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虎頭雞

虎頭雞又叫松雞,是大碼頭鎮(zhèn)名吃之一,據(jù)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其燉后色澤金黃,其形狀類似虎頭,故而得名?;㈩^雞肉質(zhì)酥爛,口感醇香,可謂是美味佳肴,因而幾百年來人們將各種傳說附會在虎頭雞這種食品上,逢年過節(jié),虎頭雞是大碼頭家家戶戶慶祝的必備之選。

據(jù)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大將軍遠征到此,熱情好客的碼頭人民便宰雞待客,由于大將軍不吃清燉雞,而當?shù)禺敃r又無其他菜肴,有一村民便把雞和面用油炸出放水燉出招待,將軍試吃含口即化,內(nèi)質(zhì)松軟,肉骨分離,非常美味可口,于是就問這是什么菜?因雞塊形狀似虎頭,村民靈機一動,說叫“虎頭雞”,于是將軍將其帶到濟南府,隨后在山東一帶流行起來。

因其形狀不規(guī)則,形似虎頭,廚師隨口稱之為虎頭雞。將軍將這一獨特吃法帶入濟南府,從此這一吃法發(fā)揚光大,成為魯菜菜譜之一。主要流傳于東營市、濰坊市、濟南市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