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最古老的公園,知道在哪么?
些年來
人們可以更方便地去家附近的公園散步
走在公園中,一步一景,讓人心情愉悅
北川河公園
湟水森林公園
轉了這么多公園
你知道西寧最古老的公園是哪個嗎?
歷史上,西寧因地處西北邊陲,地勢高寒,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活在周邊四鄉(xiāng)的普通老百姓終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為求得溫飽而操勞,不知“園林”為何物?
但在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西寧的這個地方修建了第一座公園...
以前的湟水河畔也是綠樹成蔭
香水園
香水園,因園內有著名的香水泉而命名。香水泉,西寧名泉,位于西寧北門外東側不遠處。十二世紀時,這里只是元西寧州衛(wèi)城外的荒郊野地,崖邊砂石縫中有兩處清泉流出,涓涓細流,匯集成池。池邊芳草如茵,楊柳似染,常有牧童驅犢光顧其地。明初修筑西寧城時,以崖為限砌墻,兩泉因緊靠城郭,每當風和日麗,這里有人三五成群,或席地猜拳,或壘石野炊,直至紅日西墜,方盡歡而散。
大約在明弘治年間,有人曾在此修建了香水寺,因香水寺一帶“泉水清香,寒冽且甘”,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西寧衛(wèi)監(jiān)收通判龍膺在此開發(fā)泉水,開辟為風景點,修建了亭臺樓閣,與香水寺連成一片,并給泉水起名為“蒙惠泉”。這是有史以來西寧修建供人們游覽消閑的園林公共設施的最早記載。
之后一百多年間,又經明末西寧戰(zhàn)亂,蒙惠泉風景點早已破敗不堪。清乾隆年間,國力鼎盛,百廢俱興,西寧道僉事楊應琚、西寧縣縣令陳铦在此“浚池構亭,名香水園”,人遂改稱其泉名為香水泉。自此之后,人們沿城墻根一帶,陸續(xù)建成老虎洞、四照塔、雷殿、八德庵、藥王閣、八卦亭等建筑物,遂成為西寧北門外一大景觀。
青海娛民大會場
青海娛民大會場,西寧舊時娛樂場地名,位于今省政府院內,時稱“小校場”的地方。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新省初建,百事待辦,1932年,時任青海省民政廳廳長的王玉堂倡議在小校場修建一處“青海省娛民大會場”,使老百姓有個節(jié)假日娛樂的地方。他計劃用三年時間,在這兒修建亭榭樓閣、運動器械,分別陳列一些出土文物、礦物標本,并圈養(yǎng)一些野生動物,“以資地方人士假日游覽?!睋?jù)已故西寧文史學者魏明章先生回憶,當時在小校場內設置了20多種運動器械,其中有平梯、穿梯、滑臺、浪橋、單杠、雙杠以及木馬等;后又向北擴展,在原演武廳東西一帶,分別建成房舍和一幢樓房,向全省各縣和文化名人征集珍稀動物、植物、礦物標本,書畫文物,以陳列其中,對外展出。經半年努力,又建成一些亭、臺、閣等,遍植一些樹木花卉。當時圈養(yǎng)的動物比較多,都是青海特有的,如鹿、豹、熊、猴、猞猁、狼等,還有一些珍稀猛禽、小鳥;展覽室還展出有一些珍貴文物,如新莽的權衡、金佛、銅佛、古代錢幣、陶器、古藏文典籍等數(shù)百種。建成后,當時就叫作“青海省娛民大會場”,它是我省博物館、動物園的最早雛形。
青海第一森林公園
青海森林公園,西寧舊時游覽公園名,即西寧北門外的香水園。清乾隆年間西寧道僉事楊應琚、西寧縣縣令陳铦在此“浚池構亭,名香水園”后,到同治、光緒年間,由于連年戰(zhàn)亂,香水園到處是一片破敗景象。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西寧縣縣令蕭承恩離任時又捐銀200兩,作為修園基金,一定程度上境況得到改觀。香水園門正對北門坡,北古城下渠穿園而過,園南墻高聳,崖坡依次建有老虎洞、四望亭、萬德巷、藥王閣等諸景點,其間以石階相連。登坡遠望,湟水蜿蜒,北山如畫,北郊風光,盡收眼底。尤其每年四月初八,人們紛紛出城踏青,這里熱鬧非凡。
