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視野 || 故鄉(xiāng)祠堂尋根

【2020年第318期●總第1085期】

2020年11月29日,周后運應邀回邵舉行 《榜樣邵陽》第五期講座。

故鄉(xiāng)祠堂尋根

文/周后運

2019年冬季,天氣濕冷。我的家鄉(xiāng),湖南洞口縣雪峰山下,那座由周氏子孫聚居的小山村,一改往年的沉寂,各家各戶都熱鬧起來,大家奔走相告,湮滅沒于歷史時光之中的“珊珉公祠”重修了。幾十年的光陰,幾代人的記憶,仿佛這一瞬間被激活了。作為外出過年的游子,此刻我才真正感覺到宗族的溫暖和力量。

在過去,提起珊珉公祠,我們村子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講上幾個小時,高大的馬頭墻,莊嚴的門樓與對聯(lián),神圣的祖排位,昭穆有序的族譜,武官下馬,文官下轎的石牌樓,無不讓我們倍感榮光。當然,大家最津津樂道的,還是我們共同的祖先,應森公之第三子珊珉公,他慈孝威武,儒雅儉樸, 古風超然。先祖 周儀,是宋代邵州(今邵陽)第一個考中進士的人。由周儀起,三代出了三個進士,時稱“宋三周”。對于“宋三周”,《同治武岡州志·名臣傳》甚至將之與唐之張九齡兄弟和宋之“三蘇”相提并論……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中,活靈活現(xiàn)地走進了周氏子孫的心中。

這座祠堂很早就淹沒在衰草枯楊之中,村里的人真正見過這座祠堂的人并不多。但是在每一個周氏子孫的心中,這座祠堂都是美輪美奐,具體而真實的,就像珊珉公一樣,鞭策著每一位周氏子孫。在得到祠堂重建的消息后不久,我就接到了族長的電話,他也是這次珊珉公祠重建的主導者之一,“后運,您是我們周氏子孫的驕傲,做過奧運會火炬手,又是著名作家,社會影響很大……”

族長的一番夸獎,讓我這個游子既感到溫暖,又感到誠惶誠恐,我謙遜地答道:“您過獎了,沒能為珊珉公祠重建出太多力,我感到很慚愧……”說到這里時,族長爽朗一笑,說道:“就等你這句話了,現(xiàn)在機會來了,宗祠外墻太素了,麻煩您寫一篇《重修珊珉公祠功德文》吧,這是您的專長,不可推辭哦!”雖然我自覺學養(yǎng)有限,難以完成這件莊嚴神圣的事情,但是族長的這一番說辭,讓作為珊珉公后裔的我實在無法推辭,只能答道:“承蒙信任,十分榮幸,容我研讀完族譜之后再答復您!可能要些時日?!?/p>

這一等就是近一年,每次翻閱族譜想要動筆的時候,總感覺起勢不足,承載不起珊珉公之功德。直到2020年陸續(xù)參觀完家鄉(xiāng)百余座祠堂之后,我才真正拿起筆,開始寫這篇《重修珊珉公祠功德文》:

“夫族之有祠,若木之有根,水之有源。辨乎親疏,分乎昭穆,世代崇之,以肅以嚴。我祖珉珊公,為應森公之第三子,慈孝威武,古風超然。實瀟湘之人杰,樹后裔之標桿。公之開基,初心不忘,弘石室之遺風,萬千氣象;揚茶林之家聲,一脈永傳。

裔孫前賢,曾筑宏宇,為公之祠堂。四時香火,鼎盛彌彰。似瓜瓞之綿綿,散葉海外;若明珠之耀兮,遍及瀟湘。然時馳日久,滄海桑田,時維公元二零一八年,歲在戊戌,乃擇吉日,一秉公心,集宗親之力,申敦睦之旨。承前啟后,重修華構(gòu),更續(xù)新章。申慎終追遠之意,發(fā)子孫勃興之愿,兼約束子弟而正世風之心也。

珉珊先公,光前裕后,傳百代而有遺澤,以身正人,德育宗枝。祠堂復建,子孫歸心,廣公之德業(yè)而化育四方,宣我祖之功。非獨吾族,更于吾鄉(xiāng)吾國,其亦有功焉?!?/p>

