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丨雙人抬物紋彩陶盆

(來源:青海省博物館

宗日遺址與宗日文化

宗日遺址是馬家窯文化在青海內黃河上游分布的最遠點,因其文化內涵有一定的特殊性,遺址起初定名為兔兒灘遺址,后來經進一步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命名不妥,改稱為宗日遺址。

據(jù)碳14年代測定,宗日文化開始于5800多年前的馬家窯文化時期,結束于4000年前銅石并用時代的齊家文化早期,前后延續(xù)了1600年的歷史。宗日遺址中最常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因素,與甘青地區(qū)其他已知的新石器時代同類衣物具有明顯差異。文物考古學者認定,以宗日遺址為代表的這種文化遺存是具有一定地域,存在于一定時期,有著自己獨特器物群的新的考古學文化,因此,學者將這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命名——宗日文化。

彩陶盆發(fā)現(xiàn)的過程

20世紀70年代中期,同德縣團結村的村民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人、動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1983年,省文物考古所來到團結村,決定對該村兔兒灘周圍的墓葬遺址進行試發(fā)掘。在這次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一座圓形土窯,窯內有6件未出窯的陶罐和木炭,同時還清理出墓葬兩處。這次試探發(fā)掘出土文物25件,其中陶壺8個、陶碗3個、陶罐14個。1995年,在大沙溝西側卡力崗村農田前沿的空地清理中,發(fā)現(xiàn)了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國寶之冠”的舞蹈紋彩陶盆及“雙人抬物紋盆”。

“雙人抬物”彩陶盆

這件距今5000多年的古代彩陶作品,制作精致,圖案精美,人物形體鮮明,造型和動作既抽象又生動。彩陶盆通高11.3厘米、口徑24.5厘米、底徑9.8厘米,細泥制作,唇外侈,略鼓腹,腹部兩側有對稱的小鈕。內外均為黑彩,在其內壁上,各繪制了四組對稱的雙人抬物圖形和橫線,人物相向而立,背微彎,雙臂前伸,共抬一圓形重物,人物和橫線之間用豎線隔開,下面是平行紋,口沿飾三角紋和斜線條紋,器腹略鼓,盆外彩繪有平行帶紋和單鉤紋,這種內壁繪勞動紋飾的彩陶盆在全國屬首次發(fā)現(xiàn)。說明這個時期的人們已有農耕、畜牧、制陶等生活方式。

對于這件彩陶盆圖案所要表現(xiàn)的含義,有專家提出是原始“公”觀念的意思:“這是一幅極為珍貴的有關原始‘公’禮的形象描繪”,“整幅圖案所描繪的乃是‘公’的祭禮”,“多人共同從事祭祀,乃是一種‘公’的象征記錄”。誠然,如果不考慮其他線條,單把雙人抬物圖形當成一個文字,即象形文字的話(當然不能歸入徽號字),這個解釋可能是唯一正確的。

實際上,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圖案中人物形體清晰,兩個人共同抬一重物,重物似乎很重,以至于二人都雙腿叉開,彎腰弓背,逼真而形象地說明他們都很用力。毋庸置疑,圖案表現(xiàn)的應當是一個真實的勞動場面,是寫實手法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這從后面圖形的具體分析中也可見一斑。如果把“雙人抬物”彩陶盆中的其他線條都包括在內,當作一個完整的圖案去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解釋:即整個圖案要表達二層意思,一是在說明勞動的形式;二是在解釋勞動的內容。

“雙人抬物”紋與同時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互為印證。盆內繪舞人兩組,均為牽手聯(lián)臂踏歌舞姿,舞者個個肚腹隆鼓。有學者認為其合理的解釋應是,一種為祈育豐產而舉行的儀式舞蹈,祈殖舞常舉行于春季,與播種祭密切相關,一方面析求谷物豐產,一方面又祈求人口繁育。其特點是借助女性旺盛的孕育能力,同谷種、土地相互交感,以便實現(xiàn)莊稼、人口雙豐產意愿。農事舞蹈曾在世界各地盛行,如北美易洛魁人每個部落都有數(shù)十種舞蹈,其種植舞則模仿種植勞作場面。中國的獨龍、拉祜等民族流行割小麥舞、打包谷舞、薅秧舞、割谷舞等,廣西合浦苗族的“跳峪頭”亦屬于農事析殖舞蹈。這些彩陶紋飾曾經在農事儀式上發(fā)揮過神秘作用,反映了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之間的聯(lián)系,作為農業(yè)文化與巫術文化的載體符號,為后世傳遞了彌足珍貴的信息。

參考文章

?同德縣:宗日文化之鄉(xiāng) 責編:張志平 楊陽

?吳夢婷 沙成艷:《青海馬家窯類型彩陶精品賞析》

?李錦山:“雙人抬物”紋彩陶盆與祈殖巫術

?劉錚:宗日彩陶“雙人抬物”紋寓意探析

Hash:e0cb8b0b83c1afa76d5a3f1543cdc1d8935e171b

聲明:此文由 青海省博物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