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 化 訪 古
淳化,是我的家鄉(xiāng)。
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淳化地坑窯》,介紹渭北高原上特有的居住形式。我總認為,那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種標志,是人類從穴居到地面居住過渡的一種標本??上ВF(xiàn)在那種窯基本上已被盡數(shù)毀沒了。
淳化縣的名稱,始于宋代。北宋淳化四年(993),太宗皇帝以其年號親賜縣名。淳化屬于山區(qū),但不是其他地方那種平地在下高山在上的狀貌,而是塬在上溝在下,與一般的平地與高山的海拔落差沒有太大差別,區(qū)別在于最高處是方圓數(shù)十里的平地,人就住在平地上,而深深的溝壑在平塬的下方。所謂溝壑縱橫,乃是黃土高原一種基本的地貌。沒有去過的人比較難理解和想象。淳化的土地也算肥沃,但與“北五縣”的其他地方一樣,因處高塬之上,缺少水源,這里的人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不像“南八縣”可以水澆地,所以過去糧食產(chǎn)量一直很低。但也因地形地勢的原因,種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我小的時候,“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的年代,全民上山植樹,我們同齡的初中甚至小學(xué)的學(xué)生(高中生當然更不用說了),一學(xué)期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扛著镢頭鐵锨在山上種樹。如今的淳化,是著名的蘋果之鄉(xiāng),紅富士蘋果曾經(jīng)評過全國第一名,果子個大味甜,遠銷海內(nèi)外。
言歸正傳,且說淳化的古跡,雖則不多,但也不少。比如我縣西的御泉,據(jù)說漢代時是專給皇帝供水的,所以漢代以來,那里的山泉以及地名一直叫御泉。經(jīng)現(xiàn)代科學(xué)化驗,泉水中含數(shù)十種微量元素,于是成了供給城里的“礦泉水”。再比如我等上學(xué)時經(jīng)常路過的崖壁上從不被人正眼看一眼的一個石窟,現(xiàn)在叫“金川灣石窟”,居然“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三階教刻經(jīng),是我國文明史上一宗珍貴遺產(chǎn),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為佛學(xué)的研究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最有名的古跡,則當屬甘泉宮遺址和鉤弋夫人墓了。于是,在一個天氣晴好的秋日,專程驅(qū)車前往探訪。
一、秦直道起點與甘泉宮遺址
甘泉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淳化縣城北邊的鐵王鎮(zhèn)涼武帝村,本是秦代所建林光宮,漢武帝時擴建為甘泉宮,北依甘泉山,因而得名。至于為什么村名叫“涼武帝村”(亦有稱“梁武帝村”的),查互聯(lián)網(wǎng),前幾年的解釋基本都是說,淳化人說話卷舌音,將漢武帝說成liáng武帝,故村名叫梁武帝村或稱涼武帝村。這一說法實在令人哭笑不得,本人便是土生土長的淳化人,實在想不出怎樣卷舌能將“漢”字卷成“l(fā)iáng”音。而時下網(wǎng)絡(luò)上的主要解釋大都是說因漢武帝在此納涼而稱“涼武帝”。這一解釋,或許接近原意。
行車至甘泉宮遺址,路旁西側(cè)為“秦直道起點”遺址,東側(cè)不遠處則為“漢甘泉宮”遺址。
就近,先看秦直道遺址。
話說,憑什么認定秦直道遺址位于此處?《史記·蒙恬列傳》云“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塹山堙谷,千八百里”。由此,學(xué)界認定甘泉宮這里是秦直道起點。
秦直道,是秦始皇時修建的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南起此處,北至今內(nèi)蒙古包頭市境內(nèi),穿越700多公里。據(jù)考證,其一般寬度為30米,最寬處達60米左右,可并排行駛10至12輛大卡車,是與秦長城并列的秦代重大軍事工程,客觀上也成為日后重要的民用道路。
