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義桐崗龔氏家譜來源

水有源流入五湖四海,樹有本生發(fā)萬樹千枝,人有祖衍綿省府邑州!

桐岡龔宗譜舊序(明嘉靖乙丑年歲冬十月)記載:

吾祖先愈公居閩邵武光澤牛田禮部尚書官封越國公。

桐岡三修譜序(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歲冬)記載:

“龍津南十余里依西山方麓曰桐岡我十六世祖(可能有誤,應是十三世祖)伯貞公于元季間由果田于斯贅宋氏因觀其山因觀其地枕山面河所稱秀氣?!?/p>

龔氏族類譜舊序(皇明隆慶二年歲次戊辰秋九月)記載:

“吾宗宋雍熙時有祖煥公戟溪徙高安之良港南嶺南莊蛇蝠岡之派世廣徙五邑之果田伯貞又自果田贅桐岡宋氏家生貴甫名甫英甫信甫而宏可乃名甫之子也?!?/p>

桐岡龔氏重修之譜(皇清乾隆十一年丙寅歲季冬月)記載:

“伯貞生有名甫名甫生有宏可宏可生有志周志周生有儼儀侃偁僖傑之六公今之名為七房者儼公之裔也名為八房者儀公之裔也名為十房者偁公之裔也名為十二房者傑公之裔也侃公為九房徙居于新建僖公為十一房徙居于南京貴甫后來自桐下徙居東州?!?/p>

本人最近拜讀了龔氏九修譜牒歷次譜序,略知桐岡龔氏源頭和歷史變遷。由于自己才學疏淺,水平有限,對譜序里的一些古典文言很難讀懂弄通,而且還有些字典中找不到的生癖字,所以難免出現(xiàn)誤解。

有關龔氏桐岡支追根溯源及歷史變遷,在查閱龔氏新舊各譜史料記載的前提下,本人作如下歸述:

龔氏起源在遠古時期為共工氏,至春秋單稱共氏,后周宣王太史籀以龍加共為龔,因此漢初才有了龔姓,龔遂就是漢初時期的渤海太守,自此以后百家姓中有龔而無共。

桐岡龔支派始祖名愈世(仕),稱一世祖,居福建省邵武府光澤縣牛田里,官至南唐太子太傅禮部尚書,皇帝封爵越國公。愈公生有五子十三孫,長子名朂字封候節(jié),幼子名順,進士,官銜判隆興節(jié)鎮(zhèn)(通判)在進賢縣做官,很受百姓擁戴和宋貞宗皇帝常識,他家室居南昌城南進賢之戟溪,順祖生槐、椿、杞三子,槐公生煥公,煥公由戟溪遷徙今高安良港,創(chuàng)建基業(yè),開煙發(fā)戶,分枝散葉。至十二世祖廣公(另一說是炳文公),從高安良港遷徙到安義縣果田,十三世祖伯貞公和宋氏觀桐下是個風景秀美的好地方,遂贅長埠桐下。

桐岡之地(即長埠桐下)北傍蜿蜒潦河,南倚西山群嶺,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山青水秀,人杰志靈。歷代諸公勤耕不輟,安居樂業(yè),人丁興旺,五谷豐登,繼往開來,桐崗文武賢能代代輩出,登龍榜、踏仕途者層出不窮,令世人睹目,國內外遐邇聞名。

伯貞(十三世)自安義果田遷徙到桐下后生有四子,長子貴甫,次子明甫,三子英甫,四子信甫。名甫生宏可,宏可生志周,志周生有儼、儀、侃、偁、僖、傑之六公,今之名為七房者即儼公之裔,今之名為八房者是儀公之裔,今之名為十房者為偁公之裔,今之名為十二房者謂傑公之裔,侃公為九房,后徙居于新建縣,僖公為十一房,后遠徙南京,貴甫后來自桐下徙居安義東州。十二房杰公生下廷器、廷爵、廷祿三個兒子(為21世公),廷器生下禮[字天秩]、禧[字天敘]、祜[字天眷]、禎 [字天挺] 、礽[字天摳]五子。

21世至40世字輩是:

延天維標元仲應懋原宏世緒猷遠肇家聲紹西漢

承前耀祖德詩書禮義長英才勤學起桂蘭必永昌

(南昌鑫隆來門窗 龔小軍)

Hash:8e9939ed60952cce834eabb17f906eac10d30905

聲明:此文由 南昌鑫隆來門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