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記者見過最老舊的望京樓圖片!

△1901年的望京樓、看花樓、煤山

民國衛(wèi)輝游記是民國時期人們在觀光游覽衛(wèi)輝的基礎上,對衛(wèi)輝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城容市貌、風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字性記述。這些記述,在時過境遷之后,就都成為我們研究過去的地理面貌、復原昔日地理景觀以及了解衛(wèi)輝舊時風情的最佳資料。特別是這些記述,往往都是逐時逐地,次序井然,史料價值尤為突出。

近來,筆者通過廣泛搜集資料,爬梳文獻,將散布于各處的民國時期撰著的衛(wèi)輝游記輯錄到一起,為衛(wèi)輝文化研究提供了些許內涵豐富、質量可靠的文獻資料。今筆者再配以相關歷史影像公布于眾,力求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使讀者觸摸歷史細節(jié),感知民國衛(wèi)輝的歷史風貌,進而對民國時期的衛(wèi)輝獲得一個新的認知。

本期為您介紹望京樓、看花樓、煤山。只可惜看花樓、煤山已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只留下幾幅老照片和文字記述給我們無盡的探索。

△1931年的望京樓

望京樓,在縣城內東北隅,明萬歷間潞王所建。高三丈余,連址高十余丈,方廣六丈余,四周砌以白石,上辟四門,以資登眺。絕頂建石坊一,顏曰如意,雕刻極精。清順治時拆毀宮殿,獨存此樓,今僅剩石坊而已。樓址右偏舊有看花樓,前以煤石砌成煤山,山下有洞,洞分三楹,向東八十余步有潞王妃梳妝之樓,今均圮廢。清蘇文楷及許作梅均有詩?!?/p>

——摘自魏青铓《汲縣今志》(1935年11月刊行)

△1985年的望京樓

望京樓,距站四里,在北門內。原名崇本書樓,又曰望京樓,為潞王公余遠眺之所,故于潞王宮后。樓高三丈余,周圍砌以白石。樓頂豎一石坊,顏曰如意。清順治間拆毀宮殿,獨存此樓。明蘇文楷詩:“石榭連云白,椒墻倚夕紅。一登萬井杳,環(huán)眺遠山空,人在同明月,歌沉負大風。西鄰更漏切,廿載咽秋風?!奔氉x此詩,即知該樓之巍峨氣概耳。煤山、看花樓在望京樓右偏,樓高僅及望京樓之半。樓前以煤石砌成煤山,山下有洞,洞分三盈。向東八十余步有潞妃梳妝樓,今已圮廢。

——摘自《道清鐵路旅行指南》(1933年6月重編)

△望京樓(拍攝時間不詳)

晨步馬市橋,入眺行門,往覽明潞王所建望京樓。高約十余丈,廣約五六丈。上有十字通廊。再上作坪。南起石坊。東為看花樓,狀同望京,從下層石門升巷磴至頂坪,列八卦石,四望山川,了然眼底;北倚城堞,下作窟室,南啟疏欞,東連煤山。砌石玲瓏,高可二丈。東側鋪長方石三塊,斜接為溜下形。相傳潞王嘗將強迫弗從美婦女裸縛,自高流落,使沖下體于石鋒,示旁覩者以懾服。今看石斑間猶隱呈爪跡,含有血痕。予呫詩二首而志哀感。

——摘自張肇崧《游衛(wèi)輝古跡記》,見《新游記匯刊》第3冊(1920年中華書局印行)

△1901年的望京樓

崇本書樓,俗名叫著望京樓,是城內最高的地方,在城內北門裏舊潞王府宮后邊。高十余丈,完全用石砌成,是潞簡王建。上邊舊有宮殿,順治間倒坍拆毀。現在上邊尚有石坊一,高丈余。宮殿的舊跡尚存,惟年久失修,圮毀多處,若能加以修葺,既可保存古跡,又頗為以壯觀瞻也。

——摘自《左右山河之汲縣》,見《河南政治》(1932年第2卷第10期)

