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一座黃土崗,歷史上有位皇帝曾在此“黃袍加身”
周太祖郭威在濮陽“黃袍加身”
劉平/文
(網絡配圖)
說到“黃袍加身”,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宋太祖趙匡胤和“陳橋兵變”。其實,“黃袍加身”并非趙匡胤的“專利”,在中國歷史上,這種現(xiàn)象一共出現(xiàn)過三次,而“原創(chuàng)”應是五代時期后周太祖郭威,其“黃袍加身”的地方就在今濮陽縣八里莊郭威崗。
在澶州被擁為皇帝
前不久,筆者陪同家人游西水坡,再次來到郭威崗。正值隆冬,冷颼颼的風呼呼地刮著。過了金堤河,往南行駛約兩公里,郭威崗遺址上,一座高大的人物雕像闖入筆者視線。不用問,一定是郭威。這是一處在原郭威崗遺址附近新辟的公園,占地十余畝。公園里草木凋零,蕭殺寂寥。公園中央的土臺上,郭威頭戴王冠,手握寶劍,威風凜凜,氣宇軒昂,令人肅然起敬。
佇立在郭威像前,思緒隨著凜冽的寒風回到了1067年前那個同樣寒冷的冬天。
后漢乾佑三年(公元950年)的冬天,天氣格外寒冷。臘八節(jié)剛過,北方重鎮(zhèn)鎮(zhèn)州傳來加急快報:“契丹犯境,速派援兵”。救兵如救火,抗擊遼軍的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到了實力派人物郭威的肩上。臘月十六,郭威調兵遣將,集結了數萬人馬,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fā)了。
臘月二十,郭威的大軍頂著刺骨的寒風,來到了距都城開封300多里外的澶州(今濮陽)境內。天擦黑時在澶州城南安營扎寨。一望無際的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隨著夜幕降臨,一種騷動的情緒在寒風中蔓延開來?!肮敾实邸钡南⒃谲娭星那膫鏖_了。這一夜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隔著千年時光,我們已無法知曉。第二天一大早,諸軍將士“集體請愿”,請郭威當皇帝,有人還撕下黃旗披在郭威身上,山呼萬歲,呼天震地。繼而打道回府,擁郭威南返開封。
起兵謀反有原因
“被迫”當了皇帝,恐怕沒幾個人會相信天上能掉下這么大一個“餡餅”。實際上,所謂的“黃袍加身”,很顯然只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罷了。
歷史資料顯示,郭威(公元904~954年),字文仲,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隆堯縣郭園村)人。原姓常,生父早逝,其母改嫁郭簡,故而改姓郭。郭簡曾為順州剌史,劉文恭攻破順州,郭簡被殺,不久生母又病故。年幼的郭威只得依潞州姨母韓氏為生,因郭威頸項上雕剌一只飛雀,人稱“郭雀兒”。18歲那年,郭威投奔潞州留守李繼韜,入伍為軍卒。因其勇武有力,豪爽義氣,深得李繼韜賞識。不久,后唐莊宗滅后梁,殺李繼韜,郭威又搖身變成了后唐軍。后晉代后唐,郭威又成后晉軍。后晉滅亡,郭威的身份又轉換為后漢軍,并累遷授權至樞密副使、檢校司徒。
后漢高祖劉知遠在位不到一年便“駕崩”了,臨終遺言:蘇逢吉、史弘肇、郭威等四人為顧命大臣,輔佐次子劉承佑登基。契丹人得知劉知遠已死的消息,時常發(fā)兵騷擾劫掠。劉承佑便派郭威鎮(zhèn)守鄴都(今安陽市北臨漳縣境內)防御契丹。
劉承佑因冊封一位妃嬪耿氏為皇后,遭到史弘肇、蘇逢吉等大臣的反對,短命的耿氏活活氣死了。隱帝劉承佑惱羞成怒,大開殺戒,史弘肇等幾位大臣的三族被誅。郭威在京城的親屬中,尚在幼年的兒子郭侗、郭信、侄子守筠、奉超、定哥,養(yǎng)子柴榮的長子宜哥,連同還未來得及取名的次子,妻子張氏、柴榮的妻子劉氏都在眨眼之間變成了刀下冤魂。
將后周都城設在汴京
郭威聞訊,痛不欲生。發(fā)誓:“此仇不報,世不為人”,遂在鄴城起兵造反。郭威一路殺來,勢如破竹。很快,大軍兵臨城下。劉承佑驚慌失措,魂飛魄散,慌忙派慕容彥超率兵出城迎戰(zhàn)。一場血戰(zhàn)幾乎全軍覆沒,僅剩十余騎逃走。郭威大軍攻進開封,糊涂蛋皇帝劉承佑死于亂刀之中。