祠堂是家族的根,是社會教育的起點,也是傳承家風的基地,對國家和宗族而言,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這篇歷時近一年,走訪數(shù)十次,驅(qū)車近萬里,翻閱了數(shù)十本家譜才完成的數(shù)百字的文章,其曲折不亞于寫一本長篇歷史人物傳記。當我在文章的結(jié)尾恭敬地落款“二十二代裔孫周后運再拜恭撰”時,我不禁如釋重負,但是我同時又感到一陣忐忑,一年前族長交代的任務,現(xiàn)在才完成,珊珉公祠的外墻會不會已經(jīng)題寫了別人更為經(jīng)典的文章?畢竟周氏一門在洞口縣是著名的書香門第,文化高人,不勝枚舉。

最后我還是鼓足勇氣,打通了族長的電話,他興奮地告訴我,外墻依然虛位以待我的文章。族長的殷殷期許,不禁讓我再次感動?;叵虢鼛啄暝诠枢l(xiāng),我先后走訪了周、王、楊、黃、蕭、曾、蔡、潘、鐘、譚、廖、尹、吳等一百多座祠堂,其中不乏國寶級的祠堂,這些祠堂都是各個聚落形成的核心,各種民居沿著祠堂次第分布,規(guī)格嚴謹,祠堂中除了豐富的訓誡子孫的匾額、對聯(lián)外,各種石雕、灰雕、木雕、斗拱、梁架等,無不顯示了先人卓越的智慧。

這些祠堂的背后,代表著一個家族數(shù)百年的輾轉(zhuǎn)遷徙、成長拓荒的歷史,每一次大事件,都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如果說歷史是一幅巨型的長卷,那祠堂就是長卷上的一處風景,既裝飾了歷史,也構(gòu)成了歷史。在祠堂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族譜,族譜里常有“崇宗祀祖,敦睦族誼”“教訓子孫,各安生理”“互助族里,扶危濟困”等家規(guī)族訓,這些內(nèi)容不僅引導子孫自強不息,守正創(chuàng)新,更體現(xiàn)了宗族對子孫提供的支持和依托。正是這種溫暖而沉默的力量,才使得千百年來中國人逐漸養(yǎng)成了安土重遷、和睦鄉(xiāng)邦的品質(zhì)。

古老的祠堂在中華大地上已經(jīng)綿延數(shù)千年,里面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大文化。祠堂不應是舊物,而是歷史傳統(tǒng)賦予我們的文化信條。而今,古老斑駁的祠堂正煥發(fā)著新的生機,在我的老家湖南洞口縣及我所寓居的粵東惠州,很多鄉(xiāng)村開始重新重視祠堂這個文化空間,將新時代的主題思想引入到祠堂中去,發(fā)揮文化“以德育人”功能,讓祠堂成為鄉(xiāng)村的文化禮堂,成為傳播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陣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祠堂像我的老家珊珉公祠一樣,從傳說走進現(xiàn)實,從過去走向未來。

周后運2020年疫情期完成的辭賦頌雄郡系列文創(chuàng)作品

【作者簡介】周后運 1971年生于洞口縣黃橋鎮(zhèn),贛南師范大學法學本科畢業(yè),系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詩詞協(xié)會會員。出版《護國將軍蔡鍔》《儒將蔡鍔》《碧血丹心—鄧演達傳》《開國將軍袁也烈》等 文學作品八部,受聘為湘粵兩省多個黨政部門專家顧問,多項調(diào)研成果及提案被國家有關部門作為決策參考,獲市、省、國家級文創(chuàng)獎項若干。曾當選為奧運會火炬手。2020 年疫情期堅持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被列為惠州市“退役軍人創(chuàng)業(yè)先鋒典型”,被授予“邵陽市最美鄉(xiāng)賢”等榮譽稱號。2020年11月29日,應邀回邵舉行 《榜樣邵陽》第五期講座 。

洞口宗祠圖片由王國云拍攝

Hash:3f6ca16218f5d253f5e50ebcc9f7cdfa1912e4a8

聲明:此文由 雪峰文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