1932年,改名為“青海省立第一森林公園”。
湟中公園
湟中公園,西寧舊時游覽場地名,位于西寧城東北角湟水岸邊。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湟水泛濫,在今五一橋一帶處淤出一塊新的河灘地,面積約二千余畝,因地處水邊,1936年,當時的青海省政府動用兵工在這兒種植花木,建造亭臺樓閣,開辟成為園林,供游人休憩游覽。因其南不遠的東關大街上建有湟中大廈,所以定名為“湟中公園”。解放后,經大規(guī)模改建,定名為“五一俱樂部”,后改為勞動公園。
麒麟公園,西寧公園名,位于西門外南川河西岸。南川河被稱作“麒麟河”,河西岸土坡下的一眼泉水也被人稱作“麒麟泉”。
1932年,當時的西寧縣有關部門在此移石填土,修建苗圃,栽植楊樹、垂柳、黑刺等苗木,之后又開挖水池,栽種花木,并陸陸續(xù)續(xù)修建了涼亭、樓閣和牌坊。經幾年的整修美化,“景色大增”,因地處當時西寧西郊外的麒麟河西岸,當時定名為“麒麟公園”。
1943年4月,由當時青海省臨時參議會秘書長姚鈞撰文、省政府教育廳秘書、我省近代著名書法家李德淵先生書丹,刻了《重修麒麟公園碑記》(此碑現(xiàn)藏于西寧文廟大成殿東側),立在公園內思源亭內。碑額正面刻有“飲水思源”四個榜書大字,碑陰為碑文。碑文介紹了西寧歷史、公園得名的來歷、公園建設的始末、公園設施及功用,及督工興建者的情況等。從“相度地勢,成麒麟閣五間,榭三楹,亭五處,清泉數(shù)十,潴為池塘者六。東筑石籠五道,西因高陌,假山佳木異卉,新篁青條,來自數(shù)百里外。闔境精華,成附郭之勝地”的碑文來看,可以想象出當年麒麟公園的盛況。
麒麟公園里垂柳覆岸,積泉成池,放養(yǎng)游魚,迅速成為市民休憩的最佳去處。解放后曾更名為“勝利公園”,從1981年起進行擴充改建,逐步形成了有一定規(guī)模的游覽場所,并一度改名為“兒童公園”。
人民公園,西寧解放后新建的第一處大型公園,園址選在湟水南岸的原劉家河灣村。
據(jù)史料記載,這里清初已形成由幾家劉姓農戶組成的村落,因臨近河灣之故,所以人們稱其為“劉家河灣”。劉家河灣因村小戶少,當局在行政管理中,把它和東面臨城的殷家莊劃在一起,統(tǒng)稱為“殷劉堡”。當年這里灘地開闊,臨河一帶多是濕地。左有湟水河逶迤,前有北川河洶涌,長楊垂柳,依次披拂,“田分萬井村高下,煙點三川樹縱橫”,坐岸邊,可遠眺西、北兩川風光,近觀土樓山塔影。由于這里地處近郊,二水交合,樹蔭蔥蘢,因而自古是城區(qū)市民夏日郊游的最佳去處。
解放后,人民政府決定籌建一處西寧公共游樂公園,劉家河灣因地近城區(qū),灘涂開闊,河邊沙柳茂密,長楊低柳,充斥其間,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加上村小戶少,搬遷容易,因而選定為園址。于是村民按照上級安排,遷往臨城其他村莊。
1959年公園開建,因地取景,初具規(guī)模, 總面積達到36公頃。1964年,按照公園擴建計劃,市上動員單位民眾在園內開挖人工湖。開挖的湖面面積近百畝,壘土成丘,形成湖心島。后經數(shù)次擴建,占地面積達40余公頃,分設花卉區(qū)、兒童游樂區(qū)、野生動物園(后遷往西山灣)、花卉盆景展覽館等。
這里綠樹成蔭、曲徑回廊、小橋流水、水閣相間,更有石牌坊矗立湖邊,八角亭掩映于綠樹叢中,鬧中取靜,使人流連忘返。迄今為止,人民公園加上東側近年新建的魯青公園,仍是西寧地區(qū)最大、人們最喜歡去的游覽娛樂地方。
來源:西寧晚報
Hash:91f7919a1c6251e4a92bba247eff4ea38c345124
聲明:此文由 大青海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