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青山羊

曹縣青山羊適應性強、分布廣、生長快、成熟早、繁殖率高,系毛、肉、皮兼用優(yōu)良品種,利用價值高,尤其青猾皮聞名于世,出口許多國家。曹縣青山羊發(fā)展歷史悠久。20世紀50年代,全縣青山羊年飼養(yǎng)量達10萬只左右。70年代,曹縣以飼養(yǎng)青山羊數量多、品質好聞名全國。1972年,全國青山羊會議在曹縣召開。80年代,曹縣被山東省確定為“山羊板皮出口基地縣”,被農牧漁業(yè)部、對外貿易部、商業(yè)部聯(lián)合命名為青山羊基地。1986年起,陸續(xù)在青崗集、磚廟、常樂集、韓集、魏灣5處鄉(xiāng)鎮(zhèn)建立青山羊保種基地,青山羊種羊存欄近萬只。1997年,曹縣被中國特產評審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青山羊之鄉(xiāng)”。此后,由千家萬戶的散養(yǎng)逐漸向規(guī)?;I(yè)化發(fā)展,由粗放性經營逐漸向科學化、良種化發(fā)展。1999年,全縣建立92個青山羊提純復壯點,改良復壯青山羊10萬多只,有效地保護了青山羊的地方品種優(yōu)良特色。進入21世紀,曹縣青山羊持續(xù)發(fā)展。2009年末,全縣青山羊存欄80.1萬只,出欄147.3萬只,年產羊肉1.32萬噸。

特征特性曹縣青山羊原為黑灰色,后經逐漸選育,形成黑白相間的青色。以被毛的黑色比例不同,分為正青色、鐵青色、粉青色3種,其中具有“四青一黑”特點的正青色為最好,即被毛、嘴唇、角、蹄為青色,前膝為黑色。雌青山羊一般6個月性成熟,1年生兩胎,每胎2~3只,多者5只。飼料以植物的莖、枝、葉為主,輔以麥麩皮、食物殘渣等精料,圈養(yǎng)、放養(yǎng)均可。

加工利用曹縣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皮毛品種之一。羊羔產后3天內宰殺,能保持天然花紋,每張猾皮面積800平方厘米~1000平方厘米。青猾皮經鞣制后美觀光亮、色彩奇異。可制作皮領、皮帽和翻毛外衣。全縣年產青猾皮300萬張,每年出口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達100多萬張。以曹縣青山羊肉制作的羊肉湯、羊肉水餃、羊肉水煎包、垛子肉、羊肉串、紅燒羊肉,風味獨特,成為地方名吃。此外,羊絨和腸衣也成為重要出口商品。

信息來源:菏澤市地方史志辦公室