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連百度地圖都搜索不到的烈士陵園,就藏身我們鐘落潭!

在鐘落潭鎮(zhèn)竹料大道約中段的位置,坐落著一座烈士陵園,連百度地圖都搜索不到,卻已靜靜地在這里58年,這就是竹料三烈士陵園。

占地約300平方米的狹小墓園,修建于1959年,重修于1982年,是為紀念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文工團,深入鄉(xiāng)村發(fā)動群眾清匪反霸、支前建政而犧牲的莊鎏、張冰、鄭云三位烈士而建。

龍?zhí)潦录?/p>

1950年3月28日早上,莊鎏、張冰、鄭云以及李卓才4名同志到龍?zhí)链褰M織發(fā)動群眾,進行支前建政宣傳,卻遭遇了變故。4名同志遇到了盤踞在禺北廣從線的土匪“反共救國軍第十二縱隊”的頭子張鎮(zhèn)明(外號狗肚明),狗肚明組織了10多名土匪對他們進行襲擊,雙方展開血戰(zhàn)。由于寡不敵眾,莊鎏、鄭云兩人在槍戰(zhàn)中當場犧牲,張冰則受傷被俘,被毒打摧殘后結束了年輕生命。李卓才則因到小店香煙留在了后頭,最后得以逃生。血案發(fā)生后,文工團工作組派出八名隊員配合七名解放軍,前往龍?zhí)链逋吒G附近沙灘,尋找3位同志的尸體,最后在沙灘上陸續(xù)發(fā)現了張冰、莊鎏和鄭云的尸體,并將他們安葬在一起。

據記載,竹料三烈士陵園由竹料人民公社興建,分為前后建置,前為烈士亭,后為烈士碑。然而,前面的六角形琉璃瓦磚木結構烈士亭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后面高4米、寬1.4米的烈士紀念碑。碑的正中用一塊長形花崗石塊刻著“烈士永垂不朽”六個大字,側書“1959年4月1日”,碑的下面則安放著烈士遺骨,分別豎起莊鎏、張冰、鄭云三烈士墓碑。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陵園內的松柏蒼勁依然,

墓碑肅穆依舊。

每年清明時節(jié),各機關、團體、學校,都會組織群眾、團員、少先隊員到這里進行革命教育,敬獻花圈、懷念先烈。

1982年11月13日,原粵贛湘邊縱隊文工團成員50多人,由海南、韶關、中山、佛山、番禺、廣州匯集到竹料三烈士墓前,悼念他們犧牲32周年,并激發(fā)了悼念者題詩懷念。其中,一首為《烈士永生》,另一首是《悼烈士》。從每一篇詩詞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作者或激昂、或深沉,或同仇敵愾、或痛切心扉的感情,如今誦讀起來,仍然是讓人無比悲憤,又激勵人心。

《烈士永生》

吳貴驤

鄭重地投筆從戎,云霧重重向前沖。

張弓揮劍砍妖邪,冰天雪地勁石松。

莊前濺血喪敵膽,流芳百世是英雄。

永遠世人所稱頌,生固偉大死亦榮。

這首詩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吳貴驤對三烈士的無比敬重,極為用心地三烈士的名字融入詩中。前面六句的首個字,隱藏了烈士的名字,“鄭、云”、“張、冰”、“莊、流”,描述了當時烈士們英勇無畏的表現,表達了作者對三位烈士的崇高敬意,讓人感受到頑強不屈的民族之魂。最后一句,在莊重的緬懷中,讓今人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悼烈士》

何牧

南粵三十二年前,紅旗似火映碧天。

書生擲筆征腐惡,玉手揮戈殺聲喧。

革命豈分男與女,灑盡熱血譜新篇。

烈士忠魂永不滅,巍巍豐碑萬古存。

讀這首詩,令人鼓舞、催人奮進,讓心靈受到洗禮。作者何牧斟字酌句地描述烈士以年輕的生命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用生命寫下了不朽的贊歌,他們身上無不體現出祖國至上、信仰堅定、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崇高精神。一句“革命豈分男與女”,尤其突出了像張冰這樣才18歲的女戰(zhàn)士,劉胡蘭式的女英雄,是革命青年的榜樣,亦是時代的楷模。

文|張苑云

圖|源于網絡

編輯|方歡欣

(本文由“白云時事”原創(chuàng)發(fā)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Hash:5e88b88f15105debf9233f2cd97699d1d0bf12c2

聲明:此文由 白云融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