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茅廬究竟在哪里?
《三國演義》中非常經典的橋段:劉備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然后就有了千古名篇《隆中對》,對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劉備指明了前進的大方向。多智近于妖的諸葛亮成為劉備的首席軍師,得到他的強力輔助,劉備如魚得水,最終和曹魏、東吳三分天下,可以說三顧茅廬是三國史上的一個重大節(jié)點。諸葛亮的茅廬在哪里呢?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雖然販履為生,但胸有大志,看到了即將來臨的大機會。一窮二白的劉備,雖然可以號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那也是幾百年前的事了,他家祖上的爵位早就沒了。劉備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開局,除了兩個結拜兄弟關羽、張飛,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白手起家。再看看他的潛在對手袁紹、袁術,人家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根基深厚;孫策也有他老爹孫堅打下的強大基礎;老劉家的劉表、劉璋,也是皇親國戚,獨霸一方。就連曹操也是有太尉曹嵩這個老爹罩著,年紀輕輕就入朝為官……劉備這開局,可以說還沒開打,差不多就可以宣告游戲結束了。
不過,劉備有個特別突出的優(yōu)點,有人說會哭,動不動就一把鼻涕一把淚,以情動人。其實不是,他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屢敗屢戰(zhàn),不服輸。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說就是劉備的逆商(AQ)高,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比較強,這對他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備可以說完全白手起家,起初連地盤都沒有,到處寄人籬下看人臉色。先后跟過老同學公孫瓚、陶謙、“三姓家奴”呂布、奸雄曹操、遠房親戚劉表等等。一把年紀了還是事業(yè)無成,到處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而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最終創(chuàng)業(yè)成功,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劉備這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從此有了清晰的行動綱領,再不是像沒頭蒼蠅一樣東竄西竄了。
諸葛亮,瑯琊陽都人(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年幼父母雙亡,本來跟著叔父諸葛玄去豫章郡赴任,沒能成功,只好投奔荊州劉表。當時的劉表在襄陽辦公,諸葛亮并未被重用,因此只好隱居在茅廬,一邊種地一邊等待他的伯樂到來。
在襄陽市襄城區(qū)有個臥龍鎮(zhèn),隆中就在這里,距離襄陽市區(qū)約10公里。等到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有了那篇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諸葛亮的茅廬即位于襄陽隆中。東晉著名史學家習鑿齒在《漢晉春秋》中這樣描述:“亮家于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意思是說,諸葛亮家在南陽郡鄧縣,離襄陽城不遠。鄧縣即今鄧州,河南省直管縣級市,東面和新野縣接壤,南面和襄陽相鄰。
不過,從譚其驤老師所繪的三國時荊州地圖可以看到,當時鄧縣縣治和如今的鄧州所在位置不同,漢朝時的鄧縣縣治距離襄陽非常近,而現(xiàn)在的鄧州在當時叫穰縣。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諸葛亮既然《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蹦敲?,諸葛亮躬耕所在地應該在南陽臥龍崗,相應地他的茅廬也應該在南陽了。而且也有不少人認同這種看法,比如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南下路過南陽諸葛亮武侯祠,手書諸葛亮《出師表》。
但是也有人反對這種看法,認為當時的南陽叫宛城。建安六年(201年),劉備被劉表派往新野駐守。實際上,劉表處處防備劉備,讓他在前面擋槍當炮灰,防曹操。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若諸葛亮當時在宛城,諸葛亮和他叔父投奔劉表,對于想干一番事業(yè)的諸葛亮來說,遠離劉表的權力中樞,跑到宛城種田,顯得有些不合情理。
荊州當時郡治在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的襄陽,是水陸要沖,有南船北馬之稱,是當時亂世中少有的相對安定的地方,大量的有志之士流入荊州。王粲曾對曹操說:“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諸葛亮在荊州也結交了很多好友,如徐庶、孟公威、崔州平、石廣元等人,一起聊天下大勢,坐而論道。
正常情況下,無論從人身安全或者個人發(fā)展方面來考慮,和四戰(zhàn)之地宛城相比,若隱居襄陽顯然對諸葛亮更有利,諸葛亮的茅廬在襄陽隆中更具合理性。
Hash:6946ea9eb184cb7fea2773e8cae4a14a45537a24
聲明:此文由 消防考試教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