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孔孟之鄉(xiāng)的姓氏(47)——柳姓

柳姓發(fā)源地:山東濟(jì)寧兗州 柳姓總體概述:

柳姓是中國人口排名第一百三十三位姓氏,尤在山東、兩湖地區(qū)較為注目。當(dāng)代柳姓人群大約占了全國人口的0.091%,總?cè)丝诖蠹s有114萬。

尋根溯源:

構(gòu)成漢族柳姓主要有兩大來源,姬姓和羋姓:

1、出自姬姓。春秋時魯孝公之裔展禽,字季,曾任魯國士師,食采于柳下,號柳下惠,其后以邑為氏?!傲隆惫实赜?說:一說在今河南濮陽東柳屯集,一說在今山東泰安新泰柳里,一說在山東平陰展家洼,一說在山東濟(jì)寧曲阜柳莊,一說在山東濟(jì)寧兗州故縣。五說中,目前公認(rèn)的研究結(jié)果是濟(jì)寧市兗州區(qū)故縣村為柳氏祖籍地——歷史上的柳下邑,其他或?yàn)椴ミw地。姬姓柳氏的歷史至少有2700多年。

《廣韻?有》記載:“柳,姓。出河?xùn)|。本自魯孝公子展孫,以王父字為氏。至展禽,食采于柳,因?yàn)槭稀t敒槌?,柳氏人入?楚為秦滅,乃遷晉之解縣。秦置河?xùn)|郡,故為河?xùn)|解縣人?!币蛩坝凶鴳巡粊y的美德,死后謚號為惠,因此史稱“柳下惠”?!?a href='/huainan/' target=_blank>淮南子》說展禽門前種有很多棵柳樹,由于他講究惠德而人稱之為“柳下惠”。柳下惠的子孫就以柳為姓了?!缎兆搿贰ⅰ妒献宓?四四五》亦有大致相同的記載:“柳氏出自姬姓,周公孫魯孝公子展,展孫無駭,亦以王父子字為展氏,至展禽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魯滅于楚,秦并天下,柳氏遂遷于河?xùn)|,河?xùn)|解,秦末有柳安,下惠裔孫也?!鄙綎|省濟(jì)寧市汶上縣《姬氏志》介紹說:“柳姓,系出展氏,魯孝公子夷伯孫無駭,子展獲,字季或禽,食邑柳下,后世以為氏。

2、出自羋姓。顓頊后裔季連得羋姓,其后熊通建楚國。楚懷王之孫心,號義帝,都于柳,其后代子孫以邑為氏,稱柳姓。因?yàn)榱d姓源于黃帝,所以此支柳姓也是黃帝后裔。羋姓柳氏的歷史至少有2300多年。

3、出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苗族、水族、彝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東鄉(xiāng)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柳下惠: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孫,西周初年,伯禽代父就封,為第一代魯公,下傳至春秋魯孝公時,生有一子叫展,展之孫無駭以王父字為氏,始姓展。無駭生子展禽,名獲,字禽或季,魯國大夫,曾掌管刑獄,食邑于柳下。據(jù)說他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于懷,至?xí)圆粸閬y。展禽死后,因其有坐懷不亂之美德,故謚曰“惠”,史稱“柳下惠”。(《淮南子》說展禽門前種有很多棵柳樹,由于他講究惠德而被人稱之為“柳下惠”)。孟子贊之為“圣之和”的圣賢君子,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為氏,稱柳氏。“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著名典故。這位被孟子贊譽(yù)為“圣之和”的圣賢君子,正是中國柳姓的始祖。

繁衍播遷: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東西部一帶。公元前256年,魯國被楚國所滅,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滅六國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漸在河?xùn)|(今山西境內(nèi)黃河以東地區(qū))形成名門望族。此后相當(dāng)長時期內(nèi),河?xùn)|一直是柳姓的發(fā)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許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xùn)|?!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份d,秦末,柳下惠的裔孫柳安始居河?xùn)|解(今山西運(yùn)城解州鎮(zhèn)),柳安之孫柳隗,西漢時任齊相,隗六世孫柳豐,任東漢光祿勛。豐之六世孫柳軌,任晉吏部尚書,其子柳景猷,為晉侍中。景猷之子純?nèi)螘x太常卿、平陽太守,景猷之孫恭任后魏河?xùn)|郡守。另有劉宋時武威將軍柳世隆,系河?xùn)|分支,其有五子,均為南朝顯官:長子柳悅,官中書郎,次子惔,官至尚書仆射,兄弟二人齊名,時有“柳氏二龍,可謂一日千里”之評語。三子惲,終官右將軍,四子澄,官至蜀郡太守,五子忱,官光祿大夫,五人皆曾領(lǐng)州牧。此支柳姓,榮耀顯赫之勢,可見一斑。

