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莆田南大門根脈一一楓亭塔斗山
2020年10月28日《莆田僑鄉(xiāng)時報》鄉(xiāng)情鄉(xiāng)韻08版
松姿塔影迷醉眼
踩著一條以海洋為色全長1600米的嶄新彩色慢道,在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構成的最美底色中,一撥又一撥的游客伴隨著凌空飄逸的慢道,走進仙游楓亭海拔118米的塔斗山。 塔斗山又名摘斗山,位于輝煌村境內(nèi)。因山形如螺,故又名青螺峰。從南面看去,整座山體又似麒麟,亦稱為麒麟山。一山有三名!這不是楓亭最高的山,卻是莆田南大門的根脈!
楓亭沿海海岸線5公里,而海潮入湄洲灣后,潮波移至楓亭海岸線 16.5公里。江潮連海的楓亭,這個仙游縣唯一的“海絲”入???/a>,宛若一顆鑲嵌在湄洲灣畔的璀璨明珠!這個數(shù)年前入選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遺產(chǎn)候選名單的千年古鎮(zhèn),曾經(jīng)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叱咤風云的歷史名人:自宋至清,楓亭登進士榜的有 127人,入閩開漳的陳政、陳元光父子,南唐晉江王留從效,宋代南康郡王陳洪進,端明殿學士蔡襄,元代狀元林亨,明朝左副都御史林蘭友……都從這里走上政壇,書寫著一頁又一頁輝煌的歷史。
▲ 天中玉皇殿附近的南天門
西漢武帝元狩年間,相傳何氏九兄弟從江西九江入閩,行經(jīng)楓亭塔斗山,曾流連不去,結楓為亭。山上巨石上還留有仙人足跡,長尺余,深近寸。該地因此得名“楓亭”。千年之前的何氏九仙,他們由湄洲灣畔踏浪而來,留下“仙足蹤跡”和“結楓為亭”,這個膾炙人口的傳說,至今還口口相傳著。而東臨大海、西倚大帽、南望天馬、北背梅嶺的塔斗山,更是楓亭一帶人心目中的一座圣山!深厚的人文底蘊,獨特的自然景觀,眾多的歷史遺跡,鑄就了這里“塔斗攬勝”的美名!
▲ 天中萬壽塔
興化府朱襄曾經(jīng)題聯(lián):“海闊潮翻,會見源流之大,山高月小,何虧本體之明?!钡巧仙巾?,站在絕頂處虞峰巖極目遠眺,呈現(xiàn)出一片海天相接、雄渾壯闊的景致,仙游、莆田、惠安(泉港)三地及太平、雙溪兩港歷歷在目,海水、礁石、沙灘、紅日、漁舟盡收眼底。發(fā)源于園莊塔兜的楓慈溪,流經(jīng)宋代船形橋墩接納橋下潮汐起落的滄溪,最終交匯的兩條溪流,似乎是兩只胳膊,托著一只“青螺”之山,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匾倭⒃阡刂逓撑稀?/p>
迎著晨霧,伴著微風,巍巍青螺峰在云煙繚繞下變幻莫測,那氣派非凡的殿宇,恰似云海蓬萊,猶如天宮圣境,再加上亭臺樓閣、花木山石在此間若隱若現(xiàn),這一幅“螺峰曉日”的畫卷何其壯麗。滿山蒼翠,掩映著雕檐玲瓏的古代建筑群。湄洲灣,熙春漁港千帆集,出海云濤萬網(wǎng)張。
塔頭高瞻迎華燈,楓江長流伴春風。千年來,“一燈一塔”是楓亭乃至仙游人民引以為榮的歷史文明標志?!盁簟?,不言而喻,指的是元宵游燈民俗;“塔”,指的是塔斗山上天中萬壽塔,俗名青螺塔。
這是一座如何神奇的塔?
▲ 天中萬壽塔
相傳古代有一修煉千年的螺精,從湄洲灣爬上楓江岸,欲上楓亭為非作歹,被仙人鎮(zhèn)壓在江邊,成為一座螺峰,螺尾朝天,古塔就建在螺尾上,故而得名青螺塔,亦稱塔斗山天中萬壽塔。這個傳說自然美麗,傳說歸傳說,塔的真正來歷是:五代時陳洪進和其女陳璣以山下圍海所造田為泉州崇福寺寄莊,名“全安莊”,在山頂建天中萬壽塔。
天中萬壽塔是典型的印度阿育王塔:塔方形5層實心結構,高 7.4米,邊長 5.1米,基座用長方形條石砌成,第一層為須彌座,四角雕刻 4尊大力士,四周雕刻 8條蟠龍;第二層北南西三面刻有花卉浮雕,東面刻石碑文,邊角雕 4根圓柱支撐;第三層有四面,各有 3尊浮雕佛弟子像,角柱雕 4尊金剛力士;第四層四面各有一尊浮雕菩薩佛像。各層邊緣出檐處都雕有卷草花紋和蓮花伏瓣組成的圖案;頂為蕉葉合物輪頂。
▲ 天中萬壽塔
在此塔的最高頂端,高高豎立一桿鞭狀的石柱,四旁嵌上扇形的石雕,組成蕉葉合物輪頂,遠遠仰望,形如一頂佛帽。如此,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專家張馭寰曾在《中國塔》一書中指出:天中萬壽塔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寶篋印塔”。
沐浴霞光,夕輝鋪灑,巍巍塔峰在一片火紅與湛藍的交融中,益發(fā)神奇,時光在這里移步換景。東西走向的楓慈溪平原,繅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云稻正青。
“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自低。”當年,在青螺書堂讀書的蔡襄,攀登上青螺峰,面朝湄洲灣訴說著他的襟懷。宋端明殿學士昔日的“青松喻志”,激勵了多少興化兒女!
