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徽因、冰心齊名卻被人遺忘!游壽,一個錚錚鐵骨的女書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哈爾濱師范大學校園里,常有位個子不高、背有點微駝的南方老太太,留一頭鄉(xiāng)村老婦的齊肩發(fā),青布素衣,手拎黑色布兜,在瑟瑟秋風中快步疾走,碰見熟人,口里不時吐出一口誰也聽不懂的閩東話。
游壽(1906-1994),字介眉、戒微,福建省霞浦縣人。著名教育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原黑龍江省政協(xié)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黑龍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曾整理胡小石《中國書學史》,編輯《歷代書法選》,書論有《書苑鏤錦》《論漢碑》《隨感錄》《我的臨池簡述》《學習寸得》等。
她是二十世紀中國最杰出的女書法家之一,與江南著名女書法家蕭嫻素有“南肖北游”之稱;同時,她還是 “八閩四才女”中最具才情的一位(其他三位是廬隱、冰心、林徽因),畢生從事學術研究與教育事業(yè),廣涉歷史、考古、文字、文學、書學等諸多領域,成就斐然。
1981年游壽先生在家鄉(xiāng)霞浦考古
其書法獨樹一幟,享有盛譽。 植根于深厚的學術功底與文學修養(yǎng),令她的書法作品有濃郁的金石味,有書卷氣,有高古風致,尤為難能可貴。
而在她樸茂雄渾、剛健清奇的書作之后的, 是一位學人的風骨和堅守?!皶撸缫玻缙淙酥榫w、氣度?!蓖馊酥钡浪缫选包c墨成金”,而她自己只淡淡一句: “我的字,不賣。”
簡單的一句話,看似無奇,實則正是當下學人稀缺的一種態(tài)度。
書香門第長
“四代詩書今賢古善,滿門桃李塞北江南?!边@是著名書法家鄭乃珖先生題寫于福建霞浦縣“炳燭齋舊廬”大門兩側(cè)的對聯(lián),這里是游家的故居,而這幅對聯(lián)則高度概括且彰顯出了世代書香育人的游家家世。
1906年,游壽在此出生。
游壽先生故居
其高祖游光繹為清乾隆年間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四年升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因彈劾權貴罷官后,游光繹慨然歸閩,掌教福州鰲峰書院近二十年。士人慕其風節(jié),競相從游,以至講堂不能容納,林則徐便是出自他的門下。
游光繹工詩善書,至老勤學不倦,名室曰“炳燭齋”。有詩、文集數(shù)十卷。其詩寄志士作為之思,識者譽之“磊落有奇氣”。其書有剛健寓婀娜之韻,頗為劉墉所激賞。
游壽先生藏高祖父游光繹《炳燭齋詩》手稿
載《送林少穆庶常入都》
自游光繹后,游家世代都教書育人,桃李滿門。
游壽的曾祖游大琛與林則徐同窗,為道光年間進士。祖父游寶榮為霞浦名士,精于金石、書法,尤擅小楷,但中年去世,沒有參加科舉。其父游學誠15歲便開始授徒,光緒十七年中舉,主持福寧近圣書院,清廷改制后,改書院為福寧府中學堂(現(xiàn)霞浦縣一中)任監(jiān)督 (校長)。
霞浦縣地處福建省東北沿海,歷史悠久,北通浙江,南接福州,是“閩浙門戶,一方襟喉”。此為一出???/a>岸,經(jīng)常有國外華僑往來于此。與外界的交往使游學誠思想較之一般的封建文人要開明得多。
這位學識淵博、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的舉人,不僅支持辛亥革命,而且提倡女權,反對婦女纏足,并在霞浦縣首創(chuàng)女子高等小學,親任校長,并身兼多門課程。
游壽先生1930年攝于南京
有這樣一位博學而開明的父親,游壽從小就處在一個充滿文化與文明的溫暖的家庭里。而這種家庭和父親的影響,也是后來游壽只身外出求學、思想傾向革命、學術成就卓然的一個基礎。
學者型書家
1920年,15歲的游壽考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當時前清教廉鄧儀中(鄧拓之父)先生正在福州女子師范學校任國文教員。鄧儀中先生文章書法俱佳,對學生要求也很嚴,而且特別注重書法。他對游壽的文章詩詞很喜歡,但卻常常批評其字潦草。這使游壽感觸很深,同時她也認識到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寫字的重要性。
從此,每日晨起,別的女同學都在忙于梳妝打扮,游壽只簡單地梳洗一下就邊讀書邊研墨,然后日課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百字楷書。在校讀書的五年中,游壽臨池不輟,畢業(yè)時,其顏字已形神兼?zhèn)洌恼屡c書法都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譽。這也令其在之后的執(zhí)教生涯中,都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對師范院校的學生要求得更嚴。
1925年,師范畢業(yè)的游壽回到霞浦縣,擔任縣女子高等學校的校長,在20歲時開始她一生的教育生涯。
