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獨特的天文現(xiàn)象畫像石

作者/栗元君

選自/《南陽民間漢畫集》

南陽漢畫像石中發(fā)現(xiàn)有天文星象圖像,這是全國獨有的現(xiàn)象。為什么南陽有天文星象畫像石,其他地區(qū)沒有呢?

楚漢是南陽天文學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人們對星象的觀測和認識取得了重大成就,已掌握了五大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認識到了形成日食、月食和太陽黑子等現(xiàn)象的原因。

目前,南陽區(qū)出土星象像石超百塊。這些圖像,有的是漢代天象觀測的真實記錄,有的是結(jié)合想象力豐富的神話傳說來象征漢代人對“天”的哲學理解的藝術品。這些融科學、現(xiàn)實、想象為一體的漢畫天文圖像,為我們研究漢代天文學提供了形象而直觀的文物資料,填補了《漢書》不能全面記載天文科技的遺憾,具有很高的天文學價值。如其中的日月合璧圖、三足烏圖、彗星圖等,分別顯示了當時的觀測和研究成果。四宮和二十八宿,已經(jīng)有了刻畫和表現(xiàn)。

南陽漢畫像石天文像石的形成與當時天文科學、楚文化思想和升仙觀念有緊密的關聯(lián)。

首先,是天文科學“渾天說”的確立。張衡(公元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石橋鎮(zhèn))人,漢族,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渾天說理論在南陽廣泛被人們接受和普及。

二是楚文化思想的影響。南陽漢畫像石,它繼承了楚國文化思想意識觀念.早在夏商周時期,楚國是天文學最發(fā)達的諸侯國,對五大行星就有科學的研究,并能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知指導農(nóng)事作業(yè)?!妒酚?楚世家》記載:“楚之先祖,……,重黎為帝嚳(ku)居火正,其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鄙瞎艜r期“火正”其職責是觀天學象授時歷,為當時農(nóng)耕服務。在夏商周至春秋戰(zhàn)國,楚對天文研究一直不斷,用不斷取得的成果,推動楚國天文學的發(fā)展?!妒酚?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記載,楚人甘德和石申合作撰寫《甘石星經(jīng)》,對五大行星運行特點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火星和進行有逆行現(xiàn)象。由于楚國天文學的的發(fā)展,到漢代漢畫像石出現(xiàn)天文像面是順理成章的。

三是,人們崇拜星辰觀念根深蒂固,就是追求升仙,升天成為明亮的星辰。在古代,人們總認為星象是人類的顯示,人星是對照的,地上有多少人,天上有多少星。人若死亡,星辰立即墜落。但都希望自己的星辰明亮,同日月一樣,永放光輝,人就要祈求升天成仙,原有星辰就不會墜落。誰都希望過世的人有一顆明亮的星辰,名照天空。

日月 北斗星圖 像石尺寸130x34cm,頂石。剔底豎紋襯底淺浮雕。

圖中左刻月(殘),中有蟾蜍;右刻陽烏,代表太陽;中刻星象,有七連星為北斗星,菱形四環(huán)星為御女宿,四連星宿。圖面龍云相繞。寓意是揭示自然天象。

晴朗的夏夜,南天的星空中,北斗星繞北極星轉(zhuǎn)動,一年四季不斷變化。

北斗曰七元主掌解厄延生,計七宮:第一天樞陽明貪狼星君,第二天璇陰精巨門星君,第三天璣真人祿存星君,第四天權玄明文曲星君,第五天衡丹元廉貞星君,第六闿陽北極武曲星君,第七瑤光天沖破軍星君。

日月合璧 陽烏 蒼龍星座 畢宿星座圖南陽市東關出土,漢代像石,蓋板石 。

畫像內(nèi)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為蒼龍星座,圖中刻一蒼龍,周圍繁星簇擁,云氣繚繞;第二為畢宿,內(nèi)刻玉兔;第三為陽烏,陽烏負載日輪;第四為日月合璧,陽烏背負的日輪之中刻一象征月亮的蟾蜍,表示日月重疊的日食。

牛郎織女圖漢代,像石尺寸153厘米x50厘米。

畫像右側(cè)可牛郎,既郎牽牛,三連星為牛郎星宿;圖左刻玉兔被七星環(huán)抱,七星環(huán)為月亮星宿;織女被四星環(huán)抱,四環(huán)星為織女星宿;中刻白虎,周圍六星為白虎星宿,其中三連星為衡石星。

漢畫中,夜空晴朗,群星閃爍,織女拱手跪坐,牛郎牽牛舉鞭,白虎張口奔走,玉兔安詳靜臥。

牛郎織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被部分人譽為中國文化中的神話愛情經(jīng)典。七夕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便是從牛郎織女的故事而來的。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陽城西的牛家莊有一個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伏牛山發(fā)現(xiàn)了一頭生病的老黃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成功將其領回家。后來在老牛的指點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個的衣服,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兩人相識,墜入愛河,后生育有龍鳳胎。但被王母娘娘發(fā)現(xiàn),織女被帶回天界。老牛告訴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出岸上就可以騰云駕霧。后來牛郎終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織女團聚,被王母娘娘頭上銀簪所變的銀河攔住去路。天上的喜鵲被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化作“鵲橋”,牛郎織女終于團聚。王母娘娘有些動容,后命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兩人才可在鵲橋相會。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兩個小孩放在扁擔中,上天與織女團聚,成為佳話。

嫦娥奔月 星象該漢畫像石2012年出土,尺寸長138厘米、寬49厘米、厚14厘米。蒲山石灰石質(zhì),墓頂石,豎紋襯底淺浮雕。出自南陽皇路店鎮(zhèn)。

畫面左方刻一月輪,其右刻一女子為嫦娥,人首龍軀,頭梳高髻,身著長襦,后拖曲尾,有雙臂,右手前拱攀月,左臂卷曲入腋,面向月輪成飛奔狀。漢初期的《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書)記載:“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p>

畫中散布八顆星宿并相連。

嫦娥奔月是我國十大神話故事之一,自古以來民間頌傳。古今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賦詩詠詞,抒展登云拜月夢想,以向往美好的未來。

Hash:eff7006f91e90ad63a512b5e7e48f5f7657f308f

聲明:此文由 文化影響力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