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下附四足趺基座。面部清癯,五官俊秀,削肩,身體修長,手指纖細,褒衣帛帶,是典型的南朝士大夫的「秀骨清像」,與北魏晚期龍門石窟造像一脈相承,且愈加本土化、民族化。此像袈裟下端向外飄灑,層次分明,刀法硬朗,遒勁有力,具有西魏時期的風格特點。

東魏武定二年 鎏金銅蓮華手觀音立像

據(jù)銘文,造像者是河北曲陽縣人,從造像風格上亦不難看出,此像是制作于河北曲陽一帶。所用形制依然是承襲北魏遺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本土化,具有鮮明北方漢人的相貌特征。此外,蓮座和四方趺床光素,不見蓮瓣和花紋裝飾被省略,亦不刻畫供養(yǎng)人像,這是北魏后期以后的特征。

大統(tǒng)五年像和武定二年像均屬西魏和東魏建立東西魏初期的作品。這一時期的造像在承襲北魏后期造像本土化特點的同時,又分化出兩種不同的時代、地域風貌。二像作為西魏和東魏標準器,為研究西魏、東魏金銅佛造像史提供了判斷造像年代和產地的可靠證據(jù)。

Hash:23afff8efe4ffb75005570c8b8ebafaa42f062cf

聲明:此文由 游戲菌大神楠楠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