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宛溪河改造,規(guī)劃一個歷史文化街區(qū)

作者:計熠

制作:童達清

我的意見是可以結合謝朓樓重建,一并規(guī)劃謝朓樓至開元塔之間的景觀視廊至濟川橋之間的部分,拆遷民族商城和開元小區(qū)整個東半部,還有開元小區(qū)那不倫不類的羅馬式門樓。一并將開元塔、謝朓樓、濟川橋等古跡規(guī)劃串聯(lián)起來規(guī)劃一個歷史文化街區(qū),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一、關于謝朓樓改造重建部分

2004年建設府山廣場的時候,雖然考慮規(guī)劃到了歷史文化因素,但是在實際建設中,府山廣場的文化性沒有很好的顯示出來。這次,基于謝朓樓重建增高的契機,可將現(xiàn)在的市博物館和市文物局整體搬遷,將其原址擴大為府山廣場公共活動部分,并恢復謝朓樓至宣中的文廟-寧國府衙中軸線,可在新的謝朓樓前的府山廣場北側,包括市博物館和市文物局的位置設立寧國府遺址公園。因為這一片地區(qū)從沒有挖掘過,地下應仍保留有寧國府建筑的一些遺跡,可以組織考古發(fā)掘將這一片遺址展示出來,還可將博物館保存的一些古石碑制作成碑廊,在中軸線處書立標志性牌坊,上書寧國府署四個大字,突出宣城自古作為皖南政治中心的歷史地位,增強宣城中心城市凝聚力。重建謝朓樓,建設寧國府遺址公園以大手筆重現(xiàn)寧國府府衙所在城市中心厚重的歷史文化感。這樣一來,新的謝朓樓和樓前的帶有遺址公園性質的府山廣場就更顯得大氣而具有歷史感,無疑會成為宣城的一個新的歷史文化亮點,符合政府重建謝朓樓的立意。

謝朓樓北面現(xiàn)有一個小廣場,可將現(xiàn)在徽派圍墻拆除,依山勢重建一個新的大氣的古典唐式門樓,小廣場結合新的歷史文化景觀視廊一并重新修整,應著重突出歷史文化感,廣場的鋪面磚不宜用花崗巖等現(xiàn)代感強的裝潢材料,可恢復仿古小瓦當或青磚鋪地,和謝朓樓自然融為一體。

二、歷史文化景觀視廊部分

現(xiàn)在的謝朓樓和開元塔之間有一個所謂的歷史文化景觀廊道,其實并不是嚴格意義的景觀視廊。現(xiàn)狀和謝朓樓開元塔根本不能自然融洽,本次改造建議將現(xiàn)通道紅線二十米內兩邊的門面全部拆遷,沿塔樓二者的中軸線和木直街這兩條一橫一縱的街道復建一條歷史文化景觀街區(qū),再現(xiàn)古宣州和寧國府經(jīng)濟繁榮、商賈興盛的歷史景觀??山梃b高淳老街杭州清河坊老街等老街的運作模式,建設一批仿古茶樓、酒肆、書齋、文房四寶作坊,聘請專業(yè)人員集中展示宣城城建史和歷史文化內涵。這樣也可以解決北門改造后城市沒有仿古歷史文化街區(qū)的遺憾,為以后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奠定物質基礎。(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件是有歷史文化街區(qū))

三、謝朓樓和開元塔以東至宛溪河部分

該部分現(xiàn)狀主要是民族商城和開元小區(qū)的住宅和部分商住樓,沿青年路、江濱路還有沿街小商鋪和防洪墻。建議將上述建筑物全部拆除,這樣等到宛溪河整治全部就緒之時,蓄水水面抬高,宛溪河中才會重現(xiàn)唐時一塔一樓倒映在清清的河水中“青山橫北郭,綠水東城” 的全盛景象。否則此次改造還是保留該區(qū)域內大部分建筑,重點打造的宛溪河二期歷史文化效果會大打折扣,萬不可再次留下歷史遺憾。(現(xiàn)青年路和民族路交口有一商住樓,原一樓是青年路工行分理處的那一棟,筆者清楚記得原謝朓樓重建后由于沒有此處樓房的遮擋,景觀效果良好,九十年代末期該樓房建成,自此在濟川橋看謝朓樓就在也看不見了,此為一明顯例證)。

對于開元塔以東的開元小區(qū)部分可以依據(jù)歷史文獻,恢復古宣州具有重要意義的志學書院,重現(xiàn)明末時期陽明心學在宣城發(fā)展的盛況,展示古宣州厚重的文教文化,與南邊宣中的寧國府文廟泮池泮橋和鰲峰公園內的龍首塔等景觀遙相呼應,多層次的展示古宣城儒學興盛的景象。

四、關于濟川橋的改造和保護

濟川橋始建于隋開皇年間(公元591年),為宣州刺史王選擴城所為,經(jīng)歷代相繼修葺重建,直到明正統(tǒng)年間(距今約567年),袁旭知府改建為石橋。此橋為五孔石橋,長83.3米,寬8.7米,傍翼雕獅石欄,兩端建有石級,民國24年將橋的兩端石級改為平坡地。1978年7月對原古橋進行改造,用鋼筋水泥加固和拓寬橋面為凈7米,增設兩邊1.5米寬懸臂人行道,空花欄板,直立燈柱。今橋仍為古五孔石板橋,中孔徑9.8米,邊四孔徑各為7.85米,橋長55米。

這座橋是我市悠久建城史的直接象征,也是我市市區(qū)僅存的尚在通行的古石拱橋。建議改濟川橋為步行橋,恢復古青石板橋面,橋墩上重鑄鎮(zhèn)水鐵牛,修舊如舊。在濟川橋和民族路交叉處重建古東門即陽德門,并將陽德門附近的防洪墻改建為古城墻樣式。在陽德門附近設立一個游船碼頭,今后宛溪河全線通航以后,游客可由陽德門碼頭上船,參觀濟川橋,由濟川橋步行至宣城歷史文化街區(qū),品茶飲酒鑒賞書畫,然后登開元塔,拜孔夫子,臨謝朓樓憑吊詩仙李白,打造一條真正宣城本土文化旅游熱線。(這點和市政府現(xiàn)在大力發(fā)展的文化產(chǎn)業(yè)思路不謀而合,我市現(xiàn)在打造全國最大的茶葉交易中心,又是全國名酒宣酒的原產(chǎn)地,還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xiāng),這個歷史文化街區(qū)是茶、酒、文房四寶最好的活的展示平臺)

打造歷史文化景觀旅游區(qū),在濟川橋邊重建東門陽德門,木直街上復建一條仿古老街,其他地方做好景觀綠化,真正使這一片區(qū)成為有較高文化品味和景觀風貌的能留的住游客的旅游點。因此在這方面上一定要大手筆,免得改造的不倫不類,留下千古遺憾。

(作者系宣城市國稅局工作人員,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Hash:d28e17aa0ac1af7f7da26504b97d6f5a14ed3f94

聲明:此文由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