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廣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稱盛于南方,且分布極廣。唐代高宗總章年間,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有河南柳姓軍校隨同前往。另有柳公權(quán),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一代書法家,封河?xùn)|郡公,與其兄柳公綽(時任吏部尚書)、其侄柳仲郢并稱“一門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輝。

宋元明清時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蘇、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稱盛于南方的狀況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閩、粵之地的柳姓有入臺、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東、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柳姓人口列全國第一百三十位。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xùn)|郡:古代河?xùn)|郡有四:①指今整個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jì)市、聞喜縣一帶地區(qū)。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jì)蒲州鎮(zhèn))。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xùn)|縣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xùn)|縣,劃入蒲州。③唐朝時期有河?xùn)|道,又設(shè)河?xùn)|節(jié)度使,道治在蒲州,節(jié)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時期有河?xùn)|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nèi)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陜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xùn)|南路、河?xùn)|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qū)。明朝時期并河?xùn)|縣入蒲州。

2、堂號

和風(fēng)堂:柳姓以和風(fēng)為其堂號。“和風(fēng)”堂號典出春秋柳下惠。柳下惠為人溫和如春風(fēng),孟子稱他是“圣之和者也”。他為官任勞任怨,不因?yàn)槁毼坏投员?,和伯夷合稱“夷惠”。后人以此為堂號。

柳氏名人:

柳下惠,魯國大夫,曾掌管刑獄,食邑于柳下。據(jù)說他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同宿,恐其凍死,坐之于懷,至?xí)圆粸閬y。展禽死后,因其有坐懷不亂之美德,故謚曰“惠”,史稱“柳下惠”。

柳莊(生卒年待考),春秋時期衛(wèi)國人。著名衛(wèi)獻(xiàn)公之大夫。

柳惲(465—517),字文揚(yáng),南朝齊時詩人。河?xùn)|解(今山西運(yùn)城)人。在南齊官相國右司馬、太子洗馬,后入梁。好學(xué)。以詩名,善投壺、射箭、弈棋。入梁后,梁武帝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yōu)劣,為《棋品》三卷。惲為第二。又善彈琴,精醫(yī)術(shù)。

柳公權(quán),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擅長楷書,結(jié)體勁媚,法度謹(jǐn)嚴(yán)。世稱“顏筋柳骨”。所書碑刻,傳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剛經(jīng)》、《神策軍碑》。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河?xùn)|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稱柳河東。柳宗元是中唐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哲學(xué)家,與韓愈齊名,并稱“ 韓柳”,詩文皆工,尤擅長散文,峭拔矯健,寓意深刻。后人因其在文學(xué)上的卓越成就,故建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墓,以示紀(jì)念。傳世有《柳河?xùn)|集》,也稱《唐柳先生集》。

柳敬亭(1587~1670?) 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于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游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柳世隆(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著名南朝宋國大臣、武威將軍。好讀書,善彈琴,通術(shù)數(shù),著《黽經(jīng)秘要》。

柳元景(生卒年待考),字孝仁;河?xùn)|解縣人(今山西臨猗)。著名南北朝時期宋國名將。

柳亨(生卒年待考),字嘉禮。著名隋朝大臣。終檢校岐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幽州都督,謚曰恭。

柳彧(生卒年待考),字幼文,柳卓七世孫,柳仲禮之子。著名隋朝大臣。

柳沖沖(生卒年待考),唐朝初期人。著名姓氏學(xué)鼻祖。唐太宗命諸儒撰《氏族志》,柳沖沖在此期間撰有《大唐姓系錄》二百卷,并與柳芳合撰有《永泰譜》,指導(dǎo)柳璨撰有《韻略》等,從此開創(chuàng)了中國各姓氏研究和家譜創(chuàng)建之先河。

柳公綽(生卒年待考),字寬;京兆華原人。著名唐朝大臣。柳 澤:(生卒年待考),蒲州解人(今山西運(yùn)城解州鎮(zhèn))。著名唐朝政論家。哲學(xué)上,堅(jiān)持老子“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的觀點(diǎn);政治上,提出若干改革措施,極富進(jìn)取精神。

