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遵化這個最邊遠的古城池居然這么神秘!故事太多了!
這里,曾是長城古戰(zhàn)場,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這里還有很多傳奇故事
這里,就是遵化小廠鄉(xiāng)
洪山口
說起洪山口,你肯定會想起洪山口古城、古戲樓、古長城,你可知道這里邊還藏著很多傳奇故事。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洪山口,去探尋古城遺跡中的精彩故事吧!
1
城墻防御
古城洪山口,戰(zhàn)國時期隸屬燕國。那時就是重要邊防線,此段長城也始于燕。這里群山環(huán)繞,是古代南北貫通的要道。修筑長城后,這里就構建了石城而扎兵御敵。
至唐朝初期,有位姓李的人在此占山扎寨,起名為李家寨,后來因為姓洪人家的勢力日趨壯大,又居于關口之上,逐漸演變成現(xiàn)如今的名字——洪山口,這是名字由來的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修筑洪山口長城時,長城附近全是紅色土壤,在那里又設有出入的關口,于是為古城起名紅山口,后來,城內“洪”姓居多,又掌管城池,改為現(xiàn)用名。
過去也有人把它叫做“紗帽城”,因為過去的洪山口像個“品”字,如同舊官員的烏紗帽,由此而得名。還有個名字叫“松棚路”,因村莊路邊松樹林立,明代恰好薊鎮(zhèn)設長城十二路,設洪山口為路城,遂起名“松棚路”,有參將在此把守,有碑為證。
洪山口城四面群山環(huán)繞,城北是巍峨的萬里長城。關口兩山相夾,形成了一道險峻的天然關隘,地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據(jù)《四鎮(zhèn)三關志》載:“洪山口關,洪武年建”。關內外大路寬敞,明時馬騎可并隊通行。有石城,高丈五尺,周百二十一丈二尺?,F(xiàn)在關隘建筑設施已蕩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古城洪山口的東、西二門偏北,為對開,南門偏西。關城東西長約400米,南北約200米。東、西、北三面方形,南墻沿山腳修筑,不成直線。北城墻有3座戰(zhàn)臺,分居正中和東、西兩角,中間一座殘址尚存。因洪山口地處邊關要塞,歷朝歷代駐守官兵都以加固城防為己任,從現(xiàn)在的遺址中依稀可見往日之景象。
洪山口城墻高6米有余,寬近4米。東西南門各有名字。南門“永熙門”三字系朱元璋御筆所賜。四周城墻,現(xiàn)只有北墻和沿山地段廢墟尚在。此段較完整墻面現(xiàn)存于火神廟東山上,長不足10米,觀看撫摸,往日雄偉場面仿佛依稀可見。
2
古代防汛
古城洪山口北與承德地區(qū)的興隆縣接壤,東臨遷西灑河。古城位于三山夾兩溝交叉處,沿東南山而建,處于大山陰面,海拔較高。由于獨特地理位置,氣溫低于山外3—4度,每年都要多下幾場雨。
攝影:李文惠
古城濕潤多雨,得以風調雨順。但因兩溝山勢狹長,古城防水工作不能不提到日程。明朝以前留下來的幾座大壩,至今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古城東邊過大橋走進洪山口地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路西有一條長八十米、寬十幾米的擋水壩,這就是古人留下的第一條防洪大壩。大壩斷面呈梯形,東西走向,預防東河水上漲。壩內用黃土夯實,四周用青石鋪砌。比較堅固,一勞永逸。
向古城出發(fā),離古城約一公里處到第二道防洪大壩,當?shù)厝朔Q為“南溝河壩”。殘留不足200米的河壩,墻體堅固,用巨大石塊磊砌。
所用石塊,重則幾十噸,輕則百斤,看石料材質應取于北山。在古代沒有現(xiàn)代取材和運輸設備的情況下,把這么大的石塊運到這里本身就是個奇跡,搬運到墻上更讓人驚嘆不已。正是由于石塊碩大,搬運困難,所以才能保留至今。
古城北邊低洼,為防止北河水上漲淹沒城池,修筑城池時北墻地基高于其他三面,起到了很好的防汛作用。
古城西面由于受到西河威脅,為保證城池安全,離城墻50米外筑一石壩,南北走向,長約1500米。墻體用石較東壩小,破壞較為嚴重。部分壩體只殘存地基。
由于古城東高西低,又一面環(huán)山,至今向外排水也是困擾百姓的大問題,也使人們清楚了為什么古人要在城內建造旱橋(石橋)。每到汛季,城內水漫街道,行走不便,特別是十字路口處,水交匯一處,水流湍急,行走十分不便,這時旱橋便發(fā)揮了極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向城外排水,古人在圍墻造城時,還于西墻下隔幾十米便建造一孔,很好的緩解了城內汛期內澇的問題。多少年來,洪山口雖地勢低洼,但從沒有水患,古代人民的智慧讓村民們一直得以安居樂業(yè)。
3
鎮(zhèn)龍樓
走進古城洪山口的每位游客,無不被古戲樓和北樓吸引,但對南樓卻很少知道。其實,這三座樓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統(tǒng)稱為“鎮(zhèn)龍樓”,這里還有一段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懂得天象的大臣巡邊來到洪山口,站在洪山口北山頂上舉目觀望,見洪山口城上空煙霧繚繞,恰似一條巨龍游動,且看不清城中景色,疑此城要出真龍?zhí)熳?,吃驚不小,不敢耽擱,及時上報朝廷。太宗聽得此報,龍顏不悅,于是,招聚眾術士謀士,遣至洪山口。
