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③|從獨特的藏族民居中,探秘藏族民俗文化
藏族對于建房十分講究,禮俗繁多,從破土動工至新居落成喬遷,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極為重視,并有諸多講究和禁忌。整個建房過程中較大的儀式有七項,即:選址、奠基、筑墻、立柱、封頂、竣工和喬遷。這些極富民族特色的禮俗活動的意義在于祈求吉祥、驅邪避魔、希望房屋永固,這些儀式既是對神的供奉和敬畏,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選址儀式
藏族對房屋的選址擇基非常慎重,參與人主要是家庭成員、木匠師傅和“倉巴”。“倉巴”打卦卜算,以確定房屋的最佳方位和開工時間。房址一般選在向陽的山坡上,或者靠近水源的地方。對房址的選擇,也有一個說法:“若房后有水,如長矛直刺你的房,這種地基不好;房子也不能建在兩山之間,遠看房子像是含在閻王的獠牙里;房子不能建在離水太近的地方,即水害;房子前若只有一棵樹不好,不吉利,多樹則好;房子前有地下水滲出不好,被視為‘底兒漏’。此外房址東南西北的景觀也有講究?!闭?a href='/dizhi/' target=_blank>地址選好后,用羚羊角圈劃選址范圍,表示避邪鎮(zhèn)妖,宅基安詳?!皞}巴”誦經(jīng)做法事,煨桑敬神,拋散五谷,擇吉日開工,選址擇基儀式即結束。
2.奠基儀式
藏語稱“列郭弄”。這一天,工匠全部就位,開挖基槽及砌基石的親戚鄉(xiāng)鄰要到場。工匠師傅根據(jù)主人建房規(guī)模規(guī)劃房基,主人請“倉巴”在房基四角埋“薩乃崩巴”(地氣寶瓶),內(nèi)裝青稞、小麥等五谷和五彩綢緞,有條件的人家還要放一些金銀珠寶,以求房基永固。在住宅基地擺設“五谷斗”、置供品、煨桑祭祀土地神,向土地神和“魯神”贖地基為己用,祈求人畜安康,并請一位屬相合適父母雙全、家境富裕、五官端正的小男孩挖第一鍬土,然后在四角開挖基槽。
藏族民居建筑
3.筑墻儀式
這個儀式較為隆重,也是建房過程中投入人力最多、技術要求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墻體按房屋層高要求筑土夯實,直線上升,一直圓滿到頂。此時,房屋輪廓基本呈現(xiàn),標志著房屋建蓋成功了一半。筑墻這天晚上,主人家請全村人圍坐在一起,點燃篝火,歡慶跳舞(藏語叫降賽次拉),熱情招待參加筑墻工程的鄉(xiāng)親父老,向跳舞的男女老少獻哈達、送糖果、敬青稞酒,歡慶筑墻圓滿,贊歌宅院富地,祈求富壽安康。
當開始建造房屋時,人們要畫一幅形象可怕的巨型鬼臉或晦澀難懂的圖案,并把它們放在一個很遠而又十分醒目的地方。這可以使人不會過多地注意新房。據(jù)說這種辦法可以避免妒忌、過譽之言或責難,畫上這樣的圖案可以確保房屋堅固耐用,住在里面的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4.立柱上梁儀式
立柱,藏語叫“嘎棟龍”。立柱上梁那天,親戚鄉(xiāng)鄰到場。在立柱上梁前,主人將金銀碎末和少量珊瑚、馬瑙、綠松石等貴重物品裝人一個小袋中,置于中柱頂上的梁扣中心,象征房屋永固。在每一個立柱與橫梁結合部壓放五色綢緞,象征吉祥如意,并用氆氌將中柱包裹起來,獻上哈達。這一天,主人家要準備豐盛的飯菜酒食款待工匠,并向工匠饋贈錢物,以示酬謝,祈愿新居永固祥吉。
5.喬遷儀式
喬遷新居,藏語為“康堆教”。新房落成后,必須請“倉巴”卜算,擇一個喬遷吉日,吉日選定后主人通知親朋好友來新居過“康蘇”?!翱堤K”這天早晨,由家中或親朋好友中一位屬相為虎者在新房火塘中燒火,“倉巴”念誦祭神賜福經(jīng)文,家中長者點燃桑煅,并在新居房頂?shù)奈?a href='/jingdian/100380' target=_blank>北角和東北角上插五彩經(jīng)幡。此時,工匠師傅、親戚朋友、鄰里鄉(xiāng)親帶著禮物紛紛前來向主人祝賀新房落成,大家邊向天空撒糍粑邊喊“蘇、蘇、蘇”三聲,儀式便結束了。當日,主人準備豐盛的酒飯,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贊頌新居,主人向鄰里給予的寬容和親朋好友的支持表示感謝,向工匠師傅敬獻哈達、分送酬金和禮物,以表謝意。當夜幕降臨時,人們開始圍著新居跳起鍋莊舞,場面熱烈,氣氛隆重,通宵達旦。
新居建好以后,不能當年粉彩油漆,要請喇嘛來念佛經(jīng),把彩色谷粒撤到各個房間。隔年才可以彩飾裝新,不這么做則被視為不吉利。如果新建好的經(jīng)堂能夠請到高僧、活佛駐足、開光便更是吉祥如意了。