柳奭(生卒年待考),字子邵;蒲州解人(今山西運(yùn)城解州鎮(zhèn))。著名唐朝大臣。唐高宗宰相,累遷中書舍人,拜兵部侍郎,再遷中書侍郎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拜相,任中書侍郎,翌年改任中書令,兼修國史。永徽五年,晉升皇后的外孫女漸被疏遠(yuǎn),柳奭請辭被免,左遷吏部尚書。皇后廢,累貶愛州刺史。后以大逆罪被誅。

柳冕(生卒年待考),字敬叔;蒲州河?xùn)|人(今山西永濟(jì)),著名唐朝大臣。官御史中丞、福建觀察使等職,主張文章必須闡發(fā)“六經(jīng)”之道,為韓愈文論之先驅(qū)。

柳永(公元980~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又字景莊,排行第七,又叫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故稱柳屯田;祖籍河?xùn)|(今山西),后徙居福建崇安。著名北宋詞人。

柳開(公元947~1000年),原名肩愈,字紹先(一作紹元);后改名開,字仲涂,號東郊野夫、補(bǔ)亡先生;大名人(今河北大名),著名宋朝散文家。

柳貫(公元1270~1342年),字道傳,自號烏蜀山人;婺州浦江人(今浙江蘭溪橫溪鎮(zhèn)橫溪村七架屋祖宅)。著名元朝文學(xué)家。官至翰林待制。著有《柳待制文集》。

柳逢春(公元1587~1670待考),原名曹永昌,字葵宇,號敬亭;祖籍南通余西場,生于江蘇泰州。著名明末清初民間評話藝術(shù)家。

柳如是(公元1618~1664年),女,本姓楊,初名隱,后名愛,字影憐,婚后稱河?xùn)|君;吳江人(今江蘇蘇州,一說浙江嘉興)。著名清朝初期詩人、畫家。明末曾為江南名妓,后嫁與文學(xué)家錢廉益為妾。其善畫,白描花卉,雅秀絕倫,山水石竹,淡墨淋漓。又博覽群書,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詩》等。

柳遇(生卒年待考),吳縣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清朝畫家,工人物、樹石。

柳土育(生卒年待考),江寧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清朝畫家。其所繪山水遒逸蒼茫,亦工書,善詩。

柳詒徵(1880-1956)字翼謀,亦字希兆,號知非,晚年號劬堂。江蘇省鎮(zhèn)江丹徒人。17歲考中秀才,后就讀三江師范學(xué)堂。著名學(xué)者,歷史學(xué)家、古典文學(xué)家、圖書館學(xué)家、書法家。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xué)先驅(qū),中國文化學(xué)的奠基人,現(xiàn)代儒學(xué)宗師。1914年2月,應(yīng)聘為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國文、歷史教授;1925年北上,先后執(zhí)教于清華大學(xué)、北京女子大學(xué)和東北大學(xué)、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學(xué)(49年更名南京大學(xué))。并曾任南京圖書館館長、考試院委員、江蘇省參議員。以柳詒征為南雍雙柱之一的南京大學(xué),是現(xiàn)代儒學(xué)復(fù)興的策源地;以其為國學(xué)支柱的學(xué)衡派,成為后世新儒家的學(xué)術(shù)濫觴。

柳亞子,原名慰高,又名人權(quán)、棄疾,字安如,一字亞廬。江蘇吳江人。同盟會會員,主編《復(fù)報(bào)》第一至十一期。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冬與陳去病、高天梅創(chuàng)辦南社,被舉為主任。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總統(tǒng)府秘書。旋托病至上海,任《天鋒報(bào)》、《民聲報(bào)》、《太平洋報(bào)》主筆。民國2年起致力于新劇運(yùn)動,出版《春航集》和《子美集》。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活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委員等職。1958年逝世,終年71歲。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柳亞子詩詞選》,輯有《蘇曼殊全集》、《孫竹丹烈士遺集》等。

柳元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云南救國志愿軍總指揮。

柳際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第七十五軍軍長。

柳樹人(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前第二〇〇師第五九九團(tuán)團(tuán)長。

柳傳志,聯(lián)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聯(lián)想集團(tuán)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九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Hash:ca8dea195490b7d3d7665be11203a1ac884c737b

聲明:此文由 孔孟之鄉(xiā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