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醉在珠峰自然保護區(qū)

日喀則城區(qū)出來,經(jīng)過定日,然后進入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qū),這一路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已無從想起。時隔一個多月再去回憶記錄似乎有些久遠,關于一些細節(jié)已經(jīng)有些模糊,但不記得也罷,顯然這些也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的是我到達了珠峰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有著世界高度之最的珠穆朗瑪峰,站在珠峰保護區(qū)里,最低海拔都已超過了五千米,最高將近六千米的海拔,這刷新了之前所到之處的最高海拔,是這人生的一個新的高度,也為夢想畫上了精彩的一筆。在之后行進中,親眼看見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更為激動!那一刻,真想電話給所有的親朋好友,告訴他們我親眼看見了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想把自己的激動與喜悅分享給全世界!但最終所有的激動與感受都壓在了心理,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一個人的旅行就是這樣,那一刻,所有的美景只能獨享,所有的喜悅只能深藏心理。我不吶喊,我也不歡呼,我只是靜靜的欣賞周圍的一切,舉目遠眺,凝視珠峰。用眼睛感受這一切,用心對話全世界,用相機留住這一瞬間……

現(xiàn)在,坐在電腦前,整理著翻閱著珠峰這一階段的圖片,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那種獨自一人凝望世界之巔的孤寂感又涌上了心頭,隱隱約約的落寞又不知該從何說起。但,我想即便是這樣,那一天,以及記錄文字的這一刻,我都是幸福的,因為那一天,我享受了心靈與視覺的饕餮盛宴,這一刻,我可以在這里記錄與分享那一天的點點滴滴……

前往尼泊爾之路,最喜歡的一段,應該就是珠峰自然保護區(qū)這一程,而最難忘的必然就是珠峰夜晚那滿天璀璨的繁星!

從小我對天文就有濃厚的興趣,小的時候的理想是長大能成為天文學家,還記得在高中里有一年的生日,自己給自己買了十多本關于天文知識方面的書籍,然后在好一段日子里的晚上都是捧著天文書在鉆研。只是真正長大出社會才知道,成為天文學家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不過從小的理想雖然沒能實現(xiàn),但對于天文的喜歡到是從未間斷,直到現(xiàn)在的我,對于天文還是有一定的興趣。但由于天分尚缺,對于天文知識的研究甚淺,但是對夜晚看星星的興趣卻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為喜歡。那一個夜晚,車子行駛在珠峰保護區(qū)里,車上除了駕駛的司機和我外,其他幾位由于一天的奔襲顛簸都已閉目養(yǎng)神,甚至可能夢會周公。而我卻靠在窗邊,睜大的眼睛,盯著窗外的星空足足幾個小時,舍不得把目光離開,舍不得這樣美麗的星空!仰望星空,想象著看到這其中的一顆顆閃閃的星星,可能是幾年甚至幾萬年所散發(fā)的光芒,有些甚至已消失在宇宙的塵埃里。與之對比,人類是多么的渺小,與之對比,我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所有的煩惱在這樣的星空面前自然就煙消云散了。所以不開心的時候我喜歡仰望星空。而如今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夜晚,星空似乎已不再多見,在某些晴朗的夜空,也只能看見寥寥無幾的星星。所以這一個夜晚,尤為珍貴,也尤為難忘!而沒帶三腳架,是此行的一大遺憾,無法記錄這難忘的星空,我只能把他深深的留在心中!

有些事情,錯過了,注定是遺憾的,慶幸的是,今天的我,還能在這里記錄著昨天……

這個蒙面造型很酷吧,當時衣服穿的不多,但是溫度很低,風又很大,那邊紫外線又特強,所以就有了這樣的造型!

