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各縣區(qū)美食不勝枚舉,僅燒餅就有10多種,不乏老字號
石家莊各縣區(qū)美食不勝枚舉,僅風(fēng)味燒餅就不下10種,其中不乏老字號。如油酥燒餅、缸爐燒餅、牛糞攤燒餅、石塔薛家燒餅、辛集吊爐燒餅等等,因此在石家莊區(qū)域,有句流產(chǎn)很廣的飲食俗語,“南京到北京,石家莊燒餅吃不清”。之所以這么說,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品種多;二是做法不同,口味各異。
先說晉州市常營村張家油酥燒餅。相傳有200多年歷史。此燒餅形狀為圓形,直徑約5厘米、厚約1厘米,每個燒餅有10多層,分層均勻,每層薄如紙,吃起來味香酥脆、咸甜適口。
張家油酥燒餅選小麥精粉、芝麻、小磨香油、白糖、精鹽、花生油等。和面時反復(fù)揉搓,搟成薄餅后,把小米磨成的面粉與花生油調(diào)和成油酥,涂在薄餅上卷成卷,用手揪成一面劑,抓住兩頭擰兩三下,搟成圓形放一層芝麻。燒餅成形后,在木炭爐中慢火烤約90分鐘炭火既不可太旺,也不可不旺,否則不是糊,就落在炭火上燒焦。
再說辛集的牛糞攤燒餅。因其形狀像牛糞攤狀而得名。上世紀(jì)60年代,由當(dāng)時束鹿縣(今辛集市)車站飯店創(chuàng)制,是專賣給列車旅客的特供食品,由車站飯店服務(wù)員在火車站月臺上憑車票售賣,外面買不到。牛糞攤燒餅色鮮味美、松軟可口、攜帶方便、適于保存、幾天不壞,隨著旅客的足跡傳到大江南北、祖國各地。
辛集還有一種吊爐燒餅。它與傳統(tǒng)的火在下、燒餅在上的烤制方法不同,而是火在上,燒餅在下。所用烤爐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體為火罩,有杠桿可以吊起,以石灰?guī)r土粉制成穹爐狀,頂端開一圓孔,用來觀察火候和添放果木柴;中間是烤制鐵板和烤鍋,鐵板為鑄鐵;下部是放烤鍋的鐵灶。
制作方法:將和好的面搟制加油,用手揪成小團,捏成扁平圓形,上面蘸精選去皮白芝麻,下面蘸少許油;用果木柴先將鐵板和烤鍋烤熱,吊起爐罩,挪開鐵板,將捏好的燒餅均勻擺入鍋內(nèi),蓋上鐵板,放下火罩,繼續(xù)加火,同時往最下邊的灶堂里放紅炭灰,上烤下烘,使上下受熱均勻。成品圓而美觀,外焦而脆,內(nèi)香而酥? ?吃時從邊縫切開,裹以驢肉、熏豬雜、肉糕等,味道極其鮮美。1986 年被市政府評為“辛集市名牌小吃”。
接下來說的是缸爐燒餅。它是河北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缸爐燒餅的特點是用缸做成爐子,將燒餅生坯貼在缸壁上烤制而成,故名缸爐燒餅。燒出的燒餅面光,四角方形,鼓脹焦黃,層層皮薄,吃起來酥脆清香,而且耐存放。
鹿泉區(qū)六街村制作的缸爐燒餅最為出名,缸爐燒餅的原料為白面、脫皮芝麻、食油、鹽。面和好要用50到60度的水,揉到醒透,用手揪成拳頭般大小的面團,搟成規(guī)則的長方形面皮,均勻涂抹食用油,兩端對折成四角方形,中間疊在一起,用搟杖在搭茬處輕壓合縫后,翻過來,一個個成行成列地排列整齊,再在上面撒少許清水,均勻地撒上脫皮芝麻,燒餅生坯就做成了。
爐溫適宜即可裝爐。裝爐時,將沾了芝麻的一面向火,另一面貼在爐壁上,最后蓋上爐蓋開始烤。十分鐘左右即熟。出爐后的燒餅,一面沾了芝麻,一面略帶糊印,焦黃、酥脆、清香。
最后說我們趙縣的石塔薛家油酥燒餅。它是百年老字號,系趙縣獨有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有150多年歷史了。燒餅色澤微黃、層次分明、質(zhì)地酥軟、味道咸香。由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xì),是石家莊十大傳統(tǒng)特色美食。
薛家祖?zhèn)鞯臒炦x精粉、黃米粉、驢油等配料精制而成,分咸、甜兩種。咸的將芝麻撒粘于外皮之上;甜的則在餅心拌以紅、白糖。其外觀金黃,外酥內(nèi)軟,層薄如紙,香甜可口,吃時得用手捧,否則酥散難持。此外,石家莊還有高邑油酥燒餅、欒城石成燒餅、平山缸爐燒餅、行唐缸爐燒餅、新樂馬家燒餅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紹。石家莊還有哪些特色燒餅?歡迎留言討論。
Hash:6ff2effe1744e4e40853a250c49f18914255bbc0
聲明:此文由 聲宏紫閣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