遺址上,自然沒有什么古代的建筑物,今人立了一個高高的標志,上書“秦直道起點”。旁邊兩塊石碑,一介紹張騫出西域,一介紹王昭君出塞。不由得心生奇怪:難道這張騫和王昭君與這里也有關(guān)系?看其碑上介紹,“公元前139年,漢使張騫,奉武帝詔,行自長安甘泉帝苑,經(jīng)子午秦直道,前往西域”。似乎也見過有人寫史料記載武帝于甘泉宮送張騫出西域,一時找不到出自何處,姑信其說;而王昭君,此處碑上說“出塞之道,尤值憑吊”,似乎就是從此處出塞的。然而當代有學(xué)者考證,昭君出塞的路線,應(yīng)該是從漢都長安出發(fā),先過左馮翊(在長安東北),然后經(jīng)北地(今甘肅慶陽縣)、上郡(今陜西榆林縣)、西河(今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朔方(今鄂爾多斯市杭錦旗),而至五原(今內(nèi)蒙古包頭市),雖然也是走的秦直道,但要說從甘泉宮出發(fā)或是經(jīng)過了甘泉宮,似乎不太靠譜。然則,“出塞之道,尤值憑吊”,也有道理,“出塞之道”嘛,這個道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如今的秦直道遺址,有南北方向的很深的溝渠,據(jù)研究,這便是當年的秦直道,因黃土土質(zhì)的原因,當年人工修建的夯道和路面經(jīng)上千年的雨水浸刷,便自然下沉,于是形成了這種樣子。
看罷秦直道起點,再看甘泉宮遺址。
道旁的野草和葦子,搖蕩著歷史的塵埃:
據(jù)相關(guān)史料,甘泉宮所在,秦漢之前就不一般?!对涂たh志》卷一謂此地為“黃帝以來祭天圜丘處”,《史記》裴骃集解謂此地本“曰匈奴祭天處,秦奪其地”。
史載,漢武帝常于五月來此避暑,八月方才回都。當時,甘泉宮不僅是皇家避暑勝地,也是皇帝重要的辦公場所,其規(guī)模與重要性,僅次于長安的未央宮?!独ǖ刂尽份d:“宮周十九里,宮殿樓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宮皆有邸舍。”可以想見當時的規(guī)模與繁盛。
現(xiàn)在的甘泉宮遺址,就一般人(非考古工作者)的眼光來看,最顯眼的就是東西并列的兩座巨大的土丘。史載,漢武帝曾“筑通天臺于甘泉,去地百余丈,望云雨皆在其下,望見長安”。這或許就是通天臺的遺存。
環(huán)望四周,近處一片開闊、視域遼遠,而遠處則群山環(huán)繞,不愧為皇家之地,宜于活動,適于防衛(wèi)。
桑田滄海,兩千年過去了,“暗淡了刀光劍影,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如今的甘泉宮,除了留下兩座大土臺之外,還有石熊、石鼓各1件,散落在土臺旁邊。據(jù)稱這石熊是漢代的,而石鼓則是宋代的遺物。現(xiàn)在,石鼓淹沒在一片蕎麥田之中,而石熊則孤零零地散落在荒草之中,對著它們,我的腦海里莫名其妙地浮現(xiàn)出這樣兩句詞:“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甘泉宮是什么時候荒廢的,不得而知。到了唐代,官家的生活中,似乎不再有它的影子。昔讀盧照鄰《病梨樹賦》,有云:“癸酉之歲,余臥病於長安光德坊之官舍……于時天子避暑甘泉,邈亦徵詣行在。余獨臥病茲邑,闃寂無人,伏枕十旬,閉門三月?!北R照鄰因體弱多病,時常去找孫思邈醫(yī)治。而皇帝去“甘泉”避暑,孫思邈作為保健醫(yī)生隨行,剩下了孤單單的盧照鄰。本來身體就一直不好,心情抑郁,看到院子里的一棵梨樹也病了,不由得悲從中來,“有感於懷,賦之云爾”。對這“甘泉”二字,人們往往不甚了了。有學(xué)人專門做注,稱“甘泉:甘泉宮,唐代皇帝避暑之處”。然而唐代似無甘泉宮,查相關(guān)史料,這“癸酉之歲”乃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3年。是年,高宗避暑于麟游之九成宮,直至年底方還。雖然時人并不稱九成宮為甘泉宮,魏徵所撰《九成宮醴泉銘》也稱“漢之甘泉不能尚也”,有意與甘泉宮競勝,然而,這一年唐高宗在麟游之九成宮是事實,說明此盧照鄰筆下的“甘泉”并非今日淳化地界之甘泉宮,也說明唐人也有稱麟游之九成宮為甘泉宮的(因九成宮本因就因“醴泉”而出名)。
遺址四周,是農(nóng)民的田地。這個季節(jié),生長的大都是即將收獲的玉米,另有幾處蕎麥田。淳化人愛吃蕎面饸饹。這蕎面饸饹,還是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時正是蕎麥花開的季節(jié),綠葉配著碎碎的白花,煞是好看,讓人想到宋人王禹偁的詩句:“蕎麥花開白雪香”。
前多年,農(nóng)田里到處散落著瓦當殘片,有的還相對完整,對農(nóng)民耕作來說也是個障礙。近年來,有人又把這些東西當成了寶貝,于是地里的瓦當片也就少了。當?shù)氐呐笥阉土宋乙粔K他在田里撿的瓦當殘片,一“央”字還十分完整。
近一兩年,電視劇《羋月傳》風(fēng)靡一時。于是,網(wǎng)上一眾媒體紛紛報道“陜西公布甘泉宮考古成果,‘羋月’曾在此誘殺義渠王”。《后漢書?西羌傳》明確記載:“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然而,秦之甘泉宮就是漢之甘泉宮嗎?