郭威殺進開封后,并沒有急著稱帝。他請李太后臨朝,“早請示,晚匯報”,表面上一切大事小情都由太后做主,其實是以其名義任命自已的親信王峻任樞密使,王殷為侍衛(wèi)騎軍指揮使。接著又請?zhí)笾付▋?。李太后知道郭威的用意,不肯做主。因后漢高祖劉知遠幼子劉承勛體弱多病,而劉知遠又喜愛從帝劉崇之子劉斌,郭威便假意遣太師馮道迎其為帝。
一般認為,郭威、趙匡胤在都城外發(fā)動兵變,是因為在京城外集結了軍隊,再利用里應外合,兵變成功的機率會大一些。而選擇“黃袍加身”這種溫柔的方式,則是郭、趙二人臉皮比較薄的表現(xiàn),比起那種死不要臉的、赤裸裸的、簡單粗暴的搶奪似乎顯得“文明”了許多,在面子上也都不至于太尷尬,也更容易為各方所接受。
當然, “契丹犯境”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也沒人敢再提起。事已至此,李太后及文武大臣只有面對現(xiàn)實。宰相竇貞遂率領滿朝文武出迎參拜。李太后也只好下詔任命郭威為“監(jiān)國”。這時,被使臣迎奉為帝的武寧節(jié)度使劉斌已經行至宋州(今商丘),郭威派人前往“迎候”,廢劉斌為湘陰公,接著又密令除掉劉斌。郭威變家為國,竟成帝業(yè),史稱“澶州兵變”。郭威監(jiān)國不到一個月,見時機成熟,遂于公元951年正月丁卯日正式登基。因其自稱是周文王之弟虢叔的后裔,故定國號為大周,仍定都汴京(開封),改元“廣順”,史稱后周。
想把龍袍埋在濮陽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后周也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它很像隋之于唐。隋為唐奠定了走向輝煌的基礎,所以人們通??偸窍矚g把隋唐放在一起說。但與隋相比,后周的歷史被淹沒在了五代的混亂當中。所以,人們把中國重新走向統(tǒng)一的所有功績,一鼓腦地都算在了用同樣把戲“黃袍加身”的趙匡胤頭上。
周廣順三年(953年),郭威之妻董德妃去世,郭威深受打擊,不久又染上了風疾。幾個月后,病情加重,駕鶴西去,時年51歲,“瓦棺紙衣”葬于今河南新鄭郭店村后周皇陵。郭威正月里登基,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在皇位上僅坐了3年。晉王柴榮繼位,史稱后周世宗,追謚郭威為“太祖圣神恭肅文武孝皇帝”。
五代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時代,這個時代造就的第二位英雄,就是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的柴榮。柴榮為趙匡胤、也為那時的中國,幾乎鋪就了重新走向統(tǒng)一的陽關大道。他是一位志在四方,有能力收拾舊河山的“一代英主”,可惜39歲就離開了他7歲的兒子柴宗訓,命運只給了他6年駕馭這個混亂到極點的時代的時間,他的光榮與夢想卻留給了他的“拜把子”兄弟趙匡胤。
相傳,郭威臨終前把內侄兒柴榮(周世宗)、女婿張永德等一幫大臣叫到床前,囑咐他們,自已死后,要把自己的“龍袍”埋在濮陽。從哪兒穿上的,從哪兒脫下,免得別人惦記,看來郭威對濮陽還是有感情的。
歷史和現(xiàn)代,正史和野史,虛實交替,引人無限遐思。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散布在新鄭麥田和村野鄉(xiāng)間的后周皇陵,埋葬在滄桑歷史中的累累白骨,它們的故事,至今仍然在講述。而濮陽的郭威崗,雖然目前比較落寞,但它畢竟沒有被遺忘,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述說著郭威當年“黃袍加身”的故事。
看有深度的原創(chuàng)好文章
Hash:d7817a67adc27168e1a1f9ef62b722d4ae5fd2f0
聲明:此文由 濮陽說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