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隱于山間,卻千古留名!

隱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是指有才能、有學(xué)問、能夠做官而不去做并且具有較高的聲望人?!半[逸”者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把自己潛藏起來,與塵世隔離,被人們稱為“隱士”。

“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

小隱: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賴周圍的環(huán)境忘卻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

中隱: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龍臥虎之地。

大隱: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于朝廷之中,他們雖處于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

歷史上,對中國山水畫的產(chǎn)生、成熟與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畫家?guī)缀鯚o一不是隱士或中隱人士。

為何“隱”?

古代文人對于人生的獨特追求,要求他們并非都能為社會統(tǒng)治勢力所用,雖都有著“兼濟天下”的使命感和責(zé)任心,但在無法達成心愿的時候,“獨善其身”便成了他們的普遍追求,為了保持內(nèi)心純潔和高尚情操,這是他們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而“隱逸”,則成了最直接的方式。

何謂“真隱”?

真隱士尋求的是心靈的詩意式棲居,是人性的回歸,是對仕隱情結(jié)的一種解脫;假隱士的社會角色是官迷、財迷、名譽迷。安貧樂道,就是隱士高潔人格的最重要的特征。隱士從來都是貧困的,但其精神卻是富有的。有了做人的精神,你便有了做人的骨頭。隱逸并不代表不關(guān)心政治,它只是用另一種方式來造就自己完美的人格。

本文選錄歷代隱士書畫家精品力作,以饗書友!

田園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成就最高的偉大詩人,也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他的寫作主要以“田園詩”著稱,內(nèi)容新穎,筆調(diào)淳樸,在詩壇獨樹一幟,影響著后世詩歌的發(fā)展。陶淵明算是中國隱士中的典范了,然而他年青時有著極強烈入仕意識:“憶我少壯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千篇思遠(yuǎn)翥?!焙髞碛謱懗觥吧贂r壯且厲,撫劍獨行游”其隱居的確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這從他由二十九歲到三十九歲經(jīng)過幾次出仕與歸田的反復(fù)便是一個證明,他本愿“大濟于蒼生”,然而政治的黑暗、官場的污濁、人世的坎坷令他不得不痛苦地離開仕途,他常常在隱居與出仕之間產(chǎn)生矛盾。

陶淵明《擬古九首帖》拓本

“梅妻鶴子”——林逋(北宋)

林逋

林逋(967一1028),浙江大里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幼時刻苦好學(xué),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jié)廬孤山,終身不仕,未娶妻室,與梅花、仙鶴作伴,稱“梅妻鶴子”。常駕小舟遍游西湖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

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筆法瘦挺,結(jié)字尤峭勁,長豎都用懸針;長為詩,其語孤峭浹澹,自寫胸意,多奇句,而未嘗存稿,風(fēng)格澄澈淡遠(yuǎn),多寫西湖的優(yōu)美景色,反映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趣,更是以名句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留名千古。

三君帖,手札,冊,紙,行書,31.5x38.2cm。臺北故宮博物院

松扇五詩卷

《松扇五詩卷》,行書,紙本,每行字?jǐn)?shù)不一,共二百八十五字。

《松扇五詩卷》,此卷行書五言、七言詩共五首,分別為《松扇》、《孤山雪中》、《孤山松亭》、《送史》和《春日》。林逋卒于宋仁宗天圣六年(一零二八)。此作款署“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孤山北齋手書林逋記?!敝司碜饔谒稳首谔焓ピ辏ㄒ涣愣瑫r林逋年五十七歲。

真名士——倪瓚(元)

倪瓚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倪瓚自古是“逸品”的代表,他不隱也不仕,漂泊江湖,別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但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向往倪上人的出塵境界。倪瓚的詩造語自然秀拔,清雋淡雅,不雕琢,散文也一樣。他的繪畫理想,或者說人性的光芒,成為中華文人的精神彼岸。他的許多力作給后來的朋清繪畫以巨大的影響,成為元四大畫家之一。

倪瓚 山水 立軸 紙本

倪瓚 古木孤亭 墨色紙本

倪瓚 1372年 疏林淡靄圖

倪瓚 山水冊頁墨色紙本

倪瓚 小山竹樹 立軸

“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元)

黃公望

黃公望,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陸堅,又名靜堅,因過繼浙江永嘉黃氏,遂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一峰道人、大癡道人、井西老人和凈墅等。黃公望曾做過小吏,因受累入獄,出獄后隱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頗有成就,50歲后始畫山水,師法趙孟頫、董源、巨然、荊浩、關(guān)仝、李成等,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