二、鉤弋夫人墓
從甘泉宮向縣城方向南行不遠,便到了鉤弋夫人墓。
鉤弋夫人墓的具體地址,在淳化縣鐵王鎮(zhèn)大圪垯村。鉤弋夫人墓也被當?shù)厝朔Q為大圪垯。圪垯,是當?shù)厝艘环N形象的稱謂,拳頭大小的小土塊叫土圪垯,類似小山包樣的大土堆也叫圪垯。不過現(xiàn)在后者已不常用。當?shù)厝藢@種地面上凸起的巨大的土“圪垯”還有個稱呼叫“zh?ng子”。本人小時候未知其詳,老家村里也有兩個大“zh?ng子”。在“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的年月,舉全村之力,將其中一個挖得只剩了半邊,稱為“半個zh?ng子”。前不久忽然想通,這“zh?ng”不就是“?!泵??冢子者,陵墓也。
鉤弋夫人,是漢武帝的愛妃。史載,漢武帝出巡,途經(jīng)河間(今屬河北),見一股紫氣沖天而起。有善于望氣者稱此地有奇女子,武帝派人尋來。此女子兩手握拳,一般人打不開。武帝親自上前,用手一撫,該女子的雙拳便伸展開來,掌心還有一塊小玉鉤。于是武帝帶女子回宮,稱為拳夫人。后來,拳夫人居鉤弋宮,又被稱為鉤弋夫人。在漢武帝70歲的時候,鉤弋夫人懷胎十四月,為他誕下皇子劉弗陵。傳說上古堯帝亦是其母懷孕十四月而生,故“命其所生門曰堯母門”??磥?,這個深受武帝寵愛的鉤弋夫人,一生充滿了各種傳奇。
后來,太子被廢,其他幾個皇子也不當武帝意,唯獨這幼子弗陵,五六歲便“壯大多知”,漢武帝覺得很像他自己小的時候,常言此子“類我”,便絕意立為太子,并讓霍光等人為顧命大臣。而此時,漢武大帝又心頭一轉(zhuǎn),擔(dān)心“主少母壯”,怕孩兒他媽將來亂政,便要將隨他在甘泉宮中的鉤弋夫人處死。鉤弋夫人,這個才20多歲的女人,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在被帶走之前,回過頭來,滿含幽怨地看了一眼劉徹——這個她心愛也曾心愛她的男人。此刻,英明神武的漢武大帝心硬如鐵,揮了揮手說:“快走吧,你活不成了!”(褚補《史記?外戚世家》:“帝曰:‘趣行,女不得活!’”)這個可憐的女人,就這樣被弄死了。此時,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陰云密布,狂風(fēng)大作,天地間一片昏暗,老百姓心里都有一種莫名的悲哀,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后來,漢武帝和身邊的人有一段對話:
其后帝閑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
對于人們心里的疑問與不解,武帝說:你等愚笨的人,怎么可能理解得了我的決定,太子年幼,其母正在青壯年。像這種情況,往往會驕橫拔扈、淫亂自恣,沒有人能管得住。你們沒有聽說當年的呂后就是這樣嗎?
漢武帝為了他劉家的江山永固,處死了他心愛的女人。問題是,你劉徹憑什么就斷定你的女人在你死后會“驕蹇、淫亂自恣”?是猜度推測還是另有證據(jù)?如果是前者,推測以后的皇帝年幼,其母會驕橫霸道,倒是有可能,但也有可能這個太后是個賢良通達之人;而其“淫亂”,就是因為其“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嗎?如果是后者,想必當時的處境和身份,恐怕鉤弋夫人不會也不敢有“淫亂”之舉,否則小命早就沒了??傊@個充滿傳奇的女人,就這樣結(jié)束了她的一生。更可悲的是,漢武帝的這個做法,為后來有些朝代所效法,如北魏,皇子一旦被立為儲君,其生母必須被賜死,“子貴母死”成為定制。
在鉤弋夫人死后的第二年,武帝病逝,劉弗陵即皇帝位,年僅八歲,是為昭帝。于是,“追尊鉤弋婕妤為皇太后,發(fā)卒二萬人起云陵”。又派撥三千戶百姓居守云陵。
有傳說,鉤弋夫人死后,武帝哀憐,又懷疑她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派人挖開墓冢,結(jié)果棺材里空空如也,只有鉤弋夫人穿過的衣服和鞋子。又有傳說,昭帝即位后,改葬鉤弋夫人,“棺空無尸,獨絲履存焉?!?/p>
如今的鉤弋夫人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需要說明的是,現(xiàn)云陵前立有石碑,上刻介紹性文字,一起便曰:“鉤弋夫人,名趙婕妤?!边@是錯誤的,婕妤不是名字,而是職官,是嬪妃的一種名號。
*劉鋒燾,淳化縣官莊鎮(zhèn)人?,F(xiàn)為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兼任中國韻文學(xué)會常務(wù)理事、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辛棄疾李清照學(xué)會副會長、陜西三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
Hash:43b11165b398ba9cb88f4c2df025e36d7239b0e2
聲明:此文由 大美甘泉宮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