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家莊,和水塔一起眺望

小時候就有一個疑問:匡家莊村,怎么一個姓匡的也沒有?后來,有了村志才知道:明萬歷年間,匡姓在此立村,故取名匡家莊,后來陸續(xù)遷來了郭、許、王、張、高等姓,匡姓逐漸絕跡,村名沿用至今。

匡家莊村,有一個標志性建筑,那就是“匡家莊水塔”。水塔建于70年代,矗立在村東面,高30余米,說是水塔,在記憶中沒見它發(fā)揮水塔的作用,只是標志。村里流傳著一個說法:一出膠縣城,就能望見匡家莊水塔。這是用的夸張修辭方法,不過,在膠州的柏蘭后面,卻能隱約看見塔頂。

本村有個大地主叫張和殷,家大業(yè)大,每年麥收后,他家的麥秧垛很大,一出膠縣城就能看見?,F在暫不討論這是夸張還是寫實,說一說他的為人吧。上學的課本中,凡是提到地主,都是壞人,壓榨百姓,不干好事??申P于張和殷的故事,卻沒有負面,都是有正義感、敢于同村霸、地皮抗爭的一個人。

因為他有錢,所以,縣衙里面就有熟人。有人冒犯他,或者他看到強者欺負弱小者時,就會出面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就騎上大馬,奔赴縣衙,找人解決。

有一次,他去鄰村,發(fā)現街頭有一群人在賭博,他細心觀察后發(fā)現,開賭者有合伙,出老千詐騙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他便當場揭破,不料找來一頓暴打。他回家騎馬去縣衙,領人把這些聚眾賭博的全抓了去。

于是,便有了一下順口溜:

土地十三傾,

出身是監(jiān)生,

有人冒犯我,

拉馬就進城。

張和殷不光有正義感,還寬宏大量。他有一塊地,和柏蘭接壤,那時候的地剛開墾,不像現在有明顯的界限。柏蘭的地主很霸道,每年耕地時,都趕過來一尺左右,連續(xù)幾年,就越界不少了。張和殷忍了幾年后,有一年年關將近,他在馬尾巴上綁上一根一尺左右的木棍,讓馬尾翹起來,然后帶上禮物,騎上馬,來到柏蘭地主家拜年。一下馬,不說別的,就是拜年送禮,柏蘭地主看到馬尾,心知肚明,哪敢收禮?回家時,張和殷拆下小棍說,這根小棍,不知誰綁上干啥用的,很不得勁,便放在地主家門口,騎馬回來了。

第二年春耕時,柏蘭地主不僅退回到原來邊界,還往自己地里退了三尺,而張和殷也沒得寸進尺,也離邊界退了三尺,于是那里便有了一條田間小路。

這個故事是不是模仿安徽六尺巷的故事,不得而知。但這種互相忍讓的精神,被廣為傳頌……

來源:四口先生

Hash:d72b7eac74d850e7c48571eb8de7bbd5c7a10c1f

聲明:此文由 高密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