黃公望的山水畫,很多創(chuàng)作于70歲以后,在富春江畔創(chuàng)作的《富春山居圖》,用水墨技法描繪中國南方富春江一帶的秋天景色。在構(gòu)思時,他跑遍了春江兩岸,用六、七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xiàn)出秀潤淡雅的風(fēng)貌,氣度不凡。他在創(chuàng)作風(fēng)格上主張學(xué)習(xí)前人,并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chuàng)作。

黃公望作品:《題富春山居圖》

梅花道人——吳鎮(zhèn)(元)

吳鎮(zhèn)

吳鎮(zhèn),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魏塘人。晚年亦號“梅沙彌”。早年與兄從毗陵柳天驥學(xué)習(xí)《易經(jīng)》,相傳他曾賣卜于魏塘。博學(xué)多才,為人孤潔清高。一生隱居不仕,所交多為文士或僧道,很少與達官顯貴來往。曾游歷杭州、吳興等地,晚居嘉興春波門外,隱居養(yǎng)拙,清貧潦倒終身。工詩文,擅畫山水、梅竹、樹石。山水師董巨,墨竹宗法文同,在元代畫壇上獨具風(fēng)貌,成就卓然,與黃公望、王蒙、倪瓚并稱元四家。其畫風(fēng)對明清山水畫的發(fā)展,有較大的影響。書法善草書,筆法古秀蒼勁,風(fēng)神瀟灑。

吳鎮(zhèn) 草書《心經(jīng)》

吳鎮(zhèn)《新涼圖》(張大千舊藏)

"鐵崖"——楊維禎(元)

楊維禎

楊維禎(1296~1370年),字廉夫,號鐵崖、東維子。元文學(xué)家、書法家。原籍浙江諸暨。少年時,其父筑樓于鐵崖山,聚書數(shù)萬卷。他終日勤讀,自號"鐵崖"。他的七古歌行,大多為詠史、擬史之作,好馳騁異想,運用奇辭,眩人耳目。其風(fēng)格縱橫奇詭,在明初有“文妖”之譏。但也不乏現(xiàn)實主義詩作,尤以《海鄉(xiāng)竹枝詞》為突出。又善行、草書法,風(fēng)格剛勁。于音樂造詣極深,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

楊維楨《草書題錢譜》冊(整體與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

楊維禎作品:《真鏡庵募緣疏》局部

楊維禎作品:《城南唱和詩冊》局部

神仙中人——陸居仁(元)

陸居仁

陸居仁,字宅之,號巢松翁,又號云松野褐,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元泰定三年(1326年)舉鄉(xiāng)試,隱居不仕,教授以終。作為詩文大家,楊維禎始終成為文人墨客的追蹤目標(biāo)。在他的周圍,聚集著眾多的高士名家,其中包括宋濂、李孝光、趙孟頫、倪瓚、黃公望、吳鎮(zhèn)、王蒙和高明等等,他們不僅宴飲游樂、山水唱和,而且作畫題詩、互贈序跋,在歷史上留下了文人相親的佳話。定居松江后,楊維禎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后的十二年。在此期間,他仍關(guān)注著動蕩的時政和人民的苦難。盡管生活困頓,“賴饋餉度日”,卻依然自得其樂,經(jīng)常參與當(dāng)?shù)氐那囇葑啵ⅰ叭¤F笛作長短弄,旁若無人”,似是神仙中人。

陸居仁作品:《跋鮮于詩贊紙本手卷》

隱士書家——張雨(元)

張雨

張雨,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名澤之,字伯雨,一字天雨,號句曲外史。年二十余棄家為道士,道名嗣真,道號貞居子。博學(xué)多聞,善談名理。詩文、書法、繪畫皆工,皇慶元年(1312),30歲登茅山江蘇句容縣句曲山),受《大洞經(jīng)》,豁然有悟,并從王壽衍真人入杭州開元宮。在杭州,張雨得以拜見回吳興為先人立碑的趙孟頫,并侍趙孟頫學(xué)書。次年,張雨又隨王真人入覲大都,以詩風(fēng)清麗名震京華,與在京的趙孟頫、楊載、虞集、范槨等友善,并拜在虞集門下。不久,張雨父卒,在回杭州守廬三年后,辭去杭州福真觀主持,隨茅山四十五代宗師劉大彬至茅山學(xué)道,曾主修《茅山志》。六十歲時他脫去道袍,埋葬冠劍,還其儒身,隱居杭州,時往來于三吳,與楊維楨、黃公望、倪瓚、俞和等文士交游酬唱。其中受楊維楨影響,思想與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貪圖“一刻春無價”,耽溺酒色,尋歡作樂,晚年的詩風(fēng)、書風(fēng)都有朝放縱、恣肆發(fā)展的傾向。存世書跡有《山居即事詩帖》、《登南峰詩》、《雜詩卷》等。

