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什么不能通航 黃河為什么不適合航行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之地,但是隨著人口逐步增多,對于黃河中上游兩岸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了破壞,導(dǎo)致河水不再清澈,成為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那么為何黃河無法通航呢?

黃河為什么不能通航 黃河為什么不適合航行

黃河,世界第五長河,我國第二長河。黃河呈“幾”字形,其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黃河流經(jīng)我國9個省、自治區(qū),其中上游地形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最后經(jīng)山東東營流入渤海。其發(fā)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qū)的巴顏喀拉山脈的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黃河從發(fā)源到內(nèi)蒙古河口鎮(zhèn)為上游,從內(nèi)蒙古的河口到河南桃花峪為中游,從河南的桃花峪到山東東營入???/a>為下游。黃河水系大部分屬溫帶季風(fēng)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水量較少,為太平洋七大水系之一。

黃河為什么不能通航 黃河為什么不適合航行

黃河無法通航的原因:

黃河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年攜帶泥沙量為16億噸,黃河下游從桃花峪到入??诘貏萜教梗髌骄?,河面較寬,大量泥沙沉積于黃河航道之上,逐漸形成了地上“懸河”,歷史上因泥沙沉積,黃河多次泛濫改道,而黃河通航里程多集中在中游。

原因是黃河上段為卵石夾沙河床,河道較窄,流深度不高,導(dǎo)致不能通航;下段由于沿線人口稠密,用水多及滲漏等問題,即受季節(jié)性影響較強,甚至出現(xiàn)斷流,加上河道游蕩不定,河面較寬,主流擺動頻繁,而枯水期水深約0.6~1.0m,航寬約100~200m,不具備通航條件;

黃河航道日益衰落,受冬季結(jié)冰時間較長,冰凌等影響,在中游通航里程累計僅1900余千米,不足干流河道總長的40%。有些河道雖然能通航,但是只限于一些小型漁船行舟,大中型船舶是無法通航的,這就是為什么黃河大部分河段不能通航的原因。

黃河為什么不能通航 黃河為什么不適合航行

黃河曾經(jīng)也是我國的“黃金水道”,通航里程達12000公里,由于黃河中上游的人口數(shù)量增加,大量植被遭到破壞,亂砍亂伐,水土流失嚴重,導(dǎo)致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沉積,導(dǎo)致? ?河下游成為了地上“懸河”,也阻塞了河床,不能通航。

有些人提議黃河攜帶泥沙量多為沙土,可不可以疏浚黃河河道,既能通航又能賣沙掙錢,這種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黃河為什么不能通航 黃河為什么不適合航行

俗話說“一碗黃河水,一半是泥沙”。黃河下游變的水流平緩,河面變寬,河水?dāng)y帶到大量泥沙也隨之沉淀淤積,高達百分之二十左右。黃河每年攜帶泥沙量為16億噸,也就是有3.2噸泥沙沉淀于黃河下游八百里的河床內(nèi)。

而現(xiàn)在最火爆的行業(yè),要數(shù)房地產(chǎn)了,建造高樓大廈,修路架橋,處處都需要沙石料,鋼筋水泥,而現(xiàn)在國家大力支持“封山育林”,保護環(huán)境,沙子的來源大大減少,建筑上用的原材料成本越來越高 。

既然沙子價格如此之高,而黃河下游又被沙子淤積成了“地上懸河”。那么,為什么我們不清淤挖沙,加深河床深度,增加黃河通航里程呢,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其實多年來國家一直在用清淤船,清理黃河下游河道泥沙,但清理出來的泥沙,不是特別理想,而是黃土淤泥和沙粒的混合物,而且泥沙打撈出來,不能直接使用在建筑方面,需要復(fù)雜的過程來篩選淤泥和沙子的分離工作,過程負責(zé),成本較高,投資太大,回收成本時間太長,而且篩選出來的黃河沙子太細,可能不太適合使用于建筑方面。

因此,雖然我們對黃河下游進行泥沙清淤,但是建筑用沙的問題難以解決,且對黃河河床不能挖的太深,怕影響原來黃河兩岸大壩的堅固性,會給沿岸居民帶來潛在“威脅”,也就達不到通航的目的。

Hash:822fa9d1cb2b74b5f663daf09a95fd10b36d0cb6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