1948年,攝于南京玄武湖,前排右三為胡小石先生,右一為宗白華先生,后排左一為游壽先生。
之后,她繼續(xù)深造,于1928年入國立中央大學(現(xiàn)南京大學)文學系,1934年考入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生班,入胡小石門下。
這前后近七年的時間里,游壽一直隨胡小石先生學習古文字、周金文獻、考古、先秦文學、詩詞及書法,是胡小石先生出色的學生之一。
游壽先生集殷契
神龍出天漢,莽鹿集草原
胡小石青年時,曾隨我國現(xiàn)代美術教育先驅(qū)李瑞清學習金石書法。李瑞清是我國近現(xiàn)代金石大師,清末民初碑學書風的重要領袖人物,金石書派的創(chuàng)始人,《清史稿》稱他“書各體皆備,尤好篆隸”,張大千、呂風子、李健皆出其門下。
而胡小石的學問文章及他在書法領域?qū)χT書體的把握,在李瑞清的基礎上又進了一步,被后人稱為“金陵四家”之一。他“從學篆得澀筆、方筆之法,隸、楷、行、草皆運用”,此法傳于游壽。
游壽 80年代 臨金文
游壽 篆書
出田獲大象,好風占有年
游壽得其真?zhèn)?,又?jīng)此法書甲骨金文,在中年以后因任中央圖書館金石部主任,又臨摹、整理了大量銅器銘文,廣收漢魏石刻,“求篆于金,求隸于石;神游三代,目無二李”。
游壽于甲骨、金文十分用功且運用精熟,并深得漢隸、魏碑的神髓,其回腕執(zhí)筆取法何紹基,其書作剛?cè)嵯酀?,拙樸蒼健,生澀醇厚,具秦漢風骨。且諸體皆精。
游壽 1982年 隸書對聯(lián)
游壽 臨《張猛龍碑》
其隸書,以《禮器碑》為宗,用功最勤。1982年游壽在臨漢《禮器碑》上題道:“余學隸是以發(fā)筆,以規(guī)矩,有勁也?!庇^其所書漢碑多瘦勁挺拔,但仍是高古厚重,可謂纖而能厚。 其楷書,從到中大讀書開始,由顏轉(zhuǎn)而學習諸北碑、魏隋墓志,尤其吸收《張猛龍》碑陰題名神韻, 隸情草意,而又具金石之氣。
行草書亦頗具特色,取法于黃庭堅而又以澀筆出之,疏朗灑脫,耿介拔俗,不同凡響??梢哉f,游壽的大字,古樸蒼勁,而小楷則極為端莊秀雅,醇厚精致,頗得鐘繇之神韻。
游壽 行書
59.5×40cm,約2.1平尺
鈐印:游壽(朱)、介眉(朱)
游壽 臨《董美人墓志》
落款“當時有妙楷臺”
胡小石先生曾說:“論布白,但自分行之整齊與否為其入手處。不整齊者,參差得天趣之美,以一行或全章為單位;整齊者盡人工之能,以每一個字為單位?!?/p>
游壽得胡先生此番要旨,其書法無論大篆、隸書及魏楷,布白取法高古,多為有縱行而無橫行,而各行中字數(shù)無定。一為取自商周金文,二為取法摩崖造像一類。所以, 游壽之書法融金石澀筆與天真浪漫布白為一體,宛轉(zhuǎn)異勢,特多奇趣。
作為“金石書派”第三代重要繼承人,游壽書法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她完成了李瑞清、胡小石對書法表現(xiàn)方法的探索與提煉,既有承繼,又能自出新意。胡小石先生得力于《張遷碑》的樸厚,而游壽則獲益于《禮器碑》的清勁。
她用筆亦取法于李瑞清、胡小石的澀筆頓挫之法,然其頓挫的空間距離明顯加大,故其線條亦更加自然大氣。由有意頓挫升華為在自然揮寫中表現(xiàn)金石神髓,游壽書法線條的波折全于揮運中天然而成。
游壽先生20年代筆記
1949年游壽先生治學手稿(局部)
而這些都植根于其辛勤的探索與淵博的學識。她曾多次強調(diào):“退筆成冢,何如讀書萬卷?!弊⒅貢业膬?nèi)在修養(yǎng),此論對后學很有啟迪意義。
創(chuàng)作的同時,游壽又長于研究,著有《歷代書法選》《論北朝法書碑志》《論漢碑》《書苑鏤錦》《唐代墓志書體》《晉黃涪墓表跋》《梁守謙墓志與唐代宦官》《讀書隨感錄》《我的臨池簡述》等文。
游壽先生《釋甲子》原刊
從來書畫貴士氣
游壽素來生活簡樸,居室堆滿書籍,余僅一行軍床、一折疊桌,另一黑白電視機,即為現(xiàn)代化用品矣。求書者盈門,她皆欣然應允,且分文不取。其墨寶,人或持之以牟利,甚制贗品以圖財,她聽聞,也不過淡然一笑。
清代書法家何紹基有詩云: “從來書畫貴士氣,經(jīng)史內(nèi)蘊外乃滋。若非柱腹有萬卷,求脫匠氣焉能辭?!睍嬚嬷B盡于此矣!腹有詩書氣自華,書畫因而超凡脫俗。游壽的書法藝術,正是如此。
晚年游壽先生攝于家中
書者,心畫也,游壽讀書萬卷,成就斐然,卻依然謙虛謹慎,平易近人,淡泊名利,孜孜以求,故其書虛和之韻、拔俗之氣,溢于字里行間,形諸筆墨之外。
游壽的書法,是學者書,是文人書,其金石氣息,源自胸襟,流于筆端,于樸素生澀之中蘊含靈秀,絕非可以筆墨刻意制造的所謂效果。
晚年游壽先生執(zhí)筆圖
1994年2月16日,游壽溘然長逝。
沈鵬先生唁電: “游壽女士是杰出的書法家、古文字學家、書法教育家、學者,為中國書法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她的病逝,對中國書法界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向游壽女士學習是我們后繼者的歷史責任?!?/p>
Hash:d282feb84c823f384a5c53eff19553f8894249fc
聲明:此文由 書法字典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