張雨作品:《題張彥輔畫詩卷》

趙孟頫之孫——王蒙(元)

王蒙,字叔明,一字叔銘,號香光居士、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王蒙是趙孟頫的外孫,趙孟頫的女婿王國器(德璉)之子。自幼受到外祖父趙孟頫、管道昇及母舅趙雍、趙奕等人的熏陶,詩文書畫皆有家傳。曾一度任官,后來棄官隱居于臨平(今浙江余杭)的黃鶴山。元朝滅亡后,王蒙山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廳事,與胡惟庸有交往,洪武十八年(1385)胡惟庸案發(fā)被捕,王蒙也受到牽連下獄,死于獄中。

王蒙博學(xué)強記,詩文書畫都有很好的功底。其繪畫主要師法五代董源、巨然的畫法,畫面構(gòu)圖繁復(fù)周密,縱逸多姿,筆墨繁密松秀,自成一家。他的畫從各種手法表現(xiàn)江南林木的蒼郁茂盛和濕潤感,是元代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山水畫大師,明清及近代畫家?guī)缀醵紝W(xué)過他的畫。與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同稱為“元四家”。

王蒙于書法造詣極深,一是家學(xué)所傳,二是天賦超人。他主攻山水,但他自小十分重視書與畫的關(guān)系,這是他刻苦攻書的潛在因素。流傳至今的書作,風(fēng)格大多似趙孟頫。倪瓚曾有詩贊其:“筆墨精妙王右軍,澄懷臥游宗少文。王侯絕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p>

王蒙 山水

王蒙作品:《夢梅花詩卷》

王蒙作品:《愛厚帖》

曠世奇才——陳繼儒(明)

陳繼儒

陳繼儒,明代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人。學(xué)識廣博,詩文、書法、繪畫均所擅長,對經(jīng)、史、諸子、術(shù)伎、稗官與釋、道等書,無不研習(xí),博聞強識;并喜愛戲曲、小說;所藏碑石、法帖、古畫 、印章、奇書甚豐,可謂說是全能樣樣精通。年二十九,隱居小昆山。著有《妮古錄》、《陳眉公全集》、《小窗幽記》。

陳繼儒作品:《張子房留侯贊軸》

朱衣道人——傅山(清)

傅山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yī)學(xué)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濁翁、石人等別名。曾為明諸生,明亡為道士,隱居土室養(yǎng)母??滴踔信e鴻博,屢辭不得免,至京,稱老病,不試而歸。崇禎年間曾以一介布衣,發(fā)動諸生數(shù)十人上書為山西提學(xué)袁氏訟冤,勇挫閹宦權(quán)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后,又與顧炎武等人秘密從事反清活動,并曾被捕。在獄中“抗詞不屈,絕食數(shù)日,幾死”??滴跄觊g,朝廷開設(shè)博學(xué)鴻詞科,傅山時已七十二歲,地方官逼其進京應(yīng)試,他稱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門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試,特封“中書舍人”放還,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出京時,送行者途為之塞,其性情志節(jié)可見一斑。

傅山通曉經(jīng)史、諸子、釋老之學(xué),著有《霜紅龕集》四十卷。長于書畫,精鑒賞,并開清代金石學(xué)之源。同時他又是一位醫(yī)術(shù)高明的醫(yī)學(xué)家,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創(chuàng)造精神的思想啟蒙先驅(qū)?!皩幾疚闱?,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钡乃囆g(shù)主張,三百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

傅山作品:《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

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清)

朱耷

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等。江西南昌人,為明朝皇族江寧獻王朱權(quán)的后裔,是第九世孫。明亡后,遭國毀家亡之難,心情悲憤,便裝啞扮傻,在門上貼個大啞字,不與人語。23歲削發(fā)為僧,取法名傳綮。由于長期積憂抑郁,遂患顛狂之疾,顛態(tài)百出。清代著名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名號之一。

朱耷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簡筆寫意花鳥畫,以獨特的面貌,開一代新風(fēng)。他的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fēng)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樸茂的風(fēng)格。

近人研究八大書法,追其師承淵源眾說紛紜。或曰宗二王、宗董其昌、宗王寵等等,終如尋其書畫師承,至今無一定論一樣。據(jù)王方宇先生考證,最初,八大山人受歐陽詢的影響很深,稍后學(xué)董其昌的行草,又轉(zhuǎn)入黃庭堅的夸張開闊等,多方探索,再追尋魏晉人書法的氣質(zhì),終于參用篆書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中鋒圓潤,又婉約多姿且厚重渾成,富有晉人氣度。

八大山人作品:《行草五言詩》扇面

八大山人作品:《行草斗方》

逸群公子——歸莊(清)