“景秀層層,蓬萊見,日升日落。迷醉眼,松姿塔影,亭臺樓閣。鷗鷺飛歌楓雅頌,嵐煙繞殿禪音作。到巔頂,尋得蔡朱蹤,豪情泊。星月皎,穹空寞。望塔斗,清風著。喜千年古鎮(zhèn),從未蕭索。神眷斑斕襄故里,仙迎錦繡燈甜約。人空巷,水泄不通街,奇觀樂?!碑斈辏?a href='/songdailixue/' target=_blank>宋代理學家朱熹在仙游楓亭塔斗山會心書院講學時,寫下了這首《滿江紅·楓亭塔斗山》。朱熹深受莆仙人所崇仰,元明清時期,莆仙各地文廟、書院、私塾等地方,都配祀朱熹神位,頂禮膜拜。楓亭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朱熹養(yǎng)有一只鹿,善體人意,常為他到楓亭街去采購日常食用品。他開單付錢,放在籃內(nèi),掛于鹿的頸上,鹿便帶著籃子直奔楓亭街采購。商人知道是誰家的鹿,便取錢按單付貨,放在籃內(nèi)讓鹿帶回,分毫不差。
▲ 站在青螺峰上俯瞰楓亭集鎮(zhèn)
“幽徑層層草樹遮,山亭高高隔云露,坂路到處同回首,萬戶千門總一家?!碑斈辏鞒LO(jiān)戚繼光在楓亭抗倭,曾登塔斗山攬勝,站在虞峰巖上縱觀滄海,揮筆賦詩《登斗山路》。
楓亭境內(nèi)有八塔,除天中萬壽塔外,還有太平塔、東雁塔、西雁塔、佛公塔、無尾塔、社公塔、天王塔。從古至今,世人對天中萬壽塔的那份鐘愛無以復加!《連江里志》載:“至斗山有塔,歷宋至元,我里蔡、許、鄭、朱、洪諸家登進士第者六十余人?!闭菓阎@樣的情感,圣塔得以歷代重修,保護備至。
山高塔為峰,天中萬壽塔高聳在螺峰巔上,成了海上航行辨識楓亭的一種標志。據(jù)考載,我國的海上“絲綢之路”起源于泉州港,也有楓亭的太平港、雙溪港所包含的航海文化。明代三寶太監(jiān)鄭和下西洋時,曾二度來塔斗山下太平港避風。古今,在經(jīng)濟、文化等交流中,它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初,楓亭因陸海交通便捷,商賈云集,成為閩中海產(chǎn)品、谷米等農(nóng)副土產(chǎn)集散地。曾設太平鎮(zhèn),有楓亭市,南宋《仙溪志》記載:“楓亭市人家并海。土產(chǎn)砂糖。商舟博販者率于是解纜焉?!彼未瑮魍ぬ礁蹖ν赓Q(mào)易繁榮,舟船已抵暹羅、日本、琉球、大食、天竺等地。元代,林亨在《螺江風物賦》中這樣描述楓亭市和太平港繁榮氣象:“通道而南,城趨乎剌桐,胡椒、檳榔,玳瑁、犀象,殊香百品,異藥千名,木錦之裘,葛布之筒,重載而來,輕赍而去者,大率貿(mào)白金而置青銅。”
▲ 會元寺全景
塔斗山古有青螺書堂,朱熹在此講學,親題“敬義堂”匾額。明時興化幾任知府與縣令來此與楓亭鄉(xiāng)紳和諸生相聚,更名為“會心書院”,有崇正祠、文昌閣、仰止堂、景行亭、觀海亭等古建筑。此外,塔斗山上還有會元寺、天中玉皇殿、蕭妃紀念堂等重大文物古跡。
造于五代的楓亭天中萬壽塔,以其別致的造型及豐厚的文化內(nèi)蘊,成為我國一種特殊的塔文化遺產(chǎn),1985年 10月,天中萬壽塔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 6月,被國務院批準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氣派的殿宇外觀
2002年,楓亭建立塔斗山風景區(qū),以全國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天中萬壽塔”為主要景點,連接蔡襄陵園、會元寺、蔡京墓、麟山宮、朝天寺、宋代古荔枝等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歷史名勝、現(xiàn)代景觀,是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名勝古跡、生態(tài)園林、山海田河為一體的游覽景區(qū)。
新建的會心書院古色古香,那楹聯(lián)石刻、歷代名賢畫像,仿佛集“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于一身。千年已過,那大儒朱熹曾經(jīng)講學過的地方,那“敬義堂”已湮沒在歷史長河里。但那靈性的白鹿,淳樸的民風……卻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編輯:吳芹芹
編審:鄭育俊
Hash:f4bdb5687a8992eae236d9eba1194d7d65884fb5
聲明:此文由 莆田僑鄉(xiāng)時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