眾人哪敢怠慢,急忙上山觀望洪山口城上空,見天象奇異,云霧中巨龍忽隱忽現(xiàn),急忙回報太宗,商議鎮(zhèn)壓辦法。術士們五行八卦一通研究,一致通過修三座樓壓住龍脈,南山修一樓壓住龍尾,北山修一巨樓鎮(zhèn)住龍頭,在城中心修一座戲樓降服龍身,城內道路都用河卵石砌成龍鱗狀,以示龍已被降服,因“霧龍”是南北走向,所以古戲樓的柱子也成南北排列,意在壓牢龍身。
北樓,位于古城北山上,是邊長約15米的正方體形狀,青磚建造。券門高兩米,向東開門,其余三面有瞭望口各三。保存完好。北樓體積碩大,內拱券相連,互通,東北角原有木梯可通樓頂。樓頂由四方青磚鋪設,四方女兒墻高約一米,有瞭望口和射口。古往今昔,風風雨雨,北樓像戍邊將軍,巍然屹立,守衛(wèi)著古城這方凈土。
中間用戲樓鎮(zhèn)壓龍身也有一定意義,一是古戲樓可以代替金鑾殿,即使成皇也只能在此座殿。二是戲中出現(xiàn)皇帝,既不會危及朝廷江山,又可為皇上歌功頌德,可謂用心良苦。
戲樓位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唐代,明代改建,為磚木結構,座南面北,北面頂為歇山前廈,南面為硬山頂。保存較為完好。戲樓中間有隔扇,將樓分為南北兩部分,北半部分為磚砌戲臺,前臺口左右縱列2根明柱。洪山口戲樓的獨特之處在于,一般戲樓月臺為四根明柱在東西兩端并行排列,而洪山口戲樓的四根明柱卻是前后排列。
南半部分為后臺,后臺東側有券門,出入門上首分別寫有“陽春”、“白雪”字樣,東、西側墻上分別建有1米直徑的圓孔窗。古戲樓建筑別致新穎,美觀古樸,至今保存完好,依然為村民表演節(jié)目所用,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史料記載,明代重修此戲樓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駐守在洪山口關內的將士及家屬閑暇時看戲之用。
南樓位于古城洪山口的南山上,邊長不足10米的正方體形狀,內外設計與北樓相同。離點將臺不足200米,破損較為嚴重,只剩下不足兩米的殘垣。
古城的三座鎮(zhèn)龍樓,因它的傳說而更加神奇,因它的古老而更加美麗。
4
皇太極入關
洪山口位于遵化城東北約二十五公里的長城線上,北與承德地區(qū)的興隆縣接壤,東臨遷西。古城洪山口群山環(huán)繞,樹木蔥郁,關口兩山相夾,形成了一道險峻的天然關隘,地勢十分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明崇禎二年(清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極為了侵占中原,率領20萬大軍,繞過明寧遠巡撫、督師袁崇煥鎮(zhèn)守的遼東大寧防線,以蒙古喀喇沁布爾噶為向導,分三路攻打長城防線,等攻打龍井關、大安口的戰(zhàn)斗打響以后,皇太極親帥大軍攻打洪山口關,把守洪山口的參將王純臣,聽報龍井關告急,急忙率官兵支援,不久王純臣及支援的漢兒莊副將易受等陣亡,而參將張安德敗走。清軍攻打洪山口時,守城的只是些老弱殘兵,洪山口得以被清軍占領。
農歷十月二十七日中午,皇太極在貝勒濟哈朗等陪同下,進駐了洪山口城,在城內武衙門的參將府休息。此刻,則由貝勒阿巴泰、阿濟格及岳托兩路大軍包圍了遵化城,在城外激戰(zhàn)明軍,終于十月三十日大破城池,馬思恭、賈維朝等獻城投降。皇太極在洪山口歇兵三日,十一月一日,率軍開進了遵化城。
原洪山口關長城西城樓遺址
原洪山口關長城東城樓遺址
各路后金軍會師遵化后,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進至通州,兵臨北京城下。十一月十八日,后金軍攻德勝門。崇禎帝急調袁崇煥增援德勝門,又阻后金軍于廣渠門外?;侍珮O巧施反間計,崇禎信以為真,處死袁崇煥,致使軍心動搖。
有清代史料筆記記載:天聰三年,太宗(皇太極)親統(tǒng)大兵,入洪山口,克遵化城,遂由薊州進規(guī)燕京,駐營城北土城關之東,復移駐南海子,據(jù)關廟僅二里?!?/p>
皇太極突破長城沿線的大安口、洪山口等關口,攻克遵化城,進而圍攻北京,應當是一個善用兵者的一招兒險棋。也證明了遵化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明朝雖有袁崇煥這樣的忠良勇將,但無奈明朝腐敗太嚴重,終究不能延續(xù)大明王朝的命運。
原武衙門門前過門石
古老的洪山口,歷史的遺跡、傳奇的故事訴說著悠遠的過去;如今,美麗的洪山口,如畫的風景、淳樸的民風描繪著恬淡閑適的田園圖景。
一望無際的油松林海、連綿起伏的大山、清澈見底的溪流,描繪出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畫。于山水之間品味自然,于古跡之中感悟歷史,洪山口,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登山懷古、寄情山水的地方。
撰稿:洪山口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 柴繼志
整理:唐師師
編輯:高向南 寧川頡 張旭
校對:唐師師
Hash:d56255be49861bfe800eb2f4385db05bd1f02265
聲明:此文由 葵花朵朵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