歸莊

歸莊(1613~1673),明末清初書畫家、文學(xué)家。一名祚明,字爾禮,又字玄恭,號恒軒,又自號歸藏、歸來乎、懸弓、園公、鏖鏊鉅山人、逸群公子等,昆山(今屬江蘇)人。系歸有光曾孫,歸昌世之子。十四歲時補諸生,博涉群書,善書,工畫墨竹,嗜酒,放浪不覊。與顧炎武齊名,時稱“歸奇顧怪”。終年六十歲。

《昆山新志》稱他工諸體書,壯年所作行草直追兩晉。

歸莊作品:《七絕題畫詩》

蓮身居士——金農(nóng)(清)

金農(nóng)

金農(nóng),杭州人,久居揚州,揚州八怪之一。號冬心先生、江湖聽雨翁、金牛湖詩老、老丁、古泉居士、竹泉、曲江外史、稽留山民、蓮身居士等。早年讀書于何焯家,并與丁敬相交。他嗜奇好學(xué),工于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并精于鑒別,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性好游歷,“足跡半天下”。乾隆元年(1735年)薦舉博學(xué)鴻詞落選,入京未試而返。后以賣畫長期居住揚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窮困而死,終身布衣,生活清苦。

他創(chuàng)造的“漆書”,橫畫寬厚,豎畫瘦削,渴筆時見,形同刷字,別具特色,至今仍有較大影響。

金農(nóng)作品:《楷書扇面》

清涼山人——龔賢(清)

龔賢:字半千、半畝、清涼山人等,祖籍江蘇昆山,流寓金陵南京),為清初著名山水畫家,“金陵八家”之首。他隱居在清涼山半畝園“栽花種竹,足不履市井”,每天早晨,他看見樹葉上的露珠,濕潤的樹林和中午的樹林不同。江南煙雨,六朝的氣息,夢幻一樣美麗的山巒,長江沿岸的淺灘疏林、孤帆遠(yuǎn)影,都成了他追求的美好的象征。龔賢的山水畫,特淡遠(yuǎn)蒼秀,如不食煙火人長嘯千仞之岡,濯足于萬里之流;山林氤氳,草林華滋,氣韻生動。書法為畫名所掩,作品多興致所至,用筆變化豐富,氣勢奪人。

龔賢作品:《題山水冊頁》局部

梅壑散人——査士標(biāo)(清)

査士標(biāo),字二瞻,一號梅壑散人,懶老。安徽休寧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畫家,書法家和詩人。他是明諸生,入清便不應(yīng)舉,專心書畫。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跡皆有,遂精鑒賞,他的山水畫,筆墨疏簡,風(fēng)神嫩散,氣韻荒寒,晚年畫風(fēng)突變。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陽四家”(江韜、查士標(biāo)、孫逸、汪之瑞)之一。他的書法以行書、草書見長,書出米、董,上追顏真卿,頗得精要。時稱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筆俊逸豪放、神韻深邃。

査士標(biāo)作品:《行草書詩冊》局部

心觀道人——汪士慎(清)

汪士慎,字近人,號巢林,溪東外史等。排行第六,人稱“汪六先生”。嗜茶如命,號稱“汪茶仙”。安徽歙縣人。久居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工繪畫書法,金石篆刻,善隸。六十七歲時雙目失明,乃作狂草,自號“心觀道人”,金農(nóng)稱其“盲其目不盲其心”,清貧一生。行書《七古一章》為汪氏四十歲時書,清勁爽朗,生動有致,透出剛介自在之精神。

汪士慎作品:《隸書七言聯(lián)》

板橋道人——鄭燮(清)

鄭燮,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江蘇興化人中國清代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他創(chuàng)造的“六分半書”,篆隸楷行草雜糅,如“亂石鋪街”,別具特色。

鄭板橋作品:《行書金農(nóng)詩》

秋影庵主——黃易(清)

黃易,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樹谷子,監(jiān)生,官濟寧同知。嘗有聲幕府,以詩筒畫筆,與簿書迭進,不廢風(fēng)雅。工書,嫻熟隸法。隸書摹《校官碑額》,小隸有似《武梁祠題字》。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繪有《訪碑圖》,并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故隸法中參以鐘鼎,愈見古雅。撫印為丁敬高弟,有出藍之譽,與丁敬并稱“丁黃”,為“西泠八家”之一。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雋,以澹墨簡筆寫取神韻,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惲壽平。官濟寧時,一花片葉皆能于質(zhì)庫易錢。間作墨梅亦饒逸致。

黃易作品:《臨郭有道碑》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搜索關(guān)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壹號收藏

Hash:23e4896c50dcc524950355ce1495406ea86992e6

聲明:此文由 壹號收藏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