定日界

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進入珠峰自然保護區(qū) 舉目遠眺 連綿的雪山出現(xiàn)在視野里

雪山前的瑪尼堆

喜歡的照片之一 圖片上三種顏色的山體顯目可見,最前面的 應該是帶有植被的山體 中間的是光禿禿的一層 最后是雪山

雪山看上去似乎不怎么高大就在眼前,但實際上非常的遙遠,車子開了很久都沒啥接近的感覺。真是望山跑死馬。

由于自助游,大部雪山的名字都不知道,到現(xiàn)在我還是沒有查出來 這些雪山叫什么名字,但是游記寫在這里,先貼出來吧,等查出來后再更新,還有哪位見多識廣的朋友看到的話 記得告訴我。

終于看到了珠穆朗瑪峰,想必不用介紹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珠峰

能感覺到它不一樣的氣度嗎,這世界之巔!

百度資料

珠峰保護區(qū)包含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和其他四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又是世界生物地理區(qū)域中最為特殊的西藏省和喜馬拉雅高地省的交界處,成為世界上最獨特的生物地理區(qū)域。區(qū)內(nèi)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多樣,基本保持原貌,生物資源豐富,珍稀瀕危物種、新種及特有種較多,初步調(diào)查共有高等植物2348種,哺乳動物53種,鳥類 206種,兩棲動物8種,魚類10種, 含有代表該地域特色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4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10種,二級保護動植物28種。同時,保護區(qū)還具有豐富的水能、光能和風能資源,以及由獨特的生物地理特征、奇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歷史遺跡構成的重要的旅游資源。珠峰保護區(qū)的科學價值無法估量,是研究高原生態(tài)地理、板塊運動和高原隆起及環(huán)境科學、社會人物科學等學科的寶貴的研究基地。

人們都知道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印象里這里寒冷,海拔極高。其實這里是一個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地方。據(jù)說高等植物就有兩千多種,“山頂四季雪,山下四季春,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氣候特點,為眾多生物生長提供了條件,尤其是許多珍貴植物。作為一個自然保護區(qū),豐富的動植物和擁有珍貴物種是基礎條件,但是珠穆朗瑪峰與其他自然保護區(qū)相比,海拔是其他任何保護區(qū)都無法與其項背的。

舉世無雙的珠穆朗瑪峰以它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富的生態(tài)類型和深藏的科學奧秘,吸引著中外科學工作者和旅游者,具有極大的保護、研究和開發(fā)價值,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qū)。

珠峰自然保護區(qū)全部處在喜馬拉雅地層、地質(zhì)構造區(qū)(該構造區(qū)南起恒河平原,北至雅魯藏布江谷地,是青藏高原地質(zhì)形成最新的地區(qū))之中。除了分布于喜馬拉雅主脊線以南的低喜馬拉雅地臺型沉積帶和亞喜馬拉雅西瓦里克第三系沉積帶外,珠峰自然保護區(qū)自南至北依序分布著該區(qū)的另外三個沉積地質(zhì)構造帶;高喜馬拉雅結晶巖帶(才保護區(qū),其北部大致以薩爾—扎—絨布寺—甲村—托岡一線為界),特提斯喜馬拉雅南部沉積構造帶(位于高喜馬拉雅結晶巖帶到藏南分水嶺之間,珠峰自然保護區(qū)大部分位于此帶)和特提斯喜馬拉雅北部沉積構造帶(在保護區(qū)內(nèi)僅見于吉隆強拉、馬拉山以北的地區(qū))。

由于強大的喜馬拉雅構造運動的結果,構造了珠峰地區(qū)大尺度的地貌類型配置格局,形成了以高喜馬拉雅山脈和藏南分水嶺為骨架,以高原湖盆、寬谷為基底,并含有河流、湖泊、冰川、冰緣、風沙等多種地貌類型的及其復雜的現(xiàn)代地表形態(tài)。世界上最高大、最年輕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地貌形態(tài)在珠峰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最具特色,它自西向東橫貫本區(qū)南緣。位于保護區(qū)的喜馬拉雅山脈,是整個山脈的最高部分,該山脈11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就有5座分布于保護區(qū);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埃佛勒斯,8848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8516米),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8463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8201米),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馬(8012米);故該段山脈亦稱高喜馬拉雅。

Hash:a7766e9c2ea76d1fce7e36a23ddcaea57266e309

聲明:此文由 背包走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