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漢三闕之一少室闕,尚能親眼見到的東漢建筑瑰寶
“出登封縣城西門,十里至邢家鋪。再西二里,有二石闕對峙田間,即漢少室廟石闕。其地位于少室山的東側(cè),距山麓尚有數(shù)里……”中國營造學社的劉敦楨給予少室闕的文字稀少,他在日記中間接說明了緣故:“其一切紋樣,與太室、啟母二闕類似,茲不贅?!?/p>
國寶少室闕
少室闕,第一批歷史保護建筑群國家級文物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鋪村西,距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約建于東漢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是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
建造與廢棄
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嵩山腳下的少室山廟和太室山廟同建造于漢武帝時。其后,少室闕營造者同時參與了啟母闕的構(gòu)筑。加上少室闕畫-像特點和闕銘風格與啟母闕大致相同,考古學者呂品認為“似可證明少室闕和啟母闕為同時建造,即在漢安帝延光二年前后”。
而少室山廟的廢棄,大概在明代的初年。金興定間(1217~1222年)山廟尚存。元代楊奐游歷中岳時,曾經(jīng)-踏至少室山廟并有詩賦為證:“路旁雙闕老,蔓草入荒祠;時見山家女,燒香乞蠶絲?!?/p>
少室闕舊圖其一
少室闕舊圖其二
石雕內(nèi)容豐富
少室闕與太室闕、啟母闕,構(gòu)成漢三闕,又稱東漢三闕,是登封市“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組成部分,是一種特殊的石雕藝術。
少室闕保存較為完整,東面兩闕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東闕通高3.37米,西闕通高3.75米,兩闕間距7.60米。闕身石塊上分別浮雕狐逐兔、賽馬、蹴鞠、獸斗、斗雞、馬戲、玄鳥生商、四靈圖、羽人圖、雙龍穿壁圖、車馬出行、雙獸爭食、羊頭、辟邪柏、鋪首銜環(huán)以及山水等圖案70余幅。
漢闕現(xiàn)存不少,以蜀中最為集中。這些是當時祠廟或墳墓前的神道闕,成對出現(xiàn)。石塊壘砌而成。漢闕不僅是漢代建筑的實物例證,上面的雕刻更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少室闕已被保護陳列
篆書銘文
嵩山三闕的性質(zhì)和形制都類似,可以以少室闕為例,舉一反三。在少室闕的西闕北面上部,刻有篆書題額“少室神道之闕“。由此可知這是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在西闕的南面刻有篆書銘文。
訓象圖畫面為象奴手執(zhí)帶鉤長桿馴象。嵩山漢三闕畫像并無“榜題”,判斷主題完全依據(jù)畫面內(nèi)容設定。
進謁圖高37厘米、寬53厘米。刻四人,皆戴進賢冠,身著長衣,左一人面右,右三人面左,持牘狀。
射鹿圖高38厘米,寬107厘米,二獵者一前一后,騎馬奔馳,追逐一鹿,前者回首發(fā)矢,后者引弓欲射。
少室闕的畫像及裝飾圖案是研究古代雕刻、美術史的珍貴資料,銘文更是早為歷代金石學家所珍重。另外,漢以前的建筑,既無實物存在,記載又多簡略,想弄清它的形象、結(jié)構(gòu)是很困難的。作為祠廟前的神道闕,在闕上不僅雕有奇禽異獸、人物故事,而且還雕刻出建筑的框架結(jié)構(gòu)及各個構(gòu)件的外形,這就為研究漢代建筑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例證。
歡迎轉(zhuǎn)發(fā)朋友圈,
其他平臺轉(zhuǎn)載需后臺留言授權。
Hash:562f2cbf7e8e59eec0f1c3d04cac0d5b88dfbb82
聲明:此文由 中式營造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