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源流可上溯至元代。元代飲膳太醫(yī)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中載:“禿禿麻食,一作手撇面。以白面作之。羊肉炒后,用好肉湯下,炒蔥,調和勻,下蒜酪香菜末。”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說:“禿禿麻食,又名禿禿么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劑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比缃竦那卮槭?,在做法上,有“勤麻食”、“懶麻食”之分;在用料上,有葷素之別。勤麻食,即將切成小丁的面劑,逐個在案板上或干凈草帽檐上搓成蠶蛹狀;懶麻食,是將面團搟薄,先切成條,再切成小方片即可。葷吃者配料中可用肉類(豬、羊肉),輔以多種輔料;素吃者省去肉類,并用一般時鮮蔬菜作輔料。因而又有“窮富飯”之稱,富人能吃,窮人也能吃。所不同者,富吃葷,窮吃素。由于用燴的方法烹制,又叫燴麻食。適宜春、秋、冬季節(jié)食用。
制作時在鐵鍋內(nèi)添入清水,用旺火燒開,下入麻食。鍋開后,用勺攪動;再開,下入肉丁、蒜苗、蓮菜丁、蘿卜丁、木耳、黃花,調人精鹽、醬油,改用小火再煮幾分鐘,加入韭菜、味精,即可舀人碗內(nèi)食用。
特點:筋韌可口,味道香美,健體果腹作用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