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平潭之一:老街上一座兩城隍,凝聚了中西融合與兩岸厚重文化
曾到過多次福建,一直想來看看平潭,卻又幾次錯過。終于,隨《喜上加喜》走進了她——剛下車,就接到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融媒體中心的邀請,于是,林主任、作家欣桐三人一起勾畫出圖說平潭行記。
三人行的第一站,就首選了平潭老街。深秋的平潭只有25°C,海風也是最舒適的,說話間就到了南街上的五福廟。作家美女和民俗專家賴民先生已在此等候我們,他們都是平潭的文化使者,賴先生說,平潭老街上獨特的“一廟兩城隍”聞名海峽兩岸。
來福建平潭島上,不得不去看看這條叫南街的老街,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特色建筑群落。這里是海壇水師的發(fā)源地,又是舊時文化的聚集地,見證了平潭的過往光景。如今,狹長的街道兩旁,紅色燈籠高掛,老人們沐著陽光三三兩兩在街邊閑聊。南街見證了平潭島的變遷,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賴先生說,自清代以來,平潭就是海防重地,平潭和臺灣之間實行戍防換班制度,每三年換班一次,歷時達200余年。當時,在兩地輪流駐防的將士,為能夠處處化險為夷,遂籌資將臺灣城隍像移奉海壇島,供奉于五福廟,祈求神靈保佑。走進五福廟,門首后有一把大算盤,原來這老街上景象繁華,街市林林總總,當時其繁華不亞于現在的北京王府井,平潭人就連端午節(jié)也要過上五天。久街市上,買賣人之間如果有遇到斤兩不足,就到這廟里輪短長,這把算盤即衡量了物質的重量質量,也權衡了人心虛實。廟內的建筑也十分突出,結構的簡約與裝飾的繁華體現了明清的建筑制式不同。
五福廟內最大的看點,是以其獨特的“一廟兩城隍”聞名海峽兩岸。在殿內,供奉著一尊一米左右的臺灣城隍像,和其后是一尊高約兩米的五?!岸汲勤颉薄?“一廟兩城隍”在國內十分罕見,這座歷經兩百余年風雨的廟宇,從側面見證了海壇“班兵換防”的歷史事跡,同時也相互促進了海峽兩岸民間文化的交流。
走出五福廟,南街上,石板路兩旁紅磚老厝如同滄桑的老人靜默在時光里。一條厚厚的青石板路在兩旁的紅磚騎樓間穿越,像是穿越在歷史的空間里。平潭的老街區(qū)地處城關西邊,由“轅門街”、“南街”、“北街”、“土地街”、“合掌街”等組成,老街上,大多都是老居民還有一些老行當、老商鋪,在一代代繁華之后依舊守候安靜淳樸的日子。
美女作家在她的書里曾記錄過這條厚重的歷史老街。賴先生說,曾經在清代的時候、到了民初時期,這里商賈林立,直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這條街就是平潭的行政政治文化的一個中心,也是經濟中心的一個縮影。
面前是一座古建筑,從高大而厚重的以石材為主要建筑制式上看,這是一座具有記載歷代歷史事件的標志性建筑——這座建筑也是平潭紅色地標奇襲中正堂。一座建筑見證了平潭的兩次解放,還見證了平潭的改革與發(fā)展…..
南街兩邊的建筑材料,使用的都是只有繁華商業(yè)街才用的紅磚。此外,南街上除具有中國自有的古典式建筑外,還有洋氣十足的建筑。
這里還有提一句,在老建筑的斜對面,還有一座基督教堂,教堂內依然在發(fā)揮著他以往的作用,可以說,平潭是包容的,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平潭南街始建于明清時期,當時是個碼頭,人流量非常大,南街的路面是用一塊塊石頭鋪設而成,許多當年的建筑大都也是石材的建筑,平潭也是一座石頭城。
這座自清代以來的海防重地之城,在中國,有著獨特的安防地位。
保存完好的詹功顯故居也在古街不遠處,訴說著兩岸士卒保衛(wèi)臺海和平的血肉相連故事,記錄著清代海壇班兵換防戍臺的歷史。割不斷的血緣正是如今兩岸和平交流的大好淵源,傳頌著平潭百年的水師文化。
在一處四眼水井處,停下來。飲水不忘掘井人,飲水思源,這么一座古街,山與海,水與人,人與城,承載了幾百年平潭太多的歷史、文化、建筑、民俗,還有原居民的生活,如果結合全域旅游在整治中保護、在保護中修繕、在修繕中修舊,在修舊中改善、在改善中保留、如何與發(fā)展成為一張平潭文旅打卡地名片?
如今的南街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平靜溫和的日子里咀嚼著當年厚重、濃烈、興衰、發(fā)展、繼承與重生的一幕幕故事——這里是海峽兩岸班兵換防:“一里六提督,十二總兵”,海壇水師的溯源地,抗戰(zhàn)時 “六次淪陷,六次光復”的偉大歷史,……老街是讓人心靜下來的地方,是記得住鄉(xiāng)愁的詩歌與遠方,一條老街,一位老人,就是一個故事,也是幾代海壇人的記憶。
人們在享受現代生活帶來的舒適便捷時,不能忘記這條一代代平潭人走過的街道,守住鄉(xiāng)愁,盼老街重煥文化生機…….
(部分圖片由平潭綜合實驗區(qū)融媒體中心提供)
Hash:f58c22fb61ae9d849a2fa7381ff0875504335452
聲明:此文由 朱文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