二、房屋的神圣空間藏族對火灶有神圣的敬畏之情,認為火塘中有灶神,絕不能褻瀆得罪灶神,否則會帶來災難。嚴禁跨越火灶,忌諱往火灶里吐痰,也忌諱在灶中燒骨頭、皮毛等物?;鹛烈3指蓛?,不能將不潔的東西放在火灶旁。坐在灶旁時,不得把腳擱在灶上,清掃垃圾不能將垃圾投入火灶內(nèi)燒,也禁忌直接在火灶上烤肉。外出時,需祈禱灶神以求護佑。在野外置放少許茶葉或事物于三塊灶石上,以示對灶神的祭奉。
藏族牧民家的佛龕
藏族民居內(nèi)設有佛龕,供奉神佛。禁止用印有經(jīng)文的紙擦拭或清潔其他東西,禁止把經(jīng)文和其他書籍放在常有人走或坐的地方以及其他不干凈的地方。
藏族民居中堂的正中有一根中柱,藏民視之為人與神之間的通道,因而,每天要繞著中柱念經(jīng),祈求天神賜福。藏式民居的柱子往往落在室內(nèi)中央的位置上,室內(nèi)的家具圍繞柱子布置。
藏族牧民家的煨桑爐
三、村寨的神圣空間藏族村寨寺廟是廣大僧眾供佛、誦經(jīng)和聚眾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是莊嚴神圣的宗教圣地。行人路過寺院門前或謁見活佛要行脫帽禮,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神山是供人朝拜的地方,特殊節(jié)日,藏民會圍繞神山行走。
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瑪尼堆,也稱“神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及其他各種吉祥圖案,藏語稱“朵幫”,意為壘起來的石頭。“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朵幫”和“鎮(zhèn)邪朵幫”。
瑪尼堆
藏族地區(qū),隨處可見掛在山頂山口、江畔河邊、道旁以及寺廟等各處的五彩經(jīng)幡,又叫風馬旗。村寨的周圍樹起一排排高大的經(jīng)幡,這些經(jīng)幡和屋檐、門窗上面懸掛的白色簾布帷幔協(xié)調成趣,風吹幡動,如波似浪,如云似絮,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別具特色。經(jīng)幡上面印有佛經(jīng)和鳥獸圖案,顏色或紅或白,一般掛在廣場、寺廟前的經(jīng)幡桿上。這些五彩繽紛的經(jīng)幡,其顏色都有固定的含意:藍幡象征天空,白幡象征白云,紅幡象征火焰,綠幡象征綠水,黃幡象征土地。經(jīng)幡從上到下的排列順序也是固定的,不能改變。
西藏林芝的風馬旗
四、藏族傳統(tǒng)民居的變遷西藏和平解放后,藏式民宅有了較大的變化。20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了磚木結構的建筑。西藏改革開放后,農(nóng)牧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居住條件顯著改善,建起了以新式磚木、水泥、鋁合金、玻璃為建材的住房,窗戶寬大明亮,室內(nèi)寬敞干凈。20世紀七八十年代,藏區(qū)發(fā)生地震,震后人們對傳統(tǒng)建筑在結構上、布局上都進行了改進,同時,在裝飾上也格外講究起來。改進后的民居,柱子直徑普遍加大,有些柱子需兩人合圍,給人一種穩(wěn)重之感。底層和二層的木柱連體,形成一個牢固的整體,以增強抗震能力。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后,加強了西藏與外界的聯(lián)系,傳統(tǒng)建筑更是吸收了一些外來建筑特色,更有利于人們的居住和生活。
民俗文化是人類文化中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只有發(fā)展的民族文化才能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保持下去。藏族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的獨特之處,應該讓更多的人去了解、熟悉它,并加以保護、傳承和發(fā)展。
(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期待下期)
Hash:7095a9b919f282b146dc2ecae996e694a288c9cc
聲明:此文由 中國民族建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