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鴨鄉(xiāng)”,人們大多知道是指黔東南三穗縣。然而,“竹編藝術(shù)之鄉(xiāng)”也是黔東南三穗縣的又一冠名,恐怕知情者就疏多了。
其實,貴州省文化廳賦予三穗縣“竹編藝術(shù)之鄉(xiāng)”的美名別稱也并不過火,實乃名符其實。只要路經(jīng)三穗縣汽車站旁,那琳瑯滿目的竹器就會令你一飽眼福。
三穗縣土地肥沃,利于竹子生長,盛產(chǎn)楠竹、斑竹、水竹、金竹、毛竹、黑竹、白竹、綿竹、石竹等不同種類的竹子,距縣城12公里的蜜蜂坡一帶就被譽為“萬畝竹?!保ツ晁谴罅Πl(fā)展大棚蔬菜所用的竹子棚架,就是從這里選購運過去的。生息繁衍在這片熱土上的民間工匠們,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力發(fā)展竹編事業(yè),已經(jīng)有悠久的歷史。清光緒年間三穗縣瓦寨斗笠就暢銷湖南,湖南洪江成為著名的斗笠中轉(zhuǎn)站。民國27年(1938),貴州省政府飭令三穗縣呈送斗笠、細蔑籃參加手工藝品博覽會展出。1959年,瓦寨斗笠新精制的24匹蔑小斗笠被選送北京向國慶10周年獻禮。1974年,三穗斗笠、細蔑籃作為貴州民族工藝品參加廣交會,引起外商興致,當場與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外商達成訂貨交易。
三穗竹器的種類繁多。從形狀上看,有方的、圓的、橢圓的、喇叭狀的;從用法上看,有提的、背的、挑的、抬的;從功能上看,有盛飯的、裝蔬菜糧食的、篩米曬糧的、放筆的、捉魚的、遮雨的、關(guān)鳥的……根據(jù)竹器各種樣式的特點,竹篾的破法上各有不同。斗笠的篾破得細且要過勻刀;涼背篼的篾要去青、刮光滑,還要染色;撮箕的篾破得粗且硬,編織也較隨便;曬席的篾要破得寬而薄……總之,凡盛細東西、作裝飾的,篾破得細而光滑,做工很講究;凡盛粗東西的,篾破得粗而硬,做工比較隨便。
編制竹器所用的材料比較講究。斗笠精巧,要選指頭大小的水竹制作;涼席柔軟,用篾較寬,必用小酒杯口粗的水竹編織;曬席平坦,用篾要寬而平,故選用枝干較大、質(zhì)地堅硬的楠竹;籮口滾圓,必用綿竹緄邊;米籮篾細且硬,得選用白竹或金竹;撮箕需硬實,選斑竹編織……
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穗竹器不只停留在實用上,已向供觀賞、作裝飾上邁進。將篾染色,在竹器上編織各種圖案、吉祥語,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現(xiàn)與塑料包裝皮配合編織,不但增強竹器的牢度,而且色彩更使人眼花繚亂。
更有趣的是,三穗竹器已從盛物隨演員們登上了舞臺。導(dǎo)演們用竹器作為蹈具編導(dǎo)的“籃子舞”、“涼背蔸舞”、“斗笠舞”還挺具地方民族特色色彩的呢!
三穗竹器立足于大小因適用而異、形狀以方便為宜的原則,做工考究,名馳遐邇,被貴州省列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難怪,到過三穗的遠方貴賓感觸地說:“到三穗不帶竹器回家,將是自己終生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