△1915年的望京樓

城北西南行,數十武,有望京樓故址,為明潞王藩所建。王有昏德,建樓名雖望京,而用意實系登窺民間婦女。專制時代之淫威蓋可畏已。樓基以石筑成,共三層,高可六七丈,均為城拱式之建筑,尚可登臨。惟內中石級多殘缺,有少至六七級者,余登人肩上,始可越過。抵巔,則全城在望。西視太行,巒峯羅列,起伏蜿蜒。衛(wèi)河如帶,曲折而流,頗心曠神怡。基上樓已傾圮,僅余石坊一座,上有長聯,已不能記憶其文。樓左右有看花樓及潞妃梳妝樓,均已頹廢,祗剩樓基二座,瓦礫一堆。樓前數武有土阜,上迭以亂石,人呼曰煤山。拾級而上,發(fā)見其阜非以土堆積而成,而系以磚石,筑成城拱式暗洞,而上覆以巖石。頂有二孔,若盤大,俯視洞內,黑暗中見巨缸數十,塵封滿蓋;更有粗繩數十捆,雜置缸旁。究系何秘密,至今尚惑焉。樓之四圍,悉屬瓦礫廣場,是為當年王邸。有明至今未遠,而淫威之王則早成物化,且并其以平民血汗所成之住所,亦不能保其殘壤無余,祗剩一片殘墟供人憑吊,則視今世以貧民巨萬血資所成之洋樓大廈,其為用蓋亦不過供今后人之憑吊而已,哀哉!

——摘自陳川至《游孔子擊磬處比干墓》,見《旅行雜志》(1932年第6卷第8號)

△望京樓(拍攝時間不詳)

望京樓,即崇本書樓,乃明潞王所建,順治間拆毀,今僅臺基矗存,高可十三四丈,其下被居民挖成深坑,不能登,予笑曰,我登此行,可稱為望京臺矣!同仁均為之顫然!臺東有石山,俗名煤山,山北為看花臺,高約望京之半而弱,亦潞王所建。予等登其上,城外太行橫亙,山脊積雪,隱隱有如白緘!南為梳妝樓,在省立五師內,玻窗整齊,已改充教室之用矣!

——摘自馮元材《觀察日記》,見《河南政治》(1935年第5卷第12期)

△1920年的望京樓

北門內之潞王宮,早成廢邱,惟宮后之望京樓,屹仍存在,樓高三丈,四周砌以白石,上豎有石坊,顏曰如意坊,明蘇文楷先生詩云:“石榭連云白,椒墻倚夕紅。一登萬井杳,環(huán)眺遠山空,人在同明月,歌沉負大風。西鄰更漏切,廿載咽秋風?!奔氉x此詩,可見該樓氣勢之雄偉。望京樓之右,有潞王妃之看花樓,傾頹不堪,昔人詞云:“碎琉璃瓦片多,爛翡翠軒窗欞少,直入宮門一路蒿,住幾個乞兒餓殍?!辈秽礊閼{吊潞王宮之廢址而作也。

——摘自邱硯蕓《汲縣游記》,見《保安半月刊》(1936年第1卷第5期)

△1931年的煤山

下午到城東北角看看古跡。由兩個小朋友領導著登“望京樓”,樓臺的基礎高可十二丈,周圍面積很大,四面都有小門。我們攀援木梯,腳踏著碎磚,跑到臺頂,汲縣城的四圍景物都在眼底,城里櫛比的房屋看得很清楚,偉大的城墻現在也感到矮小了。臺頂有石坊一座,北半面有柱石四個,是樓閣的遺址,臺系明穆宗第四子朱翊鏐所建。當時是萬歷年,朱翊鏐被封為潞王,在衛(wèi)輝的時候。建臺的起因是潞王想念他在北京的母親,遂向著北平的方向建筑起這座樓來,暇時登臨北望,以慰思親之念。

當地民間有這樣的一種迷信傳說,當時潞王心目中的樓高,以能看見北京為止。后來因為勞民傷財的緣故,感動了神靈,觀音大士特化為潞王的母親,坐在汲縣城北五里的黃土崗上,作正在梳著頭髮模樣。潞王以為看著母親了,遂停止了樓基的向上加高工作。樓的附近還有潞王所建筑的煤山、看花樓、梳粧樓的臺址,同時還聽到了許多的傳說和關於潞王苛虐的故事。每樣的事情,都可看到當時的民眾對於敢怒而不敢言的壓迫是無力反抗的。我們在望京樓上,雖然是看不到從前的北京——現在的北平,但是當著幾對眼睛向北看看的時候,只覺得心痛。漳河岸上,隱約的抱聲時時傳來,大家覺得眼前景物有點模糊,接著每個人的眼角上都掛下來了淚水。

——摘自韓清濤《到汲縣去》,見《戰(zhàn)地通信》(1938年第11期)

▌特約記者:程永華

編輯|陳莎莎 編審|王世國

審核|張 峰 簽發(fā)|岳清河

聲明: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屬衛(wèi)輝市融媒體中心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微信號|WHTV_Wechat

抖音號|Weihuimedia

我市今年首推工程:新濮路東延項目!

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給春天一點“顏色”看看!

演練,現場直擊!

給力!一周抓獲11名嫌疑人!

Hash:7326022350193193c2c3e79617a679b81c7f90